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開國皇帝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該朝代滅亡的方式,有沒有一定的道理?

MiSs_C


每個朝代的滅亡方式都不同,開國皇帝能夠管控的範圍也只有他在位期間的國家。

硬要把亡國的帽子扣在開國皇帝身上,有書君認為不是妥當的,我們這裡只剖析較近的唐宋元明清這五個朝代。

1、五個朝代的開國皇帝:唐朝:李淵

宋朝:趙匡胤

元朝:忽必烈

明朝:朱元璋

清朝:皇太極

2、五個朝代實際亡國的原因:

唐朝:安史之亂後,宦官黨爭加劇國力衰敗。

宋朝:藩鎮割據和宦官亂政,重文輕武導致軍事衰弱,內憂外患下加劇滅亡。

元朝:政治腐敗和財政赤字,誘發多起農民起義導致滅亡。

明朝:統治者生活奢靡、外敵入侵經費拮据、天災人禍農民起義動盪不安,吳三桂引清入關加劇滅亡。

清朝:統治者無能,閉關鎖國,各方面落後。清政府對外侵一再忍讓。

3、每個朝代亡國的原因不在於開國皇帝,而在於最後一任皇帝,甚至是最後幾任皇帝。

開國皇帝能夠起個好開頭,建設一個好的統治制度。但是卻無法保證後世子孫因為其他的原因而導致亡國。

譬如趙匡胤吸取了五代十國奢靡成性風氣,厲行節儉並以身作則,使得宋朝的國庫非常充盈。

雖然沒有腐敗作風,但是卻衍生了藩鎮格局宦官當政的局面。

又譬如朱元璋吸取前朝的宦官亂政的教訓,明令不允許宦官干涉。但是明朝卻是官宦最受重用的朝代。所以開國皇帝能管的只是一時,卻管不了一整個朝代的興亡。

4、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唐朝李淵這個開國皇帝有優柔寡斷,連謀奪政權還要別人逼著才願意去做。

開國之後並沒有什麼功績,都是依靠李世民的統治才有開元盛世的局面。

而李世民虛心納諫、輕徭薄賦,才使得百姓能夠休養生息而又能與其他民族和諧共處,發展強國。

同樣不靠譜的還有忽必烈,雖然他的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治國創舉都非常的厲害。但是忽必烈重漢臣導致政治腐敗也是亡國的重大因素。

5、當然亡國除了皇帝的個人因素外,外部環境也是有催化作用。

譬如清朝就是這樣的。

除了皇帝溥儀的無能外,制度經濟政治方面也需要隨著時代進行革新,閉關鎖國的一味割據領土,並不能挽回亡國的結局。

綜上,有書君認為開國皇帝並不能主導一個朝代的興亡,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

亡國取決於這個朝代後面幾任皇帝的作為,同時環境因素在關鍵時刻也起到非常重要的催化作用。


有書共讀


好像還真的是這樣。開國皇帝的性格往往就決定了這個朝代的基因。最後導致這個朝代滅亡的方式。

比如漢朝,漢朝開國皇帝劉邦有個特點,他相信每一個成功的男人後面,一定有一個偉大的女人,他發家,就得力於他的老婆呂后以及呂后家族的勢力,那他當了皇帝之後,外戚專政就成為漢朝政治的一大特色,這個毛病到了東漢依然沒有得到解決。漢朝的滅亡,就是因為外戚專政跟宦官專權共同影響下的結果。

再看唐朝,雖然唐朝的開國皇帝是李淵,但打造大唐基因的人應該是李世民,李世民有什麼特點呢?開放,包容。他自己就說,中國皇帝多討厭夷族,但我就視夷族為一體。

這造就了大唐的盛世,使得長安成為一個世界化的都會,但同樣,因為太開放太包容,也導致了大唐的大問題。

比如安史之亂,就是唐玄宗繼承了唐太宗開放包容的個性,相信了安大胖子嘛。到了唐末,依然是相信,比如重用沙陀人李克用家族。這個家族雖然表面上是支持大唐的,後面建立的朝代也叫唐,史稱後唐,但其實也是亡唐的一個大勢力而已。

再看宋朝,宋朝的皇帝趙匡胤是一個武將,他本人是通過皇袍加身上位的,所以,他非常不希望別人走自己的路,讓自己無路可走。上位後,乾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降低武將的地位。杯酒釋兵權,兵權跟將權的分離等等。

