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石馆全国都有,无论从数量和品质来看,柳州的石馆应该首屈一指。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在柳州的市场上,很少看到光秃秃的原石。都是精心打扮才出场的。在某些店铺或藏家家中,石头身上的光线对比、与你视线造成的落差、周围的草木桌椅,都是设身处地的尝试后,设计出来的。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在柳州,观赏石最终是作为一个作品存在。人们习惯于以“作品”为导向,即强调观赏石作为一局完整作品达到的效果。一位石商说,“自己每抓到一块石头,马上就想到布景是什么。”就是这种思维的实际表现。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不断幻想人们希望看到一块怎样的石头?然后反复摸索,在不同的高低、远近、色彩、材料质感间寻找联系,提出设想、动手尝试,一遍遍回炉重来,锲而不舍地把这件艺术品做到完美为止。

只有忠诚的爱,才能认同这种付出。这也算是柳州赏石人的特色。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很多人都跟石头打了近30年交道,一生的辉煌、失落、事业、亲友都维系于此。说来是商品,心中早已亲如骨肉。

他们更愿意去精心地伺候石头,也更懂得如何操作。


一、讲究灯光

柳州的店铺,一般备有好多只遥控器,对应多种的灯光布置。请对比以下两幅图: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在一种光源下,石头的外形被照得分明。如果是人物石、器皿石这类强调外轮廓的作品,就能很好地看出它的整体感。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另一种光线下,更强调褶皱、纵深的细节变化。那些主赏肌理、洞壑的石头,这种光线则更有感觉。

灯光布置,绝对是一门艺术。它让石头拥有“浓妆”、“淡抹”截然不同的效果。

——本案例来自竺兵



这是堪做教材的灯光艺术作品。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在丝绒般深红背景的映衬下,石头的每一根线条都不是绝对的明或暗,而是处在明暗渐变的过程中。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整块石头就有了绸缎一样的舞动感。

——本案例来自徐伟崇


二、独特的眼光

这块石头有一面天然平整,一般人都会选其作为底面。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但这样看来,只是一块非常普通的石头,什么也不像。

柳州石商选了一个非常奇怪的角度。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咦?一个半倚半坐的人物就出现了,好像抱膝打盹呢。再配上台座,提供一个合理的情境暗示。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这件名为《庄周梦蝶》的作品是不是就很有看点了?

——本案例来自聚奇石艺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这是3块小小的青海古陶石,是人物不错,可是离惟妙惟肖还是很有段距离,而且高矮不一、胖瘦难协。

藏家找来了一块枯木,四边自然卷曲,中间起伏不平,刚好用来当石头的凹槽。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就把3块石头往枯木上简单一摆。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神来,气来,情来!恰似3位高僧泛舟江湖,好不潇洒出尘。组合完一看,是不是连石头本身都妙多了?


——本案来自朱明亮



三、文艺范儿的表演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这是一块古陶石,谁能想到它会变成一炉香烟,袅袅升腾?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谁说造型石与画面石不能组合?谁说不同石种不好搭配?随便举两组: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是不是非但不牵强,而且还很有情感、童趣呢。

——本案例来自黄伟光



四、是布景,是舞台


石头的亮相方式大有讲究。

这家石店里,有一面空白的“墙面”。当主客对坐品茗时,主人一按开关,“墙”竟然徐徐拉开,呈现出一尊倾国倾城的来宾卷纹石来。似乎是帘幕微启,绝世美人顾盼传情。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这种别开生面的登场,令人不禁拊膺大赞!

——本案例来自竺兵



布景还可以更有情感力量,请看下面这组示例: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石头与老家具在一起,产生了一种言语捉不住的奇妙感觉。

沧桑?不对。

陈腐?也不对。

二者相配,把那种极亲切的、极陌生的情感调了起来。

像一位在太阳下吃花生的老人,满脸的慈祥、平和。

闭上眼睛,却是泛黄的兵荒马乱、死生契阔。

再配上红墙、图卷,似乎听得到尘埃落地的一声叹息。

仿佛每处都留着一些梦痕,然而又什么都没有。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全国石馆那么多,柳州的赏石馆凭什么不一样?


更妙的地方在于,每处布景,都可用于彼此借景,产生一步一景的效果。成为一种整体艺术。

——本案例来自张卫


通过柳州赏石人的探索,资源枯竭后,艺术赏玩或是赏石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对艺术赏玩有什么尝试和心得?欢迎在本文下方留言,参加柳州奇石节组委会和《宝藏》杂志共同发起的“金点子”征集活动,就有机会被邀参加第十届柳州国际奇石节,并且包机票,管食宿。

快在本文后留言, 贡献出你的“金点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