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年前地下“宫殿”,被盗贼洗劫一空,专家捡一残片:有它足够

2300年前地下“宫殿”,被盗贼洗劫一空,专家捡一残片:有它足够

1936年河北省平山县的一场大雨把一位老人家的田梗冲坏了,在雨停之后他就赶紧跑去修复,结果在刨土的时候,碰到了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块头挺大,表面十分光滑,其实最引人注意的是这石头上刻着一些奇怪的文字。可他一个都不认识,叫上别的田里人来看,也是一样,老人心想,这没准是个什么宝贝,于是叫上村民一起帮他把石头搬回了去。

2300年前地下“宫殿”,被盗贼洗劫一空,专家捡一残片:有它足够

这件事就无风无浪的像石沉大海一样没有引起外界的任何注意。直到1974年,考古专家陈应祺知道了此事,经验丰富的他当时心里打起鼓来,时间过去这么久了,石头是否还在?焦急的他决定往河北省平山县的三汲乡赶去。

到了地方一问,一颗心终于放在肚子里了。石头不仅还在,并且保存的还很好,等陈应祺对着石头一瞧,傻眼了,怎么回事?敢情他作为考古专家,竟然也是一个字不认识。他也不含糊,赶紧写信给著名历史学家及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将拓片描摹给他。那时期,没有视频摄像,不像现在科技发达,可以用专业软件扫描或直接和相关专家远程视频就可以解读,在书信你来我往的几天里,陈应祺作为经验丰富的考古人员,早就意识到这个石头上的文字有着很大的考古价值与重要的历史价值。

一星期后,陈应祺终于等到李学勤的回信,可是这封信上并没有给出答案,反而是一系列奇怪的反问,李学勤在信中问他;

1,发现石头的附近有没有高大的土丘,2,附近有没有山林,3,山林有没有水。

考古专家陈应祺看完,整个人变懵了。“神了”心里叨咕着,他还是古文字专家吗?这简直是算命的啊,他怎么能想到这些?不过这些确实都有,陈应祺就赶紧又给他回信。等到李学勤再次回信并说明了来意,陈应祺才知道,他是为了翻译的更确切,这次将石头上的古文字翻译后便赶忙寄给他。

2300年前地下“宫殿”,被盗贼洗劫一空,专家捡一残片:有它足够

那么这个石头上到底记录什么事情呢?翻译成现代汉语后,其大意为:

监管捕鱼的罪臣公乘得,在此看守陵墓,他的旧将曼,敬告后来善良贤德的人

看到石头的译文,考古专家陈应祺意识到,这应该是一个守陵人写下的话。这么说,发现石头的附近很有可能就埋藏着一座古墓。

果不其然,发现石头的附近,地下果然有着一个十分巨大的古墓,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这并非只是一座古墓,而是一个古墓群,一共有六座规格极高的古墓组成,其中规模最大的被专家命名称为1号墓,仅这个1号墓的外沿就有六座陪葬墓,两座车马坑和一个杂殉坑,从如此大的规模上,考古专家肯定,这应该是一位帝王陵墓,里面埋着的是君王。

等上报相关部门以后,他们就开始准备工作。

很快,所组成的专家团队启动了对古墓正式的发掘,但刚开始,他们就得到了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噩耗。那就是在墓室北侧,发现了一个斜插进去的盗洞。

盗洞?

