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出走」,揚州房價還能堅挺多久?

前天,揚州市統計局公佈了一份報告《揚州市流動人口基本狀況分析》,數據顯示,2017年末,全市戶籍人口為459.98萬人,常住人口為450.82萬人,

人口淨流出9.16萬。據調查,揚州的大學畢業生中,留在揚州工作的僅兩成左右,而且,大概率是揚州本地人。

以人為本,沒有人,什麼都是白搭。什麼決定房價?社會上過去十多年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有幾十種答案,這就是房地產這個話題爭議這麼大的原因。把它總結為一句話,“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

宜居的揚州一年人口淨流出近十萬

統計局的這份報告指出:

●揚州人口總體呈現淨流出態勢

近年來,揚州市流出人口和流入人口同步增長,但總體呈現流出人口總數大於流入人口的淨流出態勢。2017年末,全市戶籍人口為459.98萬人,常住人口為450.82萬人,人口淨流出9.16萬。

●戶籍人口流出數量呈加大趨勢

從戶籍人口看,流出人口呈增長態勢。2016年,全市戶籍人口為461.67萬人。其中,遷入人口總數為22509人,遷出人口總數為26489人,人口淨流出3980人;2017年,全市戶籍人口為459.98萬人。其中,遷入人口總數為36688人,遷出人口總數為48208人,人口淨流出11520人。

人員流出數量在2017年出現了大幅度增加。

●常住人口呈現小幅增長態勢

從常住人口看,人口數量進一步增加。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為449.14萬人;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為450.82萬人,常住人口一年間增加1.68萬人。

小編還查到,根據2016年揚州市統計局公佈的《揚州市2015年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截止到2015年11月1日零時,揚州全市常住人口為448萬人,五年共增加1.99萬人。可以說增長非常緩慢了,去年更是淨流出僅10萬人;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去年末,南京常住人口總量833.5萬人,較上年增加6.5萬人,增幅為近5年來新高。

“活力之源”僅兩成留在揚城

一個城市的活力在於有活力的年輕人,其中最大的群體就是即將走入創新創業大軍的大學畢業生,他們是一座城市的“活力之源”。江蘇是科教大省,高校最多的南京在校生總數多達84.07萬人;揚州市8所高校,在校學生82755人,不到南京的1/10。

人數不佔優勢,揚州對畢業生的“黏性”如何?在網友發起的一個小調查中,

僅有兩成左右的高校畢業生會選擇留在揚州就業

年輕人“出走”,揚州房價還能堅挺多久?

這個結果也在意料之中,為了進一步驗證這個判斷,小編街訪了大學城的學生。南郵通達學院一位大四的妹子告訴我,她學的是金融工程,正準備考研,據她所知,本班幾乎所有同學都沒有留在揚州的打算,有可能留下的只有本地人,但本地人也沒有人明確表示要在揚州找工作。

現實比線上調查更殘酷。

揚州對年輕人缺乏吸引力也在新聞中有所體現,去年的兩條新聞引起網友熱議:

年輕人“出走”,揚州房價還能堅挺多久?

有網友睿智總結:

第一條看出,年輕人大學畢業後逃離揚州的現象可能比較嚴重,市委副書記張寶娟親自出馬找本地高校商議。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第二條看出,揚州老齡化了,如果再沒有年輕人進入,談什麼發展呢?

有網友一針見血:

任何一個城市的發展,最為核心的是人口的問題,我們揚州目前人口基本處於低水平增長或負增長,吸納人口的能力有限,主要是沒有產業集聚,其中最有活力的年輕人都到蘇南或北上廣了,我們的基礎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及高等教育都不算太差,但都是為人作嫁,畢業之日即是離開之時。

二是高房價低工資趕走了本土的年輕人。我們人口增長的主要來源是蘇北或者安徽、河南等地,而且主要是抵技能的,比如出租車司機、渣土車司機、裝修裝飾工人、菜市場經營人員等,他們依靠抱團取暖、攜親帶友佔據了揚州的勞動力市場,大有壟斷之勢。

揚州號稱宜居宜養城市,前者沒有問題,但宜養就不敢苟同了,養老型城市將來的發展是沒有多大出路的,老年人首先沒有創新活力,帶動不了產業發展,消費方面也是少得可憐,依靠他們來拉動內需是不現實的。這麼個嚴肅的話題,有識之士還是需要深省及提出一定的應對策略的。

說到宜居的問題,一位在南區開餐館的小老闆告訴小編,他是泰州人,原來在大洋造船廠上班,由於公司資金鍊斷裂,年前還在公司加班,年後就只能在家打麻將了——公司破產了。一個資產上百億的企業說破產就破產了,這樣規模的企業全揚州也沒有幾家。於是,兩年前他和妻子在大學城開了這家小餐館,主要客流就是學生。

他說,揚州生活節奏比較慢,工資水平也就三五千,生活成本不算高但也不低,適合沒什麼“野心”的人。

這對夫妻2009年買了一套小房子,單價不到4000,今年剛剛在同一個小區置換了一套大房子,單價10000左右,低於揚州市的平均房價。原因是小區在328線以南,沒什麼學區,二手房比新房價格還低,附近好多新樓盤價格都在一萬三四。

就是看在房價可以撿漏的份兒上,在揚州生活比在南京等大城市要容易得多。不過他也認為,現在揚州的房價普遍比較高,和收入水平極不相稱。是否留在揚州發展,要看對生活和事業發展的要求有多高,有野心的人一般不會留在揚州。

長期看人口,樓市怎麼走?

都說樓市的發展趨勢是“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沒有新增人口,房子賣給誰?沒有人買房,誰敢來拿地?12月12日,揚州將迎來一場土拍,但是二城的黃金地塊還是沒有出現,讓人有點匪夷所思。

在宏觀上,揚州面臨的形勢是:

1.實業不興。截至2016年年中,江蘇省營收上百億的企業有125家,而揚州僅3家:寶勝集團、儀徵化纖、江蘇金茂化工醫藥集團,實在與揚州這座歷史名城的身份不相符。近兩年商鋪的關店潮也在上演。

2.人口外流。

隨之而來的是工資水平不高,人口淨流出,年輕人流失嚴重,城市發展的動力和消費的動力正在減弱。

3.貨幣化安置轉向。10月的國常會表示,要因地制宜推進棚改工作。針對部分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的城市,會採用新建安置房的方式進行替代。顯然,揚州就在此列。

總結起來就是:人才不斷外流,棚改獨木難支。從長期趨勢來看,確實憂慮重重。

關於人口外流,其實遠期揚州還有一個十分不利的因素:高鐵虹吸效應。現在揚州還沒有高鐵站,但市區規劃了一個,未來還有寧揚城際這個大殺器;高郵規劃了兩個高鐵站。

年輕人“出走”,揚州房價還能堅挺多久?

原來我們的設想是,高鐵開通後,各城市之間的聯繫變得更緊密,物資、人員的流動更快捷,將大大帶動沿線城市的發展,尤其是中小城市。但事實給了這些城市殘酷的一擊:更多的旅遊資源、資金、人才被沿線大城市吸引,造成小城市越來越缺乏活力,而大城市越來越臃腫。“虹吸效應”讓強者愈強、弱者愈弱,演變成了“馬太效應”。

從眼前來看,棚改對揚州樓市還有很大的支撐作用,但近期房價和銷售已現疲態,投資者開始撤退,這是大環境使然,也是購房者對市場看空的態度。不光是買方,就連賣方都在急著抽身:西區一高端盤每平方米從放風價20000+降到不到20000,再到17400,最新的價格是172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