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你发的图片怎么这么蛋疼?

奇怪,你发的图片怎么这么蛋疼?

看完下文中的几张动图,分享给你的好朋友,让大家有痛同当。


2018年接近尾声,忽略这剩余的几十天,如果让31号选出本年度的最爱影片,应该就是大师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无疑。

这部影片的上映时间似乎已过了很久,其实也就是今年的3月30日而已。

九个多月很久吗,好像也不是很久,毕竟31号在这部片登录各大视频网站以后,就会每隔两个周翻出来重温一遍。

奇怪,你发的图片怎么这么蛋疼?

谢谢你看我的电影

但今天31号并不是要写这部影片多好多好,多让人动容,而是我在观影时产生的一个疑问:

为什么大家看到“踢裆”时,总会忍不住笑?

奇怪,你发的图片怎么这么蛋疼?

《头号玩家》受难现场


“踢裆”这个梗出现过在多少电影里,估计是数也数不清的了。

从近期的各大荧幕上的喜剧,倒回到香港电影黄金时代各种无厘头搞笑片里,这个梗都被用了无数次。

似乎也总有导演相信,不管自己拍的电影如何(烂),加上这么一小段,似乎也能在那短短的几秒里让全场大笑(都是假象)。

哎。

在电影铺垫得好的前提下,一个“裆部梗”可以情节、笑点间的转折更加轻松流畅,甚至可以在后面的片段中再稍微地提一提,是一个让观众都不禁一笑的小亮点。

如果它是完整的情节中的一个组成,就算观众看过一百个踢裆的画面,这个画面依旧好笑。

奇怪,你发的图片怎么这么蛋疼?

但如果,电影只是笑点的堆积,段子的集合,那……

“无聊”、“就没有别的梗吗”、“低俗”……这些都是观众脑海里的第一印象。

奇怪,你发的图片怎么这么蛋疼?

图片源自网络

就像春晚每年都有的语言梗,每年都找几个小品演员装一口蹩脚的南方口音出现,我不知道北方的小伙伴怎么想……反正31号作为一个南方人是不看春晚的。


奇怪,你发的图片怎么这么蛋疼?

喜剧是真的很难。

对分寸感、节奏感的要求,比一般电影来得要严格得多。

诗歌朗诵、美文阅读,只要用心,都可以将其中的情感传达出来,或多或少。

但是讲笑话,很多时候一不小心就成了个冷笑话。

毕竟这门学问,讲究的是天时(时代)、地利(剧情)、人和(演员)。

天时地利常有,演员却不,喜剧才能要努力,更要天分。

语气的不同、表情在眼角的那一点细微的差异、演员本身的扮相……

需要钻研也需要牺牲“色相”。

赵本山是春晚喜剧历史光辉而难得的一点明星,周星驰是香港喜剧电影难得一见的天才,卓别林告诉我们不用说话一样能好笑——

而他们都告诉我们,笑比哭还痛。


是啊,喜剧的内核,是种“蛋疼”的感觉。


奇怪,你发的图片怎么这么蛋疼?

全身光溜只用物件挡住关键部位、在不能动的时候被火烧/动物咬/其他东西作弄到、性别错乱/互换时看裆……

或许这就是我国著名喜剧工作者陈佩斯先生所说的,「喜剧都有一个悲情内核」吧。

你笑了,是因为电影里的当事人在痛。


用心去逗别人笑,真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