這樣一來,唐朝那樣的軍閥割據當然不存在了,但同時,產生了另一個問題,國防力量下降了,後面的皇帝也沿繼了趙匡胤的思想,防武將如防家賊,為什麼不讓岳飛痛飲黃龍府?就是擔心岳飛去黃龍府的路上,經過陳橋驛,也會來那麼一出吧。

趙匡胤對文人是很喜歡的,他專門表態,對文人不能隨便加罪,這也是宋朝文官地位很高的原因,那麼,宋朝就是亡於文人位置太高,武人位置太低。

再看明朝,也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朱元璋是一個窮人出身,他的性格特點是多疑,誰都不相信,一當皇帝,就搞了很多大案要案,把功臣給清洗了一下。這麼一搞,明朝就形成了防大臣如防家賊的局面,宰相沒有了,最牛的官就是內閣,其實就是皇帝的秘書。另外,還搞起了東廠錦衣衛這樣的特務機構。

明朝後期,閹人當權,不能不說是明朝滅亡的一大原因,有意思的是,明朝亡國皇帝崇禎可以說是另一個朱元璋,至少在多疑上,跟朱元璋差不多,他從來就沒有真正信任過什麼人。這也導致他經常換大臣,換大將。大臣給他遷都的建議他也不聽。大臣自然跟他尿不到一個壺裡,最後,崇禎要守城,讓大臣們捐點錢,大家有錢不拿出來,就等著亡國。

這麼一數,這個論斷還真有點道理呢?其原因,應該是中國有崇古心理,祖先說過的話,總是要遵守的,而不管時代怎麼變化。


腦洞歷史觀


開國皇帝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該朝代滅亡的方式,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歷史上幾個短命王朝,如完成大一統大業的秦朝,王莽篡漢得來的新朝,以及五代十國不斷更迭的各個國家,其迅速滅亡,跟開國君主的性格和治國方略有一定的聯繫。

秦始皇嬴政的確是具有雄才偉略的一代雄主,但他本人性格自負,好大喜功,同時滅歷代傳世典籍,治世毫無遠見,有開國之能,無治國之才。導致治下民怨沸騰,民心背離,帝國分崩離析。

而疑似穿越者的王莽,本身具有膽識,隱忍,毅力俱是一流,近代有人稱他為富有遠見卓識的社會改革家。但他雖有遠見卓識,但對近憂卻無考慮,缺乏戰略性眼光。急於求成,不切實際,最終得罪整個利益集團,剛建立的王朝,就被草草推翻。



縱觀整個歷史,壽命較長的朝代,其開國君主必是會用人,敢用人之人。能聽進人言,光納諫語。能包容百家,眼光可放遠百年。基本就奠定了王朝的治理根本。


因此,王朝的更迭一定程度上與開國君主性格有關,是有一定道理的。


天天翻牆搗瓦twj


我覺得從開國皇帝這一代看不出來,但是從第二代就可以看得出來了,中國歷史上有“二代而亡”的說法。也就是“二代危機”又叫“瓶頸危機”,縱觀中國歷史,沒有一個朝代不陷入“二代而亡”的魔咒。在第二代皇帝,一旦處理不好這種危機,那麼這個王朝就會走向滅亡。

從夏朝到清朝,幾乎都有這種情況,老爸打下的江山到了第二代就會動亂。夏朝進入第二代出現了“太康失國”,商朝進入第二代,據說被伊尹專權,太甲繼位的時候,還被放逐到桐宮。西周進入第二代,成王時期遭遇了“武庚叛亂”。秦朝可以說是,典型的二代而亡。胡亥利用非正常手段繼承皇位,繼位以後又實行殘暴的統治,且身邊沒有一個賢能的大臣輔佐他處理這種危機,反而被一群唯利是圖的小人當權。所以二世皇帝沒有能力處理國家變故,秦朝進入第二代就滅亡了。

