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演職員信息:尼克斯·尤里克:亞倫·保爾,露娜弗蕾亞:琳娜·海蒂,雷吉斯:肖恩·賓,格拉烏卡:阿德里安·布歇,海德拉:戴維·甘特,利波特斯:連姆·穆爾維,克勞:亞力夏·可汗,

當時那部辣眼睛又辣腦子的《爵跡》放出來時,小四導演說自己的技術代表了CG界的頂峰,專治各種不服。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預兆,《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火熱出爐,惡狠狠赤果果地給了《爵跡》一個大嘴巴子。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沒有擼過遊戲的觀眾,估計會問一個有些尷尬的問題,這部電影既然是《最終幻想15》,那前14部電影咋沒聽說過呢?問這種問題的,可以先去面壁了。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小編現在就要敲黑板劃重點,講真,其實《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從根本意義上不能算作一個獨立的電影,它是外傳,從它的製作、放映到宣傳,悉數醉翁之意不在酒,SE公司只是為了推廣宣傳電影改編的遊戲本體《最終幻想15》罷了。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而牛逼哄哄的SE公司,其實也只做過3部電影罷了。在《王者之劍》之前,還出過《靈魂深處》和《降臨之子》。觀眾們總有一個把系列電影進行比較的毛病,比如會把《星戰》的最新幾部和老三部進行對比,會把《極限特工》三部進行對比,從選角到特效無死角對比,由此得出一個製作單位沒有努力工作的結果。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而《最終幻想》這3部電影是不能進行橫向比較的,雖然全都是CG電影,雖然都是同一個爸爸,可是擔負的只能卻是不同的配方和不同的味道。要說真正超脫遊戲本體的獨立電影,當然還是《靈魂深處》,至少在SE的發展套路中,這部電影是自由的。而《降臨之子》和《王者之劍》的命運相同,《降臨之子》為了宣傳遊戲《最終幻想7》,這就是SE做電影的初衷。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不少擼過電影的觀眾都會表示,眼睛有點累,因為這畫面真的是有毒,瞅進去完全沒有尿點。《王者之劍》電影的特效和CG技術真的是妥妥的沒毛病,在震撼的畫面前,擼完一場電影分不出真真假假,這才是燒錢燒對地方的表現。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我們在看《爵跡》的時候,雖然大咖雲集,但是呈現的CG技術卻讓人一臉懵逼,因為如此巨大的人物角色,表情都是一個模子,根本沒有喜悅悲傷的區別。《王者之劍》相比來說則更加成熟,這也是SE公司一直以來的優勢,繪製表情技術他們才是扛把子。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發達的動作表演捕捉技術、動態數碼化技術讓人物表情不但不古板,反而十分自然流暢,這也是為何觀眾看完後分不清真實和虛幻。在專業領域上,這種面部捕捉技術叫Facial Rig。想象一下,如果我們天朝也能把這項技術用成熟,天朝的科幻電影則指日可待,再也不用被五毛特效拖後腿了。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對一個旨在宣傳新遊戲的電影來說,最大的難度便是怎樣講好一個故事。當然,遊戲的老玩家們不用多說,但是這部電影是面向全部觀眾的,包括路人和遊戲小白。給這些沒有任何遊戲背景基礎的人呈現一個屌炸天的畫面,還要講明白我在說什麼,這就考驗導演的功力了。還好導演不是小四,而是野末武志,《降臨之子》便也是在他的聯合執導下完成的。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他在116分鐘的電影時長中把一個魔法王國和軍事帝國之間的愛恨情仇表達出來了,但是他為了埋梗,細節鋪陳太多,有耐心的人才能跟著他一路踩包袱,但凡走點神的觀眾,立馬就掉了隊,跟不上電影的發展節奏。這也是另一點觀眾擼這部電影很累的原因,節奏跳躍性太大。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這部《王者之劍》目的不是拿小金人,而是看能否把群眾的視線轉到遊戲上。擼電影后發現,原來這不是簡單的兩國戰爭,陰謀會引發到世界大戰中,這個故事的後續比我們想象得要悲哀一些,想知道後續只能去電影中。