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逅好「食」光

秋風起,蟹腳癢",又到一年食用秋季大閘蟹的最佳季節。中國人愛吃螃蟹的傳統由來已久,已演變成一種文化傳統,很多名人併為吃蟹留下很多佳句。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需飲美酒,乘月醉高臺"李白在古詩詞中道出了美酒朗月相伴下品嚐螃蟹得人間極樂畫面。"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也道出了宋代蘇軾對螃蟹的喜愛。更有清代文學家李漁自稱"蟹奴",他深諳蟹中滋味,對大閘蟹做出了這樣的品鑑"蟹之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黃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極,更無一物可以上之"。

九月開始就已經有螃蟹愛好者開始食用螃蟹,首選蟹黃飽滿的蟹乸(乸是一個漢語字,粵語拼音為naa2,普通話拼音為nǎ ),也就是母螃蟹。要吃味美的螃蟹,一定要等到十月之後。此時的螃蟹不論公母都已長成,肉質更加飽滿鮮美。那麼我國的螃蟹主要分佈在哪些產區呢?

我國螃蟹主產區有三個,分別是江蘇、安徽、湖北。

“蟹”逅好“食”光

1. 陽澄湖大閘蟹最有名。陽澄湖大閘蟹一直有"十買九假"的說法,也就是市場上銷售的陽澄湖大閘蟹真蟹僅佔一成。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市場上每年有2萬噸"陽澄湖"大閘蟹出售。據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公佈的統計數據,2017年陽澄湖大閘蟹的實際產量僅為1200噸,市值約3億元,而全國營業額約為300億元。每年,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都會在開捕前規定全國各省市、地區的大閘蟹配額。協會的400多家會員單位按配額進貨,再分銷到各地。

“蟹”逅好“食”光

2017年陽澄湖大閘蟹產量狀況(單位:噸)

因此,吃到真的大閘蟹的幾率極低,即使是安裝了防偽蟹扣的大閘蟹也有可能是普通大閘蟹通過支付費用借扣上市而已。

如何辨別真偽呢?消費者可從四個方面分辨:

1 上等的蟹有水草香味,魚腥味較輕,甚至沒有。

2 殼顏色淡雅,相比其他品種的大閘蟹,顏色色系淡。

3 蟹體乾淨,無汙垢或其他。

4 背部光澤有亮度,質感很好。

不過,隨著消費需求的增加,導致陽澄湖近幾年的養蟹過量,超過了環境的承載能力。加之環境因素的變化,陽澄湖的水質已經大不如前,養殖出來的大閘蟹品質也一降再降。大量高淳蟹農開始轉去安徽當塗養蟹。

2. 安徽河蟹主要產區。多數人只知道陽澄湖大閘蟹,卻不知道安徽沱湖螃蟹。在陽澄湖大閘蟹真假難辨的現況下,各位喜好吃螃蟹的食客也可以去品嚐下沱湖螃蟹。沱湖螃蟹"青殼、白肚、金爪、褐螯",體色純正,體格健壯有力。

沱湖螃蟹成蟹殼肉盈實,膏脂豐腴。蟹肉微甜、味鮮,蟹殼簿而脆鈣質含量高。其所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A等營養成分尤為豐富。2009年12月,該螃蟹已經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

3. 湖北河蟹主要產區。梁子湖大閘蟹雖不及陽澄湖大閘蟹有名,但行銷全國,並遠銷韓、日、新加坡、馬來西亞。梁子湖大閘蟹具備青背,金爪,黃毛,白肚,體狀等特點,鄂州梁子湖大河蟹螃蟹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

可以看出,我國螃蟹養殖業十分發達,側面反映了國人對螃蟹美食的情有獨鍾。就吃蟹數量而言,全國排名前三的分別為上海、北京、杭州。紹興雖然不是吃蟹最多的城市,吃蟹方法卻很具地方特色。紹興人吃螃蟹除了清蒸還喜歡用花雕酒泡著吃:以螃蟹為主料,輔之以紹興黃酒、香料、精鹽,密封泡製一週即可食用。

“蟹”逅好“食”光

螃蟹,幾乎是秋季每家每戶桌上必不可少的菜餚之一,但是螃蟹雖然味道鮮美卻不能多吃。

螃蟹性寒,尤其是體寒性質的人群,一定要少吃。搭配生薑烹製可以緩解起到殺菌、解毒的作用。

酒水搭配方面,吃螃蟹不能和茶水啤酒同食。與茶會同食,開水會沖淡胃酸,茶會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不利於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痛、腹瀉。同理,太多飲用啤酒也不利於消化。建議可適量飲食白酒或黃酒,有祛寒之效。

“蟹”逅好“食”光

文末需要提醒的是,秋季是柿子成熟的季節,而柿子和螃蟹是不能同食的。因為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會使蟹肉蛋白凝固,凝固物質長時間留在腸道內會發酵腐敗,引起嘔吐、腹痛、腹瀉等反應,還可能引起結石症等。如果不小心螃蟹與柿子同食了並且出現不良反應,建議一定要馬上前往醫院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