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亏损的常态化

论企业亏损的常态化

实体经济不好,越来越多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在整个经济大周期的下行阶段,不赚钱将是很多企业面临的常态,市场需求降低,销售压力越来越大,各类成本却越来越高,企业税负不降反升,很多企业不堪重负。现实的情况很严峻,市场的动能明显不足,出口、投资和消费的需求直线下降,供给侧改革短期难见实效性成果,企业没有销售就没有收入,但很多成本具有惯性,他们的差额正在不断扩大,大量亏损企业的关停并转正在发生中,企业只有扭亏为盈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短期经营难度越来越高

企业经营是紧紧围绕着产品、技术、销售等环节展开的,短期经营的难度在于大部分的产品同质性相似,市场需求不够旺盛,短期适销对路的产品越来越少。企业在短期内提升自己的方法主要在于开源节流,增加市场销售机会,在有限的市场空间下扩大占有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当市场发育到一定阶段,快速提升利润的难度非常大,因为建立企业的竞争力不是朝夕的事,企业能做的选择是做大现金流,降低对利润的诉求,保有现金过寒冬是企业的第一要务,生存取代发展成为首要目标。

长期经营投入越来越大

现代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和规模成为企业的护城河首选,但这两项都需要企业巨大的投入。巨大的投入对企业是个高难度的挑战,如果企业现在有很强的金牛型业务,可以通过自身积累,自我造血完成投资,如果企业本身的利润收入不高,只能通过非主营业务收入或外部资金投入才能解决问题。企业面对的市场更宽广,遇到的对手也将越强大,长期经营是漫长的马拉松,持续不断地投入不一定能短期实现盈利,收入的滞后性可能让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企业在亏损时还必须保持信心和斗志,用时间换企业的生存空间。

扩大投资收益

随着企业短期和长期经营的难度增加,企业在每个节点完全依靠主营业务利润的支持变的不太可能,企业必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进行不同业务的利润组合。企业扩大投资收益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在主营业务的周边,在产业链的节点上进行投资,这样企业的行业经验有助于企业控制风险,也有利于企业通过节点布局加强与主营业务的互补效应;另一种模式是跨界投资,进行多元化业务的组合投资,避免整个行业周期的不稳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影响。加强投资不一定能解决企业不赚钱的难题,因为投资有风险,收益难保证。

增加融资来源

如果企业的经营模式确实先进,需要巨大的投入,企业可以在资金方面寻求外援,外部融资可以帮助企业在长期亏损的情况下继续按战略部署完成计划推进,培养竞争力,最终实现大幅盈利。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外部融资的方式越来越丰富,企业只要解决好短期投资与长期还款的平衡,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就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不断获得外部资金的支持,即使企业长期保持在亏损状态,只要现金流是健康的,企业就可以健康发展,外部融资已经成为各个企业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必修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