那一包兒時的辣條

那一包兒時的辣條

半夜醒來,嘴饞,忽然辣條這個詞在腦中揮之不去,立刻就睡意全無了,披上衣服,直奔樓下的自動售賣機,買上一包衛龍,牙齒嚼動間,刺激中帶著滿足感。

辣條從小就是我的最愛,不僅美味,而且價格便宜,五毛錢一包,可以吃一上午。事實上,那個年紀的小孩子,沒有不愛辣條的。沒有糖吃,可以;沒有辣條,不行!沒有辣條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而辣條一開始也不叫辣條,每一種辣條都有自己的名字:神鵰俠侶、蛋炒飯、龍捲風……而且還各有風格,神鵰俠侶是分成了兩片裝的,一黑一白,帶一點點甜味;蛋炒飯最耐吃,一根根和牙籤相似的小長條,可以吃一天;而龍捲風是最辣的,是那種不敢一口氣吃完,必須分成好幾次吃的那種。直到後來,一些品牌漸漸衰落,衛龍一家獨大,於是也就統稱辣條了。

小時候,父母對我的零花錢限制的死死的,他們最擔心的就是我吃辣條。

“這是垃圾食品,不能吃!”

他們當然是對的,不過我還是抵制不住這種誘惑,於是每每拿到一點點零花錢,都立刻跑去買辣條,又不敢名目張膽,所以每次為了吃到一包辣條,都要和親生母親鬥智鬥勇,其艱苦程度,不亞於抗戰時期的地道戰。

離家最近的小賣部都得到了母親的警告,一旦我去買辣條,要第一個通知她,於是我只能帶著一群小夥伴,輾轉幾個路口,去最遠的超市去買。出超市前,每個人都要把辣條揣好,不能放了兜裡,太鼓了容易被發現,於是乾脆就夾在肚子和衣服中間,有時候買多了,還會在後背也藏一包。

出了超市,先若無其事的左右看一看,確定沒有熟人,然後我們飛快的跑進一個小樹林,躲到樹後面,在一群飢渴的目光中拿出辣條,這時候,就會出現一個最困難的問題——誰去放哨。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一齊把目光集中到了我身上,我頓時渾身一顫。

“不行,我不去。”最後,還是那個最古老的方法——輪值。

一包辣條不多,但是誰都捨不得吃的太快,每人嘴裡嚼著半根,然後手裡再捏著一根,嘴裡的吃完了,但是誰也不願意先把手裡的吃了,大家都在想,如果直接先吃完,那就只能眼看著別人享受了。

但是總歸忍不住味覺的刺激,最後狠了狠心,大快朵頤!

吃完了辣條才到最關鍵的時候——千萬不能立刻回家!不然嘴裡的辣味就會被父母聞到,到那時,零花錢肯定一點都沒了。我們一群人就在樹林裡,拼命的往外吐氣,吐了一會兒,互相聞一聞,還有辣味,就接著再吐,直到所有人都感覺沒有問題了之後,才往家走。到家之後,還要立刻再喝一大杯水,以防萬一。

據稱辣並不屬於我們所說的五味之一,它只是一種刺激,讓人產生一種“爽”的感覺,怪不得我會愛上這種味道。而今,吃辣條已經不再需要躲躲藏藏,吃起來似乎也沒有當年的感覺,但是我依舊戒不了這個味道。

那一包兒時的辣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