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自從3月10號上映,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也還是維持在一個不錯的水平,看客們還是被這良心特效打動了,故事完整,CG牛逼,想燃一把就去看這部《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吧。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看完《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終於明白了當初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吐槽《爵跡》了。當然,從我個人來講,藍雨星城依然欣賞郭敬明敢於嘗試的勇氣,但不得不承認,在視角效果和CG技術層面,“最終幻想”真的可以說是全世界範圍內,純CG電影最為精彩的,簡直是歎為觀止!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從開場的火焰旋風,飛刀幻影,“魔鬼”開啟巨口、噴射出萬千火球,到中段煙花四起、水晶結界崩碎;再到結尾處巨型惡魔與遠古守護神、男主尼克斯與格拉烏卡的終極對決。作為一名普通觀眾,真是遭受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感官“轟炸”,從頭HIGH到尾。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據悉,整個製作團隊立志打造“CG動作電影第一神作”,動用了全球50家CG工作室協同合作,其中包括《刺客信條》系列預告片的製作團隊Digic Pictures、美劇《權力的遊戲》背後的“CG大廠”Image Engine、製作《全境封鎖》預告片的UnitImage、《巫師》系列預告片的Platige Image等等陣容豪華的大公司。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印象最深的是路西斯和尼夫海姆兩大王國的激烈戰鬥中,水晶魔法與魔導冷兵器激烈火拼,主角尼克斯經常運用“刀飛人到”的跳刀絕技,這一魔法來自於王者之劍成員們擅用的“跳刀瞬移”,猶如咱們中國神話傳說中“幻影移形”,跳刀宛若分身,甩到哪個定點就能瞬間移動到這個點,行動迅猛,亦真似幻,讓人難以捉摸。還有大反派格拉烏卡,作為尼福海姆帝國的將軍,負責統領整個魔導兵部隊,他全身裝備著液體金屬打造的鎧甲,揮舞著一把紅色的巨型長劍,讓人聯想到“變形金剛”,他與尼克斯的拼死搏殺,絕對稱得上驚天地泣鬼神!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人物造型方面,製作團隊極盡精細之能事,從繁複精緻的服裝配飾,到細密飄逸的髮絲鬍鬚,再到逼真細膩的毛孔雀斑都能完美呈現、分毫不差。更難能可貴的是,主角們的姿勢、動作、神態、表情也被刻畫的入木三分,較為靈動的傳達著人物的內心世界,觀眾在欣賞電影的過程中,經常會產生疑惑:這明明就是真人啊?!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之所以會有如此強烈的真實感,是因為《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的製作團隊在角色建模階段就對人體結構、皮膚密度、身材體型、肌肉紋理、表情特性等信息都進行了海量的數據採集和分析。每個主要角色的臉部建模、動作捕捉、人物配音都有不同的演員來擔任,臉模負責顏值,動模負責表演,聲模負責配音。比如男主角尼克斯,其動作捕捉演員是尼爾·紐伯恩,而臉模則是一名法國模特約翰·阿肯,配音則是好萊塢人氣鮮肉亞倫·保爾。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配合著視覺效果的大開大合,本片的背景音樂也頗具國際水準。約翰·格拉漢姆以及作曲家下村陽子將“氣勢恢宏”這四個字演繹的淋漓盡致,隨著每一個節奏的推進,眼花繚亂的畫面快速切換,燃爆炸裂的打鬥場面行雲流水,不僅讓觀眾腎上腺素幾近爆表,而且也將我們代入到以假亂真的幻想世界,與主角們同呼吸、共命運!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尤其是公主露娜說的“怕的不是死亡,而是什麼都不做然後失去一切”,還有男主尼克斯那句擲地有聲的“我在哪兒簽字”,都讓人瞬間熱血沸騰、感動飆淚。正像眾神給予人類的啟示:“即便現在只看見黑夜,也不能因此放棄曙光。”無論到了什麼時候,我們都要堅信“希望”,哪怕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

