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拍攝月全食?

周智琛


本月31日將迎來2018年的第一次月全食。對於我國大部分地區,尤其是中東部地區來說觀測條件相當不錯。基本接近2011年12月10日月全食的觀測條件。初虧時月球已經升到比較高的位置,因此只要天氣晴好,我們可以觀測到一次非常完整的月全食過程。

觀測月全食,除了可以拍攝紅月亮和“葫蘆串”外,還可以通過後期合成拍攝地影(如下圖所示)▼

一般都是跟蹤月球來拍攝一組月全食全過程,然後拼接合成。其實還有一種拍攝方法;月全食其實就是月球在空間中穿過地影的過程,我們也可以通過跟蹤地影來拍攝月全食過程中的月球,這樣後期就可以製作一組月球穿過地影的微速動畫。

然而,在沒有發生月食的時候,地影並不可見。因此,確定地影的位置非常重要,這個問題對於當今的天文愛好者來說並不困難。我們可以通過月全食過程中初虧和復原時月球的位置來確定地影的大致範圍。然後根據相機傳感器幅面的大小選擇焦距合適的望遠鏡。

上圖是針對本次月全食做的一個取景規劃。地影落在初虧與復原之間。查詢星圖可以知道初虧到復原,月球在赤經方向走過大約2°的視場,在赤緯方向走過大約14′的視場。因此,在APS-C幅面傳感器下選擇480-500mm左右焦距的望遠鏡完全可以涵蓋月全食的整個過程。對於全幅相機,大約是700-800mm焦距的天文望遠鏡可以涵蓋月全食的整個過程。

以上解決了器材搭配的問題。接下來還要解決跟蹤和取景的問題。這裡需要使用電動跟蹤的赤道儀,而且要有足夠的跟蹤精度。這樣才能保證在整個拍攝過程中望遠鏡能夠始終準確地指向拍攝天區。在2011年12月10日月全食的拍攝過程中由於使用的是EQ3赤道儀,跟蹤精度較低,不得不使用了導星系統來穩定赤道儀的跟蹤。拍攝前的取景也非常重要,這是保證能夠拍攝到月全食整個過程的前提。可以背景恆星為參照來取景。對於具備GOTO功能的赤道儀可以將食甚時月球的位置作為基準(赤經: 8h 59m 0.84s, 赤緯: +16°47' 48.8" ),GOTO到此位置,然後根據背景恆星適當微調取景。在拍攝過程中我們會看到月球慢慢進入相機視場、進入地影、走出地影最終走出相機視場。

拍攝的時候需要注意調整曝光。由於在月全食過程中月面的亮度在不斷髮生變化,即便是進入食既後,紅月亮的亮度也會隨著月球與地影中心距離的變化而變化。因此,需要適當調整曝光時間。另外拍攝間隔可以密一些,例如30秒或者一分鐘。這樣即便出現曝光不合適的情況也可以及時調整,在後期處理的時候方便取捨。


天馬行文


喜歡拍風光的攝影師們心中大概都有兩個永恆的主題:1、銀河,2、超級月亮。

北京時間1月31日晚間19:48-23:12,月亮、地球、太陽三點一線,闊別兩年多的血月奇觀再次迴歸。

罕見的是,此次全食正逢月球經過近地點,超級月亮、月全食與藍月亮將會同時現身。月面亮度更高,尺寸也更大,尤其適合拍攝。

也就是說,只要天氣晴朗,我國幾乎所有的小夥伴都能和“紅月亮”來一場甜蜜約會。

看到這,你們是不是已經按耐不住了?畢竟月食向來不止是風光攝影師的盛宴。很多平時只是隨便拍拍遊客照的愛好者,也可以從這次月食拍攝中一嘗“超級月亮”的成就感。

今天我們特地整理了一份月全食的拍攝攻略,走起吧!

· 在哪兒拍? ·

首先,你得到一個能看到月亮的地方。

其次,環境要暗,以免影響觀賞效果。如果是在城市裡,儘量避開路燈、廣告牌等亮光;如果是自家陽臺,最好把燈關掉。市郊或操場空地都是不錯的選擇哦~

想要提高觀測和攝影的品質,就一定要選擇合適的場所,找一些有特色的背景物,或是地面上有點景色作陪襯,比如樹、房子,忌亂,同時要給月亮的軌跡留出空間。

拍攝:@木西AlexanDENG

· 用什麼拍? ·

與專業的天文攝影不同,我們不需要過度追求器材。適當豐富畫面元素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如加上人物、地標,或是前景。

器材上,常規是單反+長焦,400mm-600mm以上的長焦是拍月亮的絕佳伴侶,如果你手裡沒有這樣的鏡頭,那就將相機焦段拉到最長。或者使用增距鏡來加長你的鏡頭。

有腳架的當然上腳架,月亮比較亮時手持相機也能拍攝,但是變暗時手持容易糊,用腳架會好很多。

現在手機的攝影功能也日趨完善,所以拍攝也並不一定必須是單反,手機的廣角鏡頭及特有的延時攝影一樣可以拍出漂亮的星軌哦!

