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服務成關鍵產後烘乾“保駕”種糧

多元服务成关键产后烘干“保驾”种粮

近日,當記者在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黃泥崗鎮見到44歲的種糧大戶程東貴時,他剛剛將烘乾處理後的新稻穀賣給糧庫。500多畝地的糧食順利變現,不必再擔憂產後的晾曬難題,讓程東貴徹底鬆了口氣。

近年來,隨著糧食收儲制度改革的推進,糧食生產主體、組織結構也在不斷髮生著變化,種糧大戶、合作社等新型主體越來越多。如何貼近產業實際和市場變化,更好地服務種糧大戶,成為國家“優質糧食工程”尤其是糧食產後服務體系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

記者在秋糧收購期的採訪中發現,部分糧食主產區糧食產後服務配套規模初成,功能逐漸完備,多元化的建設模式各具特色,糧食產後服務在幫助種糧大戶產後減損、助力豐產增收方面的關鍵作用愈發凸顯。

烘乾變“剛需”新型主體配套產後服務

地處皖東的滁州市,糧食種植一年兩季,分別是冬小麥和中晚稻。“南譙區周邊土地流轉率比較高,僅500畝以上的大戶就有20~30戶。無論是冬小麥還是中晚稻,對於種糧大戶來說既無場地和時間,也無力進行人工晾曬,只能通過烘乾來保證不壞糧和及時售糧,可以說烘乾服務需求非常強烈。”滁州市南譙區糧食部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介紹,隨著近年來糧食烘乾需求的上升,南譙區目前的糧食烘乾能力已經達到2160噸/日,售糧高峰期24小時開工的話,烘乾能力每天超過4000噸。

“今年產的水稻已經全部經過烘乾賣給了糧庫,1.26元/斤,烘乾費還沒給對方結,因為稻穀水分不同,估計平均下來100元/噸左右。”程東貴對記者說。

在滁州市國家糧食儲備中轉庫,記者見到了在此賣糧的種糧大戶、文傑烘乾服務中心經營者之一的華國安。2015年,華國安等4人投資建設了文傑烘乾服務中心,依託原來的合作社,滿足自己種糧需求的同時,為周邊農戶開展育秧、機耕、機收、烘乾、銷售等一條龍社會化服務。

“我們烘乾中心的日烘乾能力達到125噸,去年秋糧收購期開機天數約48天,截至目前,今年已開機烘乾19天,預計開工率不及去年。烘乾中心同時配套了900萬斤倉容的標準鋼結構糧倉,為農戶提供代烘乾、代銷售服務。”華國安說。

據介紹,目前在文傑烘乾服務中心周邊10公里的範圍內,近兩三年已經陸續新建了4家糧食烘乾中心。“現在周邊的烘乾塔很多,因為種糧大戶遇到陰雨天,沒法僱人晾曬,這樣就必須上烘乾設備,既能自己用,也能掙些烘乾費,正常年景自然水分的稻穀烘乾費約60~70元/噸。”華國安說。

在四川省眉山市,金光村好味稻水稻專業合作社也有自己獨特的專業服務模式。據瞭解,該合作社現有社員355名,糧食種植總面積4.1萬畝,社會化服務6萬餘畝,為周邊農戶提供從耕、種、收到烘乾全程機械化服務。在東坡區、仁壽縣、洪雅縣等地先後配套建設烘乾機65臺,日烘乾量達1500噸左右。

好味稻水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相德告訴糧油市場報記者:“從8月中旬開始,我們的烘乾中心就已經開工,目前只剩下少量的晚稻待烘乾,今年的烘乾服務週期將過去。”李相德表示,由於雨水多,當地水稻自然水分普遍在26%~32%,需要烘乾到13.5%,烘乾費用為180元/噸。如果是給合作社以外的其他種糧大戶提供烘乾服務,刨除用氣成本和設備折舊,淨利潤在60~70元/噸。

經營土地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糧食產後減損的“剛性需求”,讓不少種糧大戶和糧食種植合作社嘗試配套糧食烘乾設施,為己用的同時還能服務周邊其他種糧農戶。

種糧大戶延伸產後烘乾服務,體現了新型主體主動適應市場形勢、提升糧食生產品質的意識提升,同時也說明我國糧食產後服務體系建設亟待提升,唯此才能幫助種糧主體豐產增收,保護其種糧積極性。