作者:藍雨星城(獨立影評人、電視評論人)

如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有合作、約稿意向請發郵件:[email protected]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

各位觀眾老爺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司機-得兒然。今天給大家帶了的是一部遊戲的周邊電影《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由於國內家用機還沒有普及,《最終幻想》系列遊戲的知名度在國內並不足夠高,但這絲毫不影響本部電影的高素質。同樣是在去年暑假上映的影片,如果小編用《爵跡》和《最終幻想15》去做比較,那這可能是《最終幻想15》被黑得最慘的一次!那請問:在《爵跡》上面摞多少個郭敬明,能夠補足《最終幻想15》與《爵跡》間的高度差?(最終答案請取整)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守衛隊

影片講述的是,從前有這麼AB兩個國家,A弱B強,但是A國國王有秘密武器能夠保證B國無法徹底侵略A國。看著百姓在戰爭中保守折磨,A國國王決定妥協於B國的霸權條例,割讓大部分土地給B國,並同意聯姻。我們的男主角小分隊,就是負責護衛來自B國的公主大人的。

事實上,B國的聯姻是陷阱,目的是侵入A國,徹底剿滅A國國王,這裡補充一句,A國國王有一顆類似《指環王》中的強大戒指,傳說擁有了它便能連抽SSR。這裡再補充一句,其實B國的公主就是A國的人,只是戰火中被B國擄走而已。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B國公主露娜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錯了是這張!

既然,B國的公主,回來了,那麼A國的王子呢?A國的王子在《最終幻想15》的遊戲裡是絕對主角,他率領著殺馬特小分隊各種吸粉,在電影裡,各位觀眾老爺們就看不到了。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美豔的小姐姐

負責接駕的美豔小姐姐莫名撲街,讓我們的男主角-便當男感覺到了緊迫感……然而意外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A國國王的能力就是賦予力量給他的臣民,包括護衛隊的特殊能力,都是國王賦予的,所以B國一開始的目標就是A國國王,至於意外的發生,則是內鬼作祟。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A國國王

A國國王雖然很厲害,但是仍然敵不過B國的大將軍。他只能釋放出自己的洪荒之力,保護B國公主和便當男逃離A國,去會和真.主角,A國小王子。我們的主人公便當男自知自己就算全力以赴,仍然無法帶著公主逃離B國的追捕,只能怒吼德瑪西亞,和戒指裡的神靈許下契約,與大將軍搏一搏。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偉大的男主


光輝的映射下,男主消逝在了空氣中,他與國王的犧牲,為A國的復興,帶來了希望,B國的陰謀究竟會不會得逞?請遊玩《最終幻想15》!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最終幻想7:降臨之子》畫面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畫面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爵跡》畫面

先不談演技,就影片畫面而言,10多年前的《最終幻想7》電影版的畫面水平,其實已經與《爵跡》不相上下了。用10年前的CG技術製作的動畫,根本無法和《最終幻想15》這樣充滿人物細節刻畫的相比較;

再來看看演技,一方面是,《爵跡》這一套基本是《小時代》原班人馬的演員陣容,就很難談到演技……再一個,可能連10年前的面部動作捕捉技術都沒有玩兒溜吧,《最終幻想15》的表情感染力和真實度又勝出了幾個高度。

作為一部長篇遊戲宣傳片,雖然資源早已在網上流傳,但是小編還是呼籲大家到影院觀看這部優秀的CG動畫作品,大屏幕的表現力以及音響效果,是家中無法比擬的。看過的觀眾老爺們,也來算算,到底《爵跡》和《最終幻想15》中間差了多少個郭敬明呢?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性感的汽車修理工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

影片評分:8分/10分

推薦人群:

  • 最終幻想一生推

  • 陸行鳥駕齡3年以上老司機

  • 就想罵《爵跡》的人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頭條影評團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

轉發給你的好友,長得好看的都會訂閱“得兒然侃電影”

三月上旬真是一個片荒期。除了《天才捕手》也就《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值得去看看了。但對於非遊戲迷來說,《最終幻想15》作為電影的意義,也就比《爵跡》在畫面和技術上強點吧。

爛番茄上對該片的評價比《魔獸》還低。其中16個媒體影評平均4.6分,包括2個新鮮,14個爛,總評價13%,比《魔獸》的28%低了15%,堪稱最爛遊戲改編電影。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媒體對於《最終幻想15》還是過於苛刻了,至少它在CG技術方面的是處於世界頂尖水平,也給《爵跡》之流提供了比較好的技術借鑑。

首先是無限接近於真人的人物還原。得益於日本人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對於人物的還原,導演力求細緻每一個毛髮,每一寸肌膚。為了高度還原《最終幻想15》的人物樣貌,影片導演野末武志用三個專業演員來塑造故事中的每個主要角色。臉模負責顏值,動模負責表演,聲模負責配音。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左邊為影片中角色,右圖為真人

