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任不离岗 一个小村庄五个“村支书”

映象网南阳讯(记者 周永生 通讯员 王鸿昌 杨振辉)

11月5日是淅川县九重镇唐王桥村的党员活动日。一大早,孔祥军、杨金山、余新江、高敬森和高申豹就来到党员活动室,跟村“两委”班子一起商量当天的活动流程。

“县里开展的‘三亮三比三评’还需深入推进” “村里的农旅一体化发展该启动了” “会后举行‘扮靓村容村貌’义务劳动”……你一言我一语,五个人讨论得很热烈。这五人,就是唐王桥村的“五支书”。

唐王桥村是个小村庄,改革开放初期,这里穷得叮当响,治安一塌糊涂。如今的唐王桥村,荒山坡种满金银花,庄稼汉成了产业工人,穷村庄变成乡村振兴示范村。

“唐王桥能发展好,多亏了俺们村有五个‘村支书’,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78岁的村民杨士明道出了其中的“玄机”。

“大家都说俺们村有五个‘村支书’,其实他才是真正的村支书,俺们几个老伙计都是前任的。”高敬森拍了拍旁边中年人的肩膀笑着说,这就是唐王桥村党支部书记高申豹。

2008年,38岁的高申豹刚当上村支书,就琢磨着咋能发挥4位前任老支书的光和热,他提了两瓶酒见了最早一任老支书孔祥军。

“既然都退了那么多年了,还去掺和啥。”饭也吃了,酒也喝了,可孔祥军还是回绝了他。其他几位老支书也都没表现出很积极。

高申豹不死心,每当村里有大事,或者个人有啥新想法,都去找几位老支书聊聊。慢慢地,几位老支书发现,这个年轻人有思路、有闯劲儿,关键是能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

“为村里发展作贡献,咱老党员更要带头儿。”几位老支书又有了精气神。

2011年年初,唐王桥村启动土地流转工作。万事开头难,几位老支书率先响应,分头做工作,当年就流转了3000亩。如今5000多亩地全部种植金银花,农民年人均增收8000元。

“拆!”在去年6月份唐王桥村启动的旧村复耕工作会上,几位老支书率先响应,带头拆了自家的老房子。此后,仅用了8个月时间,11个自然村的2800多人都搬到了新村。

村里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主要看班长。唐王桥村的五个“村支书”同心协力、共谋发展,在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上,蹚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心一意谋发展,等以后新支书上任时,我们村就有六个‘村支书’了。”说完,高申豹拿着扫帚,跟几位老支书一起,投身到“扮靓村容村貌”的义务劳动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