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道食方,预防清明节流行病

清明既是一个节气,又是一个节日。古人认为天有“八风”,其中有一风叫清明风。春分后十五日,清明风从东南方向吹来,此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把这个节气定名为“清明”。

作为节日,清明现在是全民祭扫的日子。这是承继了古代寒食节的习俗。在这个节日,人们外出扫墓,也借此机会郊游踏青,为的是呼去胸中陈积的浊气,吸收天地阳气。

清明踏青时,一个重要活动就是采摘野菜。这个时候生长的野菜,大多具有消炎抗菌、清肠排毒的功效,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预防春天的流行病。

今年的清明节气要特别注意的健康问题是消化不良,而此时生长的野菜田艾(清明菜)和荠菜都有调理脾胃的作用。清明菜可以包饺子、包包子,在南方,比较普遍的吃法是做成青团或艾粑,而荠菜则可以做成荠菜鸡蛋汤来喝。

4道食方,预防清明节流行病

艾粑

原料:田艾(清明菜)、糯米粉、红糖

做法:

1.采摘新鲜田艾的嫩尖,洗干净,切碎,剁成茸。

2.锅里水烧开,放入田艾,不要盖锅盖,大火煮30分钟,加入红糖化开,关火。

3.将煮好的田艾连同锅里的水趁热一起与糯米粉混合,用筷子搅拌,等到不烫手时,用手揉匀成团。

4.搓成长条,切成段,然后一个个揉成椭圆形,放笼屉里,用大火蒸20分钟。

功效:调中益气、去水肿、止白带、解毒

允斌叮嘱

1.田艾尽量剁成茸,这样吃的时候口感才细腻。也可以用料理机打碎。

2.煮田艾时不要盖锅盖,否则会发黄,颜色不鲜亮。

4道食方,预防清明节流行病

荠菜鸡蛋汤

原料:荠菜一大把、鸡蛋6个、红枣12个、带皮生姜6片

做法:

1.将整株的荠菜连根一起洗干净,摘去黄叶。

2.鸡蛋擦洗干净外壳。

3.将荠菜放入锅中,上面放整个的鸡蛋、红枣、生姜片,加水煮开。

4.用勺子轻轻地敲击鸡蛋壳,使它产生裂纹,以便更好地入味。

5.继续煮10分钟,关火,不要打开锅盖,任其自然冷却。

6.等晾温后起锅,吃蛋喝汤。

功效:调和脾胃功能、增强体质,调理高血压病、痢疾、肾炎水肿等

允斌叮嘱

1.一定要把荠菜的根部留下。用已经开花结籽的老荠菜,功效最好。

2.不需要加糖或盐调味。

4道食方,预防清明节流行病

如果您前一个月之内出现脸色发红、血压升高、迎风流泪中的任何两种情况,从清明开始到谷雨结束请坚持喝清明粥。

清明粥

原料:田艾2两、糯米2两

做法:

1.糯米用清水泡一夜。

2.采摘新鲜田艾的嫩尖,洗干净,切碎。

3.将糯米和田艾一起加水煮成粥。

4.可以加少许糖调味。

功效:明目,调理迎风流泪、高血压

4道食方,预防清明节流行病

如果您是咳嗽痰多的人,可以用清明菜煮一个糖水来喝。

清明止咳糖水

原料:新鲜田艾半斤(或干品1两),冰糖

做法:

1.加水煮15分钟,滤出汤汁备用。

2.锅里再次加水,放入冰糖,和田艾一起煮15分钟,滤出汤汁。

3.把两次的汤汁混合在一起,一天之内分两次喝下。

功效:调理咳嗽、气喘、慢性气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以上文字及图片来自陈允斌《时光知味》,转载请注明来源。

4道食方,预防清明节流行病

愿我们都能顺时生活,

得天之助,不负光阴。

四季并不是简单的循环重复。每一年都有它独特的天时地利和气候,对人体的健康也有不同的影响。这本《时光知味》24节气养生速查速用日历,作者不仅按照2018年养生重点给出24节气家传防病养生食方,还选出375首与24节气时令、饮食、起居相关的纯美五言古诗,再配以近400幅美轮美奂的经典本草图谱,每天带您认识一味可以入味的植物。让您从身到心地享受按照节气来过日子的美妙。翻开日历新的一页,都能把每一天过成一个节日。

陈允斌,饮食养生作家,因长期致力推广健康饮食生活方式,无私分享家中世代祖传食方,受益者众多,被媒体誉为“中国简易食疗推广者”。其外曾祖父是二十世纪前期的地方名医,乐善好施。因有感于当时的穷人看不起病,更无钱抓药,以致小病延误成大病,遂潜心研究简便低廉的食疗方,数十年救人无数。

已出版备受读者欢迎的《吃法决定活法》《回家吃饭的智慧》(全新修订典藏版)《茶包小偏方,喝出大健康》等健康科普著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