说起盗洞,很多人都不陌生,虽然盗墓属于违法行为,但墓室里的古物,却也常常吸引着那些亡命之徒和的铤而走险的盗墓团伙,以不顾身陷囹圄的代价强行而入,多数时候进入一些古墓里的盗墓贼都要以身试险,不少古时候的墓主人比较严谨,不想被后人打扰,所以会设计一些机关或暗格以求自保,但再怎么严密的古墓,只要被盗贼盯上,总会受到一定的破坏,甚至被洗劫一空都有可能。

当专家下到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的古墓群1号墓时,最大的主墓室北侧的盗洞斜插入底,墓室里面除了一些残片之外,几乎是一无所有。

2300年前地下“宫殿”,被盗贼洗劫一空,专家捡一残片:有它足够

看到这么猖獗的盗墓行为,前提工作是不是白忙活了?有可能是这样,但作为考古工作,肯定是要全面勘查,以探究竟。

专家根据现场1号墓的情况分析,历史上这里应该遭遇过两次严重的盗掘,盗墓贼不仅偷走了这里的珍宝,还纵火焚烧了墓室,所残留的物品,就都化为了灰烬。一片狼藉之下,的确令人可气,不过就在大家感觉可能将一无所获的时候,一个意外的发现出现在了所有人的眼前。

原来,1号墓的格局十分特别,在主墓室的两侧,有两个用来放置陪葬品的仓库,他们与主墓室之家互不相连,这种超出常规的墓葬格局在以往的考古发掘当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不过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独特设计才成功的骗过了狡猾的盗墓贼。最终的挖掘结果,也让专家们大吃一惊,这样一个被严重叨扰过的1号墓,不仅出土了大量的珍贵古物,还发现了一个国宝级的文物。

它的发现是在挖掘工作的最后阶段,当时主墓室已经被盗墓贼付之一炬,在一派凌乱一堆灰烬之中,虽然它并没有被盗墓贼的大火熔化,但是还是造成了严重的卷曲变形,然而幸运的是,经多年努力的修复,它终于可以展现在世人的眼前了。

它就是“错金银铜版兆域图”,也就是一张古墓建造的平面规划图纸,主要材质为铜,构造框架有金,版面设计线条为银质。整体长约1米,宽约半米。图片中间用金片镶嵌了五个厅堂;王堂、哀后堂、王后堂及两个夫人堂,图中用银丝线标识出了两道宫墙等详细的墓葬地宫位置,以及五个大型建筑之间的长度和距离。

2300年前地下“宫殿”,被盗贼洗劫一空,专家捡一残片:有它足够

经过测试得知,该图比例为1:500,这是目前发现世界上最早带有比例的铜板建筑平面规划图,也是中国已经发现最早的建筑平面规划图,历史价值自然是非同寻常,当然也是国宝之中的国宝,而它更为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它上面的文字,就在王堂的上部铸有40余个古文字,其大意是:

国王命令相邦司马賙(zhou),关于修建墓地及埋葬丘封等各项具体标准已经定下来了,可以实施,如果按照原定标准,修建的时候遇到问题,就可以从扩大规模这个角度考虑。按律令,必须退出墓地的人,如果擅自到下葬的地方来,将犯下不可饶恕的罪状。对于不执行国王命令的人,其罪罚要连及子孙。

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国王命令修建王陵的诏书,值得庆幸的是,上面有着十分清晰的记载,下命令的国王叫籽訾。所修建的这个王陵属于他的父亲厝,他们都是来自一个神秘的古国。

东周后期,礼崩乐坏,春秋战国,诸侯割据。那么它叫什么,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个谜一样的国家。

曾经的齐、楚、燕、秦、韩、赵、魏,都是战国时期的大国,拥有着上万辆战车,也称万乘(sheng)之国,而像它这样的小国仅有战车千辆,所以被称为千乘之国。并且还是有名的国中之国,它的疆土全部被囊括在赵国之中,就像现在的梵蒂冈被包括在意大利国土里面一样。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国家虽然常年附属于齐国,但随着实力的增强,最后在大臣张登的游说下,终于独立称王。随着后来的燕国内乱,国王厝伺机趁火打劫,加之“中山称王”之后,他们的国力是愈加强盛,手工业、冶金、铜铸焊接技术等都很先进,从这次考古专家挖掘出土的各种文物也证明,该国当时的经济水平很高。但据权威史料《史记》记载,它的确只是一个小国,很少单独提及,记载“战国七雄”时都会一笔带过。

