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的學習經

丰子恺的学习经

丰子恺的学习经

豐子愷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漫畫家、散文家、教育家和翻譯家,在繪畫、音樂、文學、教育、翻譯、書法等領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他著述宏富,生前出版的各類著作共有150多種。

民國時期,西風東漸,東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可謂百家爭鳴。豐子愷兒時在私塾待過,家學淵源,受過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成年後又出洋留學,學貫中西,因此成為大師毫不奇怪。儘管民國大師猶如繁星點點,但如豐子愷這樣在多個領域都有建樹,也非常難得。他的成功原因,除了個人天賦之外,自身的勤奮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豐子愷17歲小學畢業後,考上杭州第一師範。原指望師範畢業後,回鄉去當個小學教員。誰知在師範學校裡,豐子愷遇見了李叔同教授美術,於是他將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畫畫上。李叔同稱讚他:“你的畫進步很快!我在所教的學生當中,從來沒有見過你這樣快速的進步。”豐子愷大受鼓舞,埋頭研究西洋畫。

從杭州第一師範畢業以後,豐子愷受邀到上海擔任美術專科學校教員。授課期間,他意識到自己專業知識的欠缺,於是就借錢到東京去留學。兩千塊錢的旅費,根本不能長年累月地待在日本學習,豐子愷在日本遊學了10個月就回國了。這10個月的遊學,豐子愷安排得井井有條。前5個月上午到洋畫研究會習畫,下午讀日文。後5個月停止了讀日文,而每日下午到音樂研究會學提琴,晚上又去學英文。然而各科都常常請假,請假的時間用來參觀展覽會,聽音樂會,訪圖書館,看歌劇以及遊玩名勝,鑽舊書店,跑夜攤。他就像蜜蜂一樣,在美術、音樂、語言、文學方面辛勤採擷,從而給自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對於一個有志青年來說,10個月的學習,足以讓他迅速地成長起來。豐子愷學得非常辛苦。以學習英文為例,豐子愷報的是高級班,老師要求他們閱讀歐文的《見聞雜記》,他這才知道英文中有很多難記的單詞。如果詞彙量少了,肯定就無法閱讀文章。豐子愷嫌先生教得慢,就在舊書店裡找到一冊《見聞雜記》講義錄,內有詳細的註解和日譯文。豐子愷的日文已經較有基礎,他確信有此講義就可以自學,於是毅然輟學,每晚在東京的旅社中自學。豐子愷自己限定於幾個禮拜內把這本書中所有單詞抄寫在一張圖畫紙上,把每個單詞剪成一塊塊的紙牌,放在一隻匣子中。每天晚上,他像摸數算命一般從匣子中探摸紙牌,溫習單詞,掌握為止。不久後單詞都能記誦了,《見聞雜記》全部都會讀了,而讀起別的英文小說也很自由了。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關注古籍網拍、瞭解市場價格!網拍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

長按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點滴拍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