漢朝進入第二代,出現了“呂后專權”,西漢差一點就滅亡了。如果,不是開國皇帝劉邦身邊有一群治國良將,那麼西漢再第二代就掛掉了。而東漢也好不到哪裡去,不過東漢屬於西漢的延續,第二代比較穩固,但是第二代以後外戚專權嚴重。到了第四代皇帝哪裡,又開啟了宦官專權。皇帝大權旁落,漢和帝靠宦官之手,才除掉竇憲,掌握權力。三國太亂了,這裡就不贅述,晉朝也很典型,晉武帝司馬炎死後,兒子西晉惠帝繼位就進入“八王之亂”,結果導致五胡亂華。東晉是西晉的延續,但是東晉王朝也出現了“王敦之亂”好在皇帝賢明成功躲過了。

到了隋朝,其實和秦朝一樣,二代而亡。唐朝是繼漢朝中古歷史上又一個強大的一個王朝,唐朝進入二代爆發了“玄武門之變”唐高祖李淵直接下臺。到了唐高宗以後,武則天篡位建立大周。好在前面的基礎打牢固了,大臣們都偏向於唐朝宗室。其實,唐朝和漢朝的權力過渡差不多,都被女人專權。唐朝以後,中國進入大分裂時代。宋朝統一中國以後,趙匡胤一死,宋朝也進入“二代危機”,趙匡胤竟然把位置傳給了自己的弟弟,且自己怎麼死的都成為千古之謎。南宋也是北宋的過度,元朝就不說了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不過內政也是亂哄哄的,皇帝被殺廢立的情況非常頻繁,政治不穩,導致幾十年就被趕出了中原。明朝進入第二代出現了“靖難之役”,明朝的第二個皇帝建文帝不知所蹤。清朝入關以後,多爾袞成為攝政王,如果多活幾年,清朝的權力估計會落入他之手。而康熙繼位以後,國內也是叛亂不斷。

所以說,一個王朝的穩固與否,是否滅亡,其實由第二代皇帝決定的。二代皇帝處理政治危機,那麼江山就可能穩固,一般都能享百年。一個王朝想避免“二代而亡”身邊必須有一個賢能的輔政大臣,此外皇帝能聽得進大臣的意見。其實,隋煬帝楊廣和唐太宗李世民都是用同樣的手段繼位的,但是兩個人有著不一樣的結局。從兩人對比來看,一個剛愎自用,一個謙虛謹慎。王朝進入第二代,雖然都會有危機。只要身邊有一群賢能的輔政大臣即可,如果,二代皇帝身邊有一群奸臣,那麼第二代就會滅亡。秦朝和隋朝都是最典型的例子。


謀士說


是的,很有道理。

無論是漢,是唐還是明,許多答主都舉了例子了。我這邊換個角度來說明下這個問題,談一談影響這麼大的原因。

忠孝是中國歷史上兩個非常核心的理念。所謂忠,是對君主和上級的服從,所謂孝,是對父母長輩的服從。二者一起共同構成了古代士大夫的核心價值。但是有一個朝代,略有不同。

李密在他的陳情表裡說: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這裡的聖朝就是代魏滅蜀吞吳統一三國的那個晉。終晉一朝,只敢言忠,不敢言孝。魯迅說:“因為(晉)天位從禪讓,即巧取豪奪而來,若主張以忠治天下,他們的立腳點便不穩,辦事便棘手,立論也難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不僅如此,晉朝開國皇帝司馬炎的父親司馬昭更是臭名昭著。曹丕的孫子曹髦,看出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帶著一群小弟討伐司馬昭,最終被當場殺死。司馬氏也開了公開弒君的先河。正因為晉朝開國如此不正,所以只能以“孝”作為立國的最高價值觀了。

晉末五代十國那個年代,是中國歷史最黑暗的時代,背恩忘義之徒不可勝數。司馬氏輕忠而重孝,難免自食苦果。西晉滅亡和東晉臨終,很少有人為國捐軀,這種現象跟宋末、明末完全不同,原因就在這裡了。

每個王朝的建立,都有自己的道路,不同的道路,也就有不同的經驗教訓。新的王朝,就會按照新的經驗教訓,定出新的規範來。傳至後代子孫,威望自然是比不上開國的祖宗的,那麼,這些規範,就成為歷史的包袱,再也改不了。我們看到,每一朝每一代的改革者,鮮有善終的,就是因為改革觸及的那些利益集團,是有著因開國而來的祖宗之法給的大義加成的,甚至是環境越惡劣,就越從原教旨裡找答案。滿清不可能廢除滿漢不平等的祖宗成法,大明也不能投降納貢,必須君王死社稷,這都是一個道理。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談社會改革,還是放開心胸,拋開偏見。以務實發展為要務,不能掉了價值的書袋子。