· 怎麼拍? ·

天體攝影最重要的兩點就是,焦距和曝光。

焦距的問題我們可以依靠器材和後期的裁剪來克服,而曝光問題需要我們的不斷測試。

拍攝時,將相機調到 M 檔手動模式,曝光準確與否的標準是能看清月面細節。對焦時,無論是否是拍攝特寫,都要把焦距拉到最近(被拍攝物放大到最大),對上焦後再拉遠構圖,這樣對焦會更準確,建議在此時將對焦模式也調為手動模式,之後拍攝時小心別碰到對焦環。

參數參考

  • 儘量使用中小光圈,一般設定在F8。

  • 建議使用中低ISO,預設值ISO100左右為佳。

由於月亮亮度實時變化,所以參數要實時調整,保證能看清月面細節。

注意事項

1. 照片不能糊,所以儘量用腳架,尤其是月亮變暗的時候。

2. 三腳架中間偏下方的鉤子是用來承重、加強穩定性的,可以掛個揹包什麼的。

3. 現在我國處於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區夜間氣溫較低,電池充滿,最好帶備用電池。



色影無忌


今晚確實是一次百年難遇的月全食現場,雖然地球遮住了一輪明月,但是確遮不住廣大攝影愛好者的興趣,難得的拍攝機會,怎能不精心準備,如何拍攝一次完美的月全食或者月亮呢?

選擇地點與構圖準備

拍攝月全食分為單張與多張合成,單張月全食只需要長焦鏡頭即可,由於月全食最好是拍攝一組動態鏡頭從開始滿月到地球擋住月亮然後發紅最後地球離開月亮變白,所以開闊的構圖更夠更好的把多種形態的月亮融合在一張圖裡,所以要選擇一個比較開闊的場景為宜。

器材的選擇

拍攝月亮手機可能會比較吃力,由於夜間光線沒有那麼充足,並且月亮在天空中較小,手機大多為28mm廣角鏡頭,所以難以突出主體,最好使用單反、微單來拍攝,不論是全畫幅、APS-C畫幅還是4/3都可以拍好月亮,拍攝月亮最好是用長焦鏡頭,70-200mm是很好的焦段,如果有條件400mm或者600mm效果會更好,由於月全食滿月,比較大,即使用55-300mm這樣的廉價鏡頭也能拍到碩大的月亮。拍攝時,光圈不易過大,F4-F5.6都可以拿到很好的解析力,對焦不要設在無窮遠,儘量調整到月亮的位置,大月亮甚至可以使用自動對焦。

配件的選擇

三腳架是拍攝月亮的必備工具,由於夜晚光線較暗,相機需要合理的通光量,拉慢了快門速度,雖然月全食在滿月狀態下甚至可以用高感大光圈來進行手持拍攝,但是當月亮變紅,變暗的時候,所需要的快門更慢,用三腳架可以和進行更容易的構圖,三腳架的穩定度也很重要,必須要有一定的自重,不然相機快門的震動都可以引起拍攝的不穩。與三腳架搭配的就是快門線,或者無線快門,最新的單反也都配備了手機app遙控,這是為了防止用手按快門所引起的震動,快門線可以在不用手動按快門的情況下拍攝照片,但是記得把相機的設置改成反光板抬起模式,最大限度的降低震動所帶來的照片發虛效果。

拍攝月亮並不難,關鍵在於提前的準備,拍攝前期做好充足的準備,把電池充滿電,並且帶好備用電池,帶好濾鏡,相機,三腳架,快門線,引閃,以及保暖的衣物,選擇開闊的地點,提前把設備就緒,就可以進行完美拍攝了。


合理消費,請關注數碼自媒體《盧旭》


盧旭


本月底將有一次精彩的月全食,屆時只要天氣晴朗,我國廣大地區的人們都可以不借助任何儀器就欣賞到月全食的美景。可能有愛好攝影的朋友想用相機記錄下這一美麗的天象,在諸多天象中,月全食的拍攝算是比較簡單的,甚至不需要專業的單反相機,只要用可以放大一定倍數(比如十倍左右),能看清月球表面特徵、可以調整曝光時間的相機或者手機即可拍攝。

月食是月球、地球和太陽三個天體玩的捉迷藏遊戲。地球正好跑到月球和太陽之間,用自己的影子把月球遮住,這樣一來月球就好像被陰影吞食掉了一樣,形成了月食。

根據陽光直射進來多少,地球的影子還有明暗之分,最暗的那部分影子完全沒有陽光直射進來,叫做本影;本影外面的區域有部分陽光能直射進來,所以要明亮一些,叫做半影。

月全食都發生在滿月(望)的時候,這時候的月亮是非常明亮的,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曝光時間要設置的很短。月全食最開始的時候,月球逐漸進入地球的半影區域,這時候月亮的亮度會有所減小,但是仍然比較亮,如果不仔細看,肉眼都不太容易發覺。隨著月球慢慢進入地球的本影,這時候可以看到月球有一部分明顯暗下去了,所以曝光時間需要根據陰影的面積增加而不斷增加。到了月球完全進入地球本影之後,月亮會變得相當暗,需要比較長的曝光時間,可能需要三角架等穩定的支撐才能拍到清晰的照片,這時候的月亮因為地球大氣折射的太陽光,會顯得有些發紅,這就是愛好者常說的紅月亮。

如果覺得單拍月亮不過癮,可以提前選取一個好看的地面景色(比如著名地標建築等),作為月全食的襯托,還可以使用三腳架和圖片疊加軟件拍攝和合成月全食串像。只要用心,普通器材也能拍出精彩的照片來。

宇宙浩瀚無垠,個人水平有限。如有疏漏,請多指教。


喬小海


作為攝影小白,只能期待我的手機能夠給力點了

不知道榮耀V10這個智能場景識別到時候能不能識別出來月亮的模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