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審題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能不能順利地學習,首先就取決於他會不會有理解地閱讀。”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許多學生上課的時候感覺什麼都會了,但到獨立做題時,才發現很多題目都不會,特別要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時,很困難,原因是不理解題意,題意不清當然會影響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如何培養審題能力

因此,要想讓學生很好的學習,首先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個能夠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的學生,比起不掌握這種乍看起來很簡單的迅速閱讀能力的學生來,就顯得能夠更迅速、更順利地應付任何作業。在他的腦力勞動中就沒有死記硬背。他在讀過以後,能夠清晰地領會對象的整體和組成部分、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制約性。現在的教材中的實際問題大多不是純文字的形式呈現的,而用圖畫、文字、表格等多種形式同時呈現信息,這樣,增強了問題的真實感,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審題的難度,提高了理解題意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平時上課的時候多培養學生審題的能力,特別是圖形文字同時出現時,一定要讓學生進入情境,用自己的話複述題意,這樣,就能促進學生進一步分析清楚應用題的情節,使題目內容轉化為鮮明的表象,讓學生真正進入角色。只要學生能複述了就說明學生對題意已真正理解了。複述題意能準確地反映出學生對題意的理解程度,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審題能力。多給學生一些理解題意的時間很重要,久而久之就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學生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

如何培養審題能力

其次,在審題過程中抓住關鍵詞或關鍵步驟也很重要,一些學生考試考砸後反思時,總把考不好的原因歸結為粗心,其實還是因為審題時沒有抓住關鍵詞或關鍵步驟而導致的。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提醒學生注意題中關鍵詞。培養學生審題時注意關鍵詞的習慣。

如何培養審題能力

再次,要加強對比練習

,提高辨別能力。在日常練習還有檢測中,常常有這樣的學生,題目沒有讀清楚就匆匆下筆,結果不是考慮不周就是答非所問。為了培養學生的審題意識,我覺得采取對比練習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將一些看起來差別不大、容易混淆的題目集中呈現,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去仔細辨別,瞭解題目的細微差別,區別對待,同時也為以後解決此類問題提供了審題的落腳點。

如何培養審題能力

最後,要打破思維定勢,靈活解題

。思維定勢既有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有消極的作用。消極的思維定勢能夠迷惑學生,讓學生不能正確根據新問題採取新方法,而是誤用已經不適用的老方法解題,從而造成錯誤。

為了排除學生消極思維定勢的干擾,解題中教師要努力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去分析思考問題,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使其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通常運用的方法有“一題多問”和“一題多變”。

如何培養審題能力

總之,審題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數學能力。抓好審題能力的培養這一環節,學生的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以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就會不斷從低水平向高水平發展,從而提高數學的解題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