而这一次古墓的发掘,就是“再现”历史上此国辉煌的明证,国王厝的陪葬品中可以见得,就拿下面这个饰品来说。

金银宠物项圈,纯金银打造的饰品,其实它不是贵族戴在身上的首饰,而是该国的宠物戴在狗脖子上的宠物项圈。还有一个叫做组合型的人俑铜灯,它身着中原服饰,手托灯盘,头部为银质,而眼睛则由黑宝石镶嵌而成,一个人俑看上去都炯炯有神。并且整体还可以拆开,方便携带。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两多年前该国的工业工艺就已经是相当发达了,但同时从一个日常照明用的灯具就可以看出他们贵族生活是多么的奢靡。这个还不是重点,真正的“宝贝”在后面。

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座,现在为河北博物馆的十大珍宝之一,令人稍有遗憾的是它出土时,漆板案面已经腐朽,仅存一个案座。就说这个案座吧,主体由铜质构成,案的下部有两雌两雄四只侧卧的梅花鹿,它们四肢蜷曲,承载着圆环形底座,中间部分有四条神龙,四条龙均有独首双尾,而每两条龙尾交结成一个圆环,凤头从圆环中引颈而出,龙凤扭结缠绕,一副龙飞凤舞图跃然眼前。

据专家统计,这件器物是由七十八个部件,二十二次铸接,四十八次焊接制成的,工艺之复杂,超乎想象。据说曾经有一家北方城市的文物部门,想利用其他手段复制这件文物,结果最终因其工艺太过复制而放弃。也因此这件独一无二的珍宝成为我国首批被限制出境展览的文物之一。

2300年前地下“宫殿”,被盗贼洗劫一空,专家捡一残片:有它足够

虎噬鹿屏风座

其实像这样的珍宝,在国王厝墓出土了很多,像虎噬鹿屏风座,它的制作工艺和象征价值更是匪夷所思;另外还有可以珍藏两千多年世界上最古老的实物酒,等等由于篇幅有限,小编不再一一赘述。一件件“宝贝”的出土,也证明了它的日益强大。看着自己的大好河山,当时的国王,其野心也日渐显露,对外上也变得有些膨胀起来,得意忘形,于是乎,就开始不断发动讨伐战争,以求扩大自己的板块。

但是距离最近的赵国开始担忧起来,于公元前305年初,赵国国君武陵王谋划已久的战时慢慢铺展开来。同年,赵国进军太行,进行讨伐。并培训军士学习该国的骑射,最终此国在内政腐败,王室奢靡的内忧外患之下,于公元前296年被赵国攻陷灵寿,至此灭亡。

考古专家下到古墓中时,被斜插下来的盗洞倍感惊讶,在无可奈何之时,还是抱着一丝希望进入主墓室,希望能发现盗墓贼没有破坏的文物。但没想的是,盗墓贼把这里洗劫一空,唯独留下一个看上去不起眼的“铁片”没有带走,不过最后还放了一把火烧了个干净,但但经过专家详细查验,还是从被盗墓贼破坏过的狼藉之中找到了烧得黑黢黢的铁片。

这个黑铁片就是已发掘世界上最早的地下建筑平面规划图,不仅是这个古墓群里最重要的文物之一,专家根据它上面的图示,还找到与1号主墓室完全不相连的两个用来放置陪葬品的仓库,从中挖掘了大量连盗墓贼都想不到的珍贵文物。由此再梦回东周,解开了此国兴衰的历史起末。

2300年前地下“宫殿”,被盗贼洗劫一空,专家捡一残片:有它足够

被盗贼丢弃烧毁的古墓平面图

读者朋友们,你知道这个国家吗?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谈论。关注作者,下篇继续讲述《古墓笔记之中山国厝墓》。

参考资料;《古代中国考古学》《战国策》《史记》

2018-10-08期《经典传奇》-江苏卫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