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尘学堂 在丁山寻壶过程中的尴尬往事

知尘学堂 在丁山寻壶过程中的尴尬往事记得之前去丁山,摆放一些工艺师的时候,总是会当面提出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问题,希望能够得到标准答案的我经常会让工艺师们无言以对,场面甚是尴尬,哈哈!

知尘学堂 在丁山寻壶过程中的尴尬往事

现在已经学乖了,知道有些问题不能问只能自己琢磨,还有些问题他们也不知道,问了也白问。

比如说在不了解对方是不是做代工壶的时候去问人家为什么紫砂壶要代工,行业就不能更规范吗@¥#&$%*:-(……这要是人家正是靠代工发家致富的怎么整?怎么回答?

再比如说看到人家工作室有方壶有花货还有传统器,全是落Ta的章,我以前会傻傻的拍马屁说:“XX老师您真厉害,什么壶都做得这么漂亮!”每当我这样恭维对方的时候人家基本是不接话或者呵呵的一笑而过,当时真心觉得这才是大家风范,谦虚低调;现在想想人家以为你在骂他呢,还谦虚,再说下去人家就要翻脸了……

知尘学堂 在丁山寻壶过程中的尴尬往事

还有拍马屁拍到马腿上的一次,去一位刻绘老师工作室参观,货架上全是各式各样的紫砂壶,反过来看印章都是他的印章,崇拜之情油然而生,脱口而出:“XX老师您真厉害,既能刻绘又能制壶,平均下来您一天能做几把壶啊?”当时这位老师正在刻一个生坯,直接就没理我,我以为他没听见,又走过去他身边重复了这句话(一半拍马屁一半是真的好奇),谁知道人家抬头看了我一眼又继续做事了。我去,这什么情况,难道会刻会做就很拽吗?现在想起来也只能呵呵了,怪自己太蠢才会无意中戳到人家的软肋,还把自己的小白属性暴露无遗……

知尘学堂 在丁山寻壶过程中的尴尬往事以上都是触及了一些敏感话题造成的尴尬,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再赘述;下面是一些站在消费者角度去找工艺师答疑解惑的问题案例,也是尴尬的要死。

某次和工艺师喝茶过程中聊到泥料,我就想起在陶瓷城见过一个比较特殊的泥料,店老板介绍说叫“原矿黑金沙”,我就问这是什么泥,工艺师朋友愣了一下很抱歉的冲我笑了笑,说他不知道……

还有一次问工艺师全手和半手工壶的外观区别,比如内壁章、泥门、接口、模具线等等,人家听得云里雾里,很无奈的说这些都不是鉴别手工与否的绝对标准,还是要看实物。知尘学堂 在丁山寻壶过程中的尴尬往事

还有一次,受朋友之托,发来几张照片让我的工艺师朋友看看泥料和做工,价值几何,值不值得入手?我倒是一五一十当回事来办,被人家狠狠的鄙视了一回;首先照片拍得角度不对(壶都拍变形了),看不出整体比例,颜色也失真,细节就更加看不到。我哪位朋友就说了一句话:“如果凭着这样的照片我能回答你这些问题,不用做壶了,改行鉴宝得了!”

知尘学堂 在丁山寻壶过程中的尴尬往事总结经验,发生以上尴尬情况有几点原因:一是自己太外行,根本不了解一些行业潜规则,问了些不该问的问题(至少问错人了)。二是工艺师们大多是专注于紫砂壶制作,销售环节都是他们的弱项;我老是拿着商家杜撰出来的问题找他们求证,其实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或者根本就没有这种说法,完全在两个频道交流,牛头不对马嘴也就是必然结果。

现在知道,关于一些特殊性的泥料都是炼泥厂经过拼配得来的,别说有什么调泥大师,基本都是想当然的尝试一点点,烧出泥样后再来看效果,不好的就算了,效果好的就会稳定下来取个好听的名字,推荐给工艺师们。工艺师制壶看效果,哪有那么多人真正懂泥料?所以这类专业问题应该找炼泥厂去问。再要和制壶者深究下去,人家总不能说自己不知道吧……

知尘学堂 在丁山寻壶过程中的尴尬往事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在没有充分把握下,不要乱拍马屁,也不要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这样做既是尊重了工艺师本人,也是保护了自己不被轻易看出斤两,不容易被忽悠。

如果实在忍不住想问,这里准备了几个问题,拿去唬唬工艺师或许管用……这是多少码的泥?烧得几号窑温?感觉您这壶温度不够啊!哈哈,问完这几个问题就别说话,试试出水效果再顺便问问容量后就可以问价格了,一般见你能问出这几点,工艺师不敢忽悠,报出来的价往往不会虚高。

以上言论纯属瞎扯,大家权当一乐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