影片中主要角色的眉毛和睫毛都按照掃描數據一根根定製,角色髮型初始設定在1500根髮絲左右,但最後,女主的髮型有3500根髮絲,路人角色也達到了1000根左右。《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在這方面《爵跡》明顯相形見絀,影片中的主角們都如PS過度般,頂著一張張僵硬的硅膠臉。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其次,是動作捕捉技術方面對《爵跡》的完虐。不管是人物的面目表情、肢體動作還是飆車打鬥場面,《最終幻想15》都有種以假亂真的效果。而《爵跡》的動作捕捉完全是一條流水線上下來的產品,統一的嘴角上揚弧度簡直是同一家整容醫院同一個整容醫生操刀的結果。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對於遊戲迷來說,《最終幻想15》最後的那場激戰戲,絕對是讓人爽到嗨起的勁爆視覺享受!但超長時間的動作戲和大規模的場面乍看還有些刺激感,久了也容易產生審美疲勞。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最終幻想15》最大遺憾還是人物情感的匱乏和情節的無趣,這與《爵跡》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故事角色很多,但是沒有核心人物,每個人物的行為都有迷之動機,莫名其妙的說完幾句話,就要去殺人越貨或者大幹一場了。這跟《爵跡》中“使徒”與“王爵”的撲朔迷離的關係一樣任性!《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該片雖說是個根植於遊戲的獨立故事:兩個大國(路西斯魔法王國和尼夫海姆帝國)紛爭已久,一群王者之劍的戰士出來拯救危機。但異世界大陸的背景設置太過於龐大,跟《爵跡》的奧丁大陸一樣,2個小時的電影很難交代清楚。《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所以,《最終幻想15》開始的劇情很趕,趕快把背景交代清楚,好進入接下來的打鬥高潮戲。但後半段的打鬥高潮戲又過於單調冗長,忽略了人物情感的鋪墊。《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從電影的角度看,《最終幻想15》缺少飽滿的劇情;從遊戲宣傳的角度看,《最終幻想15》又沒給出哪怕一個吸引人的角色。看完電影,更加堅定了我不會去玩這個遊戲的想法!

(所有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同樣是燒幾個億,卻狠狠打臉《爵跡》

眾所周知的,CG已經成為了遊戲的“門面”。

在這年頭,你搞遊戲不做個拿得出手的CG,哪有臉拿出來賣?

《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同样是烧几个亿,却狠狠打脸《爵迹》

(告訴我,你被這張CG套牢了幾年?)

然而一提到遊戲CG,很多玩家都會理所當然地想到暴雪製片廠——

《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同样是烧几个亿,却狠狠打脸《爵迹》

阿爾薩斯揮出霜之哀傷那狂拽酷炫屌炸天的一幕,不知讓多少人熱血沸騰感動落淚

——當然落淚是因為國服還沒有開。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堅信著世界上有著眾多能夠撼動“十年遊戲,九年CG”暴雪地位的。

比如老對手EA,比如預告片詐騙大廠育碧。

《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同样是烧几个亿,却狠狠打脸《爵迹》

(我一直以為育碧會是第一個被起訴廣告詐騙的遊戲公司,然而《無人深空》走在了他前面)

再比如遊戲CG的老祖宗和風向標,電影公司SE(主要是前身的Square)。

自從《最終幻想7》將用一手力挽狂瀾震撼世界20年後,CG就成了這家公司的拳頭產品——

就算《最終幻想15》淪為了釣魚遊戲,我們的CG還是最硬的,還能在中國上映騙錢呢!

沒錯,就在今天,《最終幻想15》的終極預告片,主線閹割片段,十年邊角料的成果,和遊戲輕鬆愉悅旅遊風格不搭調到爆炸的《王者之劍》終於要上映了!

《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同样是烧几个亿,却狠狠打脸《爵迹》

在遊戲CG這方面,還真的沒什麼公司能和SE相提並論,暴雪都不行,這不光是技術問題,更重要的是態度。

SE這個日本最差(之一)遊戲公司是怎麼來的呢?就是因為Square當年一部《最終幻想:靈魂深處》CG電影,光是作女主角的頭髮就做了3000萬美元——

然後就把自己做破產了。

《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同样是烧几个亿,却狠狠打脸《爵迹》

(世紀之初,CG構造出這一幕是相當震撼的)

儘管《靈魂深處》因為各種對現實的深度映射和震驚世界的CG前沿技術獲得無數獎項和提名,但終究因為太過超前崩了。

對普通觀眾來說——這特麼不明覺厲的劇情是在幹嘛,還有這動畫我怎麼看著這麼眼暈?