豆豆碎碎念


俗話說:“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從歷史上歷代王朝興起和衰落來看,一般還真是他們的王朝怎麼得來的還要怎麼還回去宿命,如:

一、秦朝:

武力征討六國一統天下;

被六國聯軍征討而亡;

二、西漢:

打敗曾經的東家項羽一統天下;

東家被管家王莽篡奪皇權而亡;

三、東漢:

劉秀打敗東家更始帝劉玄一統天下;

漢獻帝被管家曹丕廢除而亡;


四、曹魏:

逼迫東家讓位而得天下;

被管家兵變逼迫讓位而亡;

五、西晉:

兵變逼迫東家讓位而一統天下;

被“八王”兵變引發戰亂而亡;

六、隋朝:

發動宮廷兵變一統天下;

被髮動宮廷兵變而亡;


七、唐朝:

發動兵變而一統天下;

被朱溫發動兵變而亡;

八、後周:

發動兵變而得天下;

被趙匡胤發動兵變而亡;

九、宋朝:

1.發動兵變逼死幼主而一統天下;

2.元兵征討逼死幼主而亡;

(宋朝有些曲折,變數也多但總體還是基本上沒有脫離怎麼得到的就怎麼失去的主線)

十、元朝:

武力征討而一統天下;

被武力討伐而亡;

十一、明朝:

武力征討而一統天下;

被李自成征討而亡;


十二、清朝:

靠武力威懾而一統天下;

被袁世凱武力威懾退位而亡;

……

由上述各個朝代興起和滅亡的形式來看,基本上也驗證了樓主的觀點,開國皇帝怎麼得到江山的,末代皇帝就會怎麼送出去,歷史其實就像一個輪迴,看不出公道,卻也不偏向誰,也叫吃了人的給人吐出來……


求圖55


兩個特殊例子,100%開國亡國相似度

1、忽必烈皇后察比厚待宋後,朱元璋厚待俘虜的元朝皇室子孫

元十三年(1276年)平定宋朝,宋幼主趙昺到上都朝見元世祖,元世祖大宴群臣,眾皆歡樂。察必沉默不語,元世祖問她:“我今平定江南,自此以後不再興兵打仗,大家都欣喜若狂,唯獨你不高興,是何緣故?”察必跪奏道:“妾聞自古無千歲之國,將來能使我們子孫不像宋朝皇帝那樣成為亡國之君就幸甚了。”

元世祖在大殿上陳列著從宋朝府庫中得來的各類珍貴物品,召察必來觀看,察必看一遍就走了。元世祖遣宦官問察必想要什麼,察必說:“宋朝歷代皇帝貯存這許多東西留給子孫,而子孫保不住,盡歸我朝,我怎忍心取走一物!”這時宋太后全氏被俘,送至大都,但不習慣北部風土,察必多次奏請放宋太后全氏回江南,元世祖始終不允,認為放他們回去,若有流言蜚語,會殺他們全家,這不是愛他們而是害他們,要愛他們,就把他們安置在京師,加以撫卹。此後,察必更加厚待宋太后。


後來元被明朝滅掉、明太祖實錄上記載朱元璋拒絕了李文忠和楊憲奏請“讓元皇室子孫行獻俘禮”朱元璋可能考慮到他們是前朝遺屬,從政治角度出發,採取了善待元朝皇室的懷柔政策,誇獎前朝,並將已被俘虜的元朝皇室子孫送回去,以示寬厚和拉攏。

----------------------------------------------

2、曹操對漢獻帝狹天子以令諸侯,最終曹丕奪取漢室江山;不足100年,司馬懿的子孫以複製同樣手段對付曹操的第4、5、6代孫,成功奪權。


IoT產品王


開國皇帝的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這個朝代,但要說決定朝代的滅亡方式,卻還差得遠,因為偶然因素太高了

開國皇帝之所以能夠影響到整個朝代,跟我國自古提倡的崇古仿古有很大關係,古人認為先祖做得那麼好,那麼先祖定下的制度就一定是好的,不可廢除的,所以一直延續。

但時代在變,曾經得心應手的制度到了後來卻並不一定好用,這時候就要看後來者的魄力和能力。如漢朝,劉邦定下了郡國並行的制度,但到了漢景帝時期,這種制度的弊端已經充分體現出來,七國之亂可是鬧騰了好一陣。

