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講粵語」

我是廣州人,想講回廣州話。

“雖然父母是廣州人。但小時候幼兒園老師都跟我說普通話,在家從寶寶開始的時候就學普通話,比較少說粵語。所以我現在很多話都很難用粵語表述。”


“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講粵語”



“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講粵語”


學校門口成群結隊的學生,你可以聽到他們都說著很溜甚至帶兒化音的普通話,卻不會說粵語。

“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講粵語”


在廣州,學生上學、成年人上班,基本都說著普通話,可能只有老城區西關,才能聽到街上的人全部都說粵語,因為那裡的大多數是中老年人。

這本是一個城市很正常的現象,卻得到這樣的言論評價。

“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講粵語”


(廣州某小學傳出禁止說粵語的新聞的評論)


“喂!得閒飲茶啊~”“食咗飯未啊~”

從滿是粵語交談聲的龍津路、文昌路轉入上下九,耳邊只剩下普通話的叫賣聲。

“30塊錢一件~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講粵語”


不得不感嘆,

粵語在廣州的存在感越來越低了。這更多體現在小朋友身上,他們是不會講標準粵語,二是不願意講粵語。

“啤酒”的粵語講成“皮酒”

“崇拜”的粵語講成“蟲拜"

我們焦慮,廣州的下一代,也許根本不會說廣州話。

不禁生出一種疑問——“現在的小朋友怎麼回事,都不肯說粵語。”

“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講粵語”


#贊成派#

講普通話先,粵語慢慢學都OK


#人妻李太太#

“講普通話好一點,保證可以跟外面的人溝通,之後再慢慢學粵語吧。”

#地膽陳先生#

“他教我普通話,我教他寫字就要用普通話啦。我原籍芳村的,不怕他不懂說粵語,因為小朋友這種很容易轉變過來的”

#美女曹女士#

“爸爸是本地,媽媽我是外地,現在跟我們都是講普通話,慢慢大個再講白話咯”(媽媽是用粵語回答的)

#反對派#

廣東人講廣東話,在家一定要說粵語啊


#黑長直林小姐#

“在家一定要和孩子們說粵語的,因為我們是廣東人嘛,一定要留住我們的根。粵語文化不可以失傳的嘛”

#靚仔初哥哥#

“好on9咯,廣東人講廣東話啊嘛,普通話在學校講就好啦”

#霸氣山雞哥#

“幼兒園老師都用普通話同女兒講話,在家就有時講普通話。我在家就強制跟她說白話的,如果她說普通話就不跟她說的。因為在廣州長大就要用母語的嘛”

#講得有道理的高叔叔#

“很多家長缺指引,說小孩不懂粵語自己也很無奈。既然這樣,自己是廣州人,為什麼不教她講粵語呢。”

小朋友想學粵語嗎


“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講粵語”


“不想,粵語嘰裡咕嚕的。”

“不想,因為朋友們都是說普通話的,我跟她們在一起也說普通話。”

“想啊...其實這種現象(土生土長的廣州人不會說粵語)很不正常。”

“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講粵語”


但是不得不承認,粵語的使用場景正在縮減,粵語的生存空間正在壓縮。

而有限的使用場景,同樣是“下一代”們不願意說或不說粵語的原因。

“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講粵語”


所謂的“下一代”,他們的成長環境已經與我們這些“老一輩”們有了本質的區別。

“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講粵語”


以粵語為載體的電影、電視、歌曲、動畫、娛樂節目在80年代後的全面下滑,讓“下一代”們基本喪失了粵語的“媒體環境”,“啞巴粵語”應運而生。

“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講粵語”


畢竟,看普通話版《小豬佩奇》的10後,是註定跟看粵語版《寵物小精靈》的老人家有無法跨越的代溝。

不論製作水平優質與否,“老一輩”靠情懷,支撐追TVB的執著,堅守所有粵語的娛樂形式,但這種情懷絕對不可能“遺傳”到下一代身上。

“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講粵語”


粵語(白話)包含廣州話、茂名話、江門話、欽州話等等,只不過是以廣州話為標準音。

有的人在談及“粵語危機”時,會傾向於“保護正統”,先將粵語分出“三六九等”,主張只保護“XX音”,而將其它片區的粵語劃入“非正宗”板塊。


“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講粵語”



打著“粵語保護”之名,自覺不自覺地行著“地域沙文主義”之實……

相比較沒人說粵語,這些觀念可能同樣可怕。

“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講粵語”


現在仍有不少外地人喜歡粵語,覺得十分悅耳,仍喜歡看港劇聽港樂。他們練習說粵語的時候難免會說不準,用粵語對話會感覺很拗口。

廣東人聽到難免忍俊不禁,甚至會開他們玩笑“咩啊 你up乜啊 ,成個黐脷筋咁”(都聽不明白你講什麼)。

“就像一種禁止入內的氣場,我不敢再說了。”久而久之,喜歡粵語的人也不敢在公眾場合說粵語了。

“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講粵語”


其實,廣東人都是很友好的!笑是因為覺得你可愛啊!

但為了將粵語文化發揚光大,給學粵語的人多獻出一點愛吧,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講粵語”


“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講粵語”


(”一個廣州本地的小妹妹不懂說粵語,

只會說普通話“的彈幕截屏)


選擇用偏見而非思考發聲的人很多。更多的人,甚至不自覺地選擇了遺忘。我們清楚地知道,假如沒人再說粵語,至少會缺少一種精彩。


“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講粵語”



大家還能記住的,也許是多年前人滿為患的“江南西”地鐵站,是“廣州人講廣州話,聽唔明就返鄉下”的橫幅,是意見領袖陳楊的激情發聲。

其實不僅是粵語,潮州人的閩南語,湖南人的湘語等等,各種優秀的傳統中華文化都應該保護並傳承下去。

4年前,為了提醒廣府人不忘母語,7月25日“粵語日”應運而生,但還有許多人並不知道它的存在。是時候想一下,可以為粵語作出什麼貢獻啦。

“我是廣州人,但不會講粵語”


評論區講一下

#你身邊有不喜歡講粵語的廣東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