對忠實粉絲來說——這是最終幻想?坂口老賊你是不是在逗我?這麼喜歡科幻小清新?

最後世界上第一款全CG電影只獲得了不足投入一半的票房(8500萬,電影本身算上宣傳投入1.8億美元)。

有趣的是,這些票房超過三分之一來自韓國市場(抱歉中國沒上映),這似乎給了棒子網遊不小的啟迪,從此在油膩的師姐CG詐騙之路上越走越遠。

《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同样是烧几个亿,却狠狠打脸《爵迹》

這部電影導致的巨大虧損,讓Square陷入了財政危機,甚至導致萬眾期待的《最終幻想10》差點難以上市。

因為這次巨大的失敗,“最終幻想之父”坂口博信引咎辭職,Square也在不久後與《勇者鬥惡龍》的Enix合併,成為現在的SquareEnix,日本最差遊戲廠商(之一)的SE。

然而即使經歷瞭如此失敗,SE依然沒有放棄電影夢,只不過學得更聰明些。

2005年,《降臨之子》橫空出世,克勞德再次成為了CG技術頂端的男人,髮型飄逸一時無兩。

《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同样是烧几个亿,却狠狠打脸《爵迹》

《降臨之子》作為《FF7》的後傳,基本拋棄了劇情深度,單純為了讓粉絲們看到嗨,讓系列最受歡迎的FF7裡面所有角色走了個過場——看完全片出了一個帥字什麼都總結不出來。

因為緊緊抓住了粉絲們的心,儘管幾乎沒有在影院上映,這個片子的DVD還是賣瘋了,更別提網絡上的購買和播放了。

除了氣勢如虹的銷量,因為其CG技術的領先,它還連續兩次(2004-2005)受邀出席了威尼斯電影節。

連續兩年出席威尼斯電影節的作品屈指可數,也算是對這個遊戲製片廠最大的褒獎和肯定了。

《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同样是烧几个亿,却狠狠打脸《爵迹》

而最令SE沒想到的是,這部片子居然在中國被播瘋了,雖然是在各種盜版網站,BT種子鏈接,以及盜版網頁遊戲小廣告。

一時之間理髮店和檯球廳都掛起了克勞德和蒂法的海報,青少年們紛紛換上了CG人物的頭像,彷彿這樣將就能將自己至於潮流最前線。

一些有心人開始在網上尋找和最終幻想系列有關的訊息,他們很快發現了尤娜,奶挺姐,以及《FFv13》那幾支酷炫但是然並卵的宣傳片。

我的媽黑王子諾克特實在是太帥了,頭像從克勞德換成他吧!

然後這些人就一路等到了2016年,四基佬推著車姍姍來遲。

《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同样是烧几个亿,却狠狠打脸《爵迹》

(那天我開著車唱著歌,突然就死了爹忘了國,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

在遊戲發售前的幾個月,SE開始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宣傳。

其中的重中之重,便是一部遊戲史上最酷炫的預告片,好吧它也可能是個電影——

《最終幻想XV:王者之劍》

這個片子,來頭不小。

《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同样是烧几个亿,却狠狠打脸《爵迹》

它的導演是野末武志,幾乎參與過所有最終幻想系列作品的CG製作,同時還是《聖子降臨》的導演,在CG電影領域,也是十分有資歷的大佬人物。

而整個電影的製作,這次SE並非啟用專做CG的子公司Visual Works,而是集合了全世界CG技術的頂尖力量,攜手創造一出視覺盛宴。

《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同样是烧几个亿,却狠狠打脸《爵迹》

Digic,參與作品有《巫師3》,《刺客信條:大革命》,《光環4》等等。

Platige Image ,作品有《看門狗2》,《殺手6》,《榮耀戰魂》等等。

Image Engine,參與作品有《侏羅紀世界》、《超能查派》等。

除了這些比較著名的,還有50餘家頂尖CG製作公司參與了這部電影,甚至還有上海的上海幻維數碼(《夢幻西遊2》宣傳片),以及印度的Riva Animation & VFX,這家公司因為印度乾旱時期不供電延誤了SE的工期······