漢景帝和其子漢武帝都是有魄力的君主,通過削藩和推恩令等等措施,尾大不掉的封國問題最終解決。與之形成反例的是西晉和明朝,由於分封,這兩個朝代都出了大亂子,西晉更是因此招致亡國。

但漢朝同樣有沒變化的,劉邦作為一個成功的男人,呂后就是站在他背後的女人,而且漢朝以孝立國,太后天然具備干預政務的特權,尤其是第一任太后呂后定下了掌權基調。

這種外戚干政的風氣幾乎蔓延至整個漢朝,漢武帝曾狠心誅殺鉤弋夫人,試圖杜絕這種風氣,然而這並不能改變漢朝的基調,西漢最終還是亡於外戚。

按理說東漢應該吸取西漢的例子,可在漢光武帝、漢明帝兩朝嚴厲壓制外戚之後,漢章帝時期外戚勢力抬頭,漢和帝初期竇氏外戚就掌控了東漢的朝政,逼得漢和帝只能聯合宦官奪權。外戚和宦官相繼掌權的弊端,是導致漢末紛爭的一大原因。

又如宋朝,趙匡胤是大將篡位,為了防止別人有樣學樣,從趙匡胤開始,有宋一朝對於武將的壓制可以說是歷代之首,過分重文輕武,主和派橫行,主戰派被打壓,最後國家滅亡和這個關係很大。

還有清朝,打死努爾哈赤他也不會知道自己的子孫竟然能夠遇上工業化的世界,並因民主追求而亡國,而且努爾哈赤是更偏重於武力的野蠻人,相比之下,其子皇太極成熟的政治權謀手段反而對清朝皇帝有更大影響。

綜上,開國皇帝並不能決定王朝滅亡的方式,但絕對會有影響,影響大的時候如王莽,一人一朝,影響小的時候如努爾哈赤,很微弱。不過總的來說帝制時代的王朝滅亡主要是因為人與地的矛盾,當失去土地活不下去的農民太多,王朝離滅亡也不遠了。


平沙趣說歷史


有一定道理,但說法有片面之處。



我認為各代開國皇帝的國策並無不妥之處,滅亡在於個人與後世子孫的曲解。千古一帝秦始皇以法治國合情合理,但是卻嚴刑峻法加之秦二世的荒淫無道致使秦國迅速滅亡;漢高祖劉邦因重用外戚發家,最後也是被外戚干政和宦官專權亡的國;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他非常忌憚有人效仿所以重文輕武,導致了宋朝軍事羸弱以致滅亡。



雖說開國皇帝對一個王朝方方面面的導向性很強,但並不是所有王朝滅亡的原因都要怪罪到開國帝王身上。更多的是國家態勢在不斷變化,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政策並沒有及時調整,不能夠做到與時俱進,或者是錯誤的改進甚至是被全盤否決掉,需要辯證的看待歷史成因。


納蘭談史


這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宋太祖趙匡胤借鑑唐朝藩鎮割據之害,採取了重文抑武的政策,在宋代武將地位很低,處處被文官壓制,為北宋末年亡國的“靖康之恥”埋下禍根。

最典型的還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認識到了宰相制對皇權的威脅和束縛,借胡惟庸案廢除了中國歷史上長達一千六百多年的宰相制,將宰相的權力分割下放到吏、兵、禮、戶、刑、工六部,皇權得到了空前的加強,再也沒有了制約束縛。

可是這一制度也是雙刃劍,如果明朝後世皇帝個個都能像朱元璋、朱棣一樣雄才大略、英明神武,又肯勤奮努力的處理政務當然最好了。

可惜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明朝後來出現了一系列昏君、懶君、幼君,把朝政搞得一團糟,如果此時有精明強幹又忠誠的賢相輔佐,情況也許能好得多,君既昏又無能臣輔助,麻煩就大了。

所以明末黃宗義說:“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宰相始”。

清朝幾乎全盤接受了朱元璋創立的典章制度,同樣沒有宰相,政務由皇帝親自打理,卻搞得比較好,沒有出現特別荒唐的昏君,也是南橘北枳因人而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