創新服務模式讓種糧大戶產後無憂

針對市場化收購條件下農民收糧、儲糧、賣糧、清理、烘乾等諸多難題,去年以來,財政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大力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加快建設專業化的經營性糧食產後服務中心,有償為農民提供“五代”服務,力爭在“十三五”末實現產糧大縣全覆蓋。

為了更好地發揮產後服務中心的功能,避免重複建設,提升烘乾資源的使用效率,各地糧食部門積極探索,創新組織形式,除了盤活國有糧庫的現存資源,鼓勵種糧大戶、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和糧食加工企業自建糧食烘乾設施外,還摸索出“國有糧庫+民營企業”等合作經營新模式。

在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東館糧管所和撫州永興米業聯合建設經營了東館糧食產後聯合服務中心。東館糧管所擁有倉庫17座,倉容2250萬公斤,收儲能力強;永興米業則是一家集糧食收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化龍頭企業。

東館糧管所以倉庫及倉儲設備等基礎設施入股,按投資金額收取5%~10%的年租金,不參與該中心的生產經營,只對其進行協作和監管;撫州永興米業以投資糧食烘乾設備資金入股,具體負責該中心的生產經營,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國有+民營”合作經營新模式,既有利於充分發揮國有糧食企業在倉容倉儲、技術人才上的優勢和民營糧食企業市場敏感、機制靈活的優勢,也有效緩解了產後服務中心建設過程中資金緊缺的矛盾,引進了完全基於市場運作的服務機制,實現了優勢互補、運行靈活、降低成本、惠利於民、發展共贏的總體目標。

安徽省全椒縣艾塘烘乾中心也採取了強強聯合的模式,通過與當地輝隆集團的合作建設,為種糧農民提供代儲存、代烘乾、代質檢、代加工、代銷售“五代”服務。

2018年,該中心烘乾小麥1000噸,今年秋糧上市以來,水稻烘乾日入庫量達到100噸以上,僅半個月就烘乾水稻3000多噸。

“這極大地方便了當地農戶和種糧大戶,帶動了糧食減損、提質、增效和糧農增收,同時國有糧食烘乾服務中心還起到了引導烘乾市場合理定價的作用,有效解決了農戶‘烘乾難、烘乾貴’問題。”滁州市糧食局局長安國領對糧油市場報記者表示。

為進一步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多地結合實際將“五代”服務進一步延伸,購置小型運輸工具,開展代運輸服務,著力幫助農民解決“最後一公里”運輸問題。此舉既降低了農戶運糧成本,又拓寬了服務中心的經營範圍。

臨川區糧食產後服務中心通過精準對接糧食生產大戶、合作社,與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提供代銷代購、代保管及產後技術等服務,確保清理、烘乾的糧食完全符合國家技術質量標準。

為防止“烘乾難、烘乾貴”現象的出現,在今年的夏糧和秋糧收購工作中,滁州市糧食局等多部門共同施策,引導各烘乾點合理定價,滿足種糧大戶的烘乾需求。

據介紹,2017年秋季滁州市轄區內稻穀水分在20%以下的基本上控制在每斤4分錢左右,20%~26%的烘乾費用控制在每斤6分錢左右,比之前下降30%~50%。國有糧食烘乾站點的湧現拉低了市場烘乾服務價格,有效降低了種糧大戶的烘乾成本。

《糧食產後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提出,要建成佈局合理、能力充分、設施先進、功能完善、滿足糧食產後處理需要的新型社會化糧食產後服務體系,增強農民市場議價能力,促進糧食提質進檔,推動節糧減損,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

應對市場化收儲的新形式、適應種糧主體的新需求,社會化的糧食產後服務體系構建過程中,應當因地制宜地創新組織形式、配套服務職能,既滿足需求又要避免資源閒置,完善多元服務,形成完整的服務鏈,貼近實際地切實服務種糧主體,以提升我國糧食產後品質保障水平。

是時候

多元服务成关键产后烘干“保驾”种粮

贊一下了!

多元服务成关键产后烘干“保驾”种粮

武漢國家糧食交易中心

—客戶的需求我們的目標—

▶微博 | @hzlspfsc

▶網站 | http://www.hbgrain.com

多元服务成关键产后烘干“保驾”种粮

長按下方二維碼可以直接識別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