總之,在《最終幻想XV:王者之劍》製作的一年裡,全世界CG領域最強的勇者,幾乎都在為之揮劍,日夜不息。

有趣的是,在《最終幻想XV:王者之劍》小規模上映期間,有一部誤打誤撞的“競爭對手”出現了。

曠世大作,前沿高新技術,群星雲集,奇幻電影《爵跡》。

估計兩者的對比你們都看厭了,所以也就不贅述了,總之反倒是因為《爵跡》的反襯,在外國也只是小規模上映的《王者之劍》在國內火了起來。

在前天,電影預熱的知乎Live上,導演野末武志還談到了《爵跡》的問題,他如是說:我只看了宣傳片,不過似乎是一個挑戰。

《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同样是烧几个亿,却狠狠打脸《爵迹》

(知乎Live上,搞事的人不少)

《王者之劍》依然是個投機取巧的遊戲相關作品,它並沒有《靈魂深處》那麼大的野心,它將重點都放在了炫技然後宣傳鋪墊遊戲。

也就是說,劇情講述的,只是遊戲的一點點內容,基本摒棄了深度,只讓觀眾滿看得爽就好。

它確實做到了,甚至超出了預期——不少電影觀眾被點燃了腎上腺素,趕緊買了個遊戲準備戰個痛快。

然後在100個消失的釣魚,賭博,賽鳥,拍照,烹飪,自駕遊之後大呼上當受騙。

《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同样是烧几个亿,却狠狠打脸《爵迹》

也正因為,《王者之劍》本身並沒有定位成一部“講完故事的作品”,而是作為遊戲的補充,因此它收穫的評價並不算高。

然而在日本小規模上映時,首周只有44家影院,卻幾乎場場座無虛席,殺進了周榜前十——粉絲的力量真是可怕啊。

同樣的,在歐美,這不評分不高的影片依然依靠酷炫這個簡單的理由,俘獲了一大批簇擁。

甚至還得到了評選奧斯卡的提名,不過沒能進入主競賽單元。

《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同样是烧几个亿,却狠狠打脸《爵迹》

(FF13的CG也十分驚豔,好吧,它其實就是買CG送遊戲)

時間過去了好幾個月,《爵跡》和相關的笑話都銷聲匿跡了,跳票傳說《最終幻想15》也帶著一大堆風波和爭議,發售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並開始了漫長的DLC補充之路。

然而《王者之劍》卻悄悄登上了國內熒幕,還搞了一個賊接地氣的海報與Logo,企圖讓吸引更多玩家加入《最終幻想15》的傳銷騙局中,並希望在百度雲看完了高清版爽過的我們還一下電影票。

《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同样是烧几个亿,却狠狠打脸《爵迹》

這確實是一部應該在電影院觀賞的影片,像我前面說的,這是遊戲CG技術的巔峰,這樣接近兩個小時的大製作,恐怕今後也不多見。

如果你是一個遊戲愛好者,你一定能看它看到酣暢淋漓,不管你是不是對《最終幻想》這個系列有興趣,都能從這部電影中,從背後無數個遊戲CG製作者的工作中,得到一份他們提供的專屬於遊戲玩家的禮物。

反正爽到飛就是了。

《最终幻想15:王者之剑》同样是烧几个亿,却狠狠打脸《爵迹》

當然,針對於非玩家群體,尤其是你想邀請一個漂亮的女孩子陪你一起去看,這電影也有很多可以說的理由。

首先,主角尼克斯真的很帥。

其次,如果不考慮遊戲主體劇情,導演野末武志認為這部電影有足夠的浪漫要素——一個英雄保護公主的浪漫故事。

再次,《最終幻想》這個系列始終對女性玩家群體有著不俗的吸引力,除了塑造了很多帥氣的男性主角,也有雷霆,尤娜,蒂法,愛麗絲這些讓人難以忘懷的女性角色。而且整個系列骨子裡透出葬愛貴族,哦不,優雅古典的氣質,確實很適合女性群體。

最後,這部片子的電影排期實在是太少太少太少了,如果想看盡量在這個週末,再遲怕是要錯過再等十年咯(FF15就折騰了整整十年才上市),哇,十年一次的機會,真的很珍貴啊!

還等什麼,快一起去看吧!科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