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上人才雖然很難得,但最難得的是德才兼備的人

自古至今,一個真正的有德之人,不僅注重自我的修身,更注重於群體相處。這樣,既能起到文明的提升、精神的修煉、行為規範的引領作用,又能加快形成導向明確、規範有序、競爭擇優的科學化社會化人才能力的培養。古人倡導品德教化,這對飛速發展的的今天仍然適用,出色的人才不僅是學校德育教化的接受者,更應該是德育教化的實踐者、傳播者與施予者。

當今社會上人才雖然很難得,但最難得的是德才兼備的人

人才濟濟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則愈匱。——(清)魏源

一、古人把德育放在首位,用人注重德才兼備

北宋景德年間,兩名才華超群的神童被地方官同時推薦給了朝廷。他倆一個叫晏殊,另一個叫做蔡伯俙(xī)。真宗皇帝聽說國家出了這樣奇異的人才,非常高興,親自召見神童,出題考試他倆的才學。若論才學,蔡伯俙與晏殊不相上下;若論品德,卻大不一樣。蔡伯俙有心要壓倒晏殊,一看試題出得容易,立刻眉飛色舞地揮筆疾書。而晏殊見到這個試題恰是自己十天前在家裡曾經做過的,就老老實實地對皇帝講了,並請求另出一個更難的題目。這樣一來,蔡伯俙搶先交了頭卷。他暗暗笑話晏殊是一個小傻瓜。真宗皇帝對晏殊、蔡伯俙的答卷都很滿意,便破例賜給他倆官職,留在朝廷裡伴同皇太子讀書。皇太子年紀也很小,性好嬉玩,不願讀書。晏殊總是苦口婆心地規勸他,惹得皇太子有些生厭。而蔡伯俙小小年紀就學會了迎合,處處討皇太子的歡心。宮裡的門檻很高,皇太子跨不過去,蔡伯俙就趴在地上,用脊背給他墊腳。有一次,真宗皇帝要檢查皇太子的學業。皇太子做不出文章,要晏殊代做一篇。晏殊認為這是弄虛作假,高低不答應。蔡伯俙卻諂媚地趕寫了一篇文章,送給皇太子一字不漏地照抄。真宗皇帝發現文章不像皇太子做的,追問下來,晏殊如實稟告了。這下子更得罪了皇太子,他惡狠狠地指著晏殊的鼻子罵道:“我將來當了皇帝,要殺你的頭!”晏殊毫無懼色地回答:“就是殺我的頭,我也不說假話,不做假事。”後來,皇太子長大了。真宗皇帝死後由他繼位,當了仁宗皇帝。蔡伯俙自以為和仁宗皇帝關係不錯,這下子一定要做大官了,誰知仁宗皇帝卻任命晏殊為宰相。蔡伯俙很不服氣,去問仁宗皇帝。仁宗說:“當時我年幼不懂事,現在知道應該怎樣來識別真正的人才。不錯,你和晏殊都頗有才華,可是你為人不誠實,欠正派,讓人放心不下。宰相身負國家重任,應該由晏殊這種德才兼備的人來擔任。

的確,人才並不難得,最難得的是德才兼備。古人把德育放在首位,有了這個基礎後,才要求學習文化知識。所謂“德才兼備”,而不是“才德兼備”,即先有了六種“德”以後,再去具備“才”。如果沒受過這種教育,長大後雖有一點學問,可是做人很差勁,仍然會處處碰壁。

當今社會上人才雖然很難得,但最難得的是德才兼備的人

誠聘英才

國度用人,當以德為本,才藝為末。康熙山河代有秀士出,各領風流數百年。——趙翼

二、弄清“人才”與“德才兼備”的關係,才能用最理想的人

司馬光在他的《資治通鑑》中,對德與才的關係是這樣說:“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他給聖人、君子、小人了下定義。司馬光這一論述是有針對性而發的,他提出的選材標準不無道理。“德”,是“才”的方向和靈魂,是“才”發展的內部動力;“才”,是人得以發展的成功的基本條件和基礎。二者之間,“德”是首要的、第一位的,選拔人才必須“以德為先”。這一用人標淮直接關係著一個單位,一個國家的興衰。我可以大膽的說,才高德薄的小人,無德,有壞事的可能;但有才的人有時把自已的能力卻當作成事的資本。若把小人棄而不用,於才未免可惜。

真正會用人的,在於用其長,抑其短,用其長來幫助自己成事,抑其短可避免其帶來的危害。可以這樣說,德才兼備的人是精品 ,有德無才的人是次品 ,有才無德的人是危險品 ,無才無德的人是廢品。

當今社會上人才雖然很難得,但最難得的是德才兼備的人

千里馬與伯樂

古人相馬不相皮,瘦嗎雖瘦骨法奇;世無伯樂良可嗤,千金市馬惟市肥。——歐陽修

三、只有德才兼備的人,有能力辦好事、辦實事

在飛速發展的今天,國家需要大量的人才,在考慮一個人才能的前提下,品德考查也不能馬虎,如果, 一個人有德無才,雖是好人,但屬庸人。因其能力有限,工作上難以取得突出成績,因此難當重任。一個人有才,以為是自豪的本錢,也能贏得人們的讚賞和羨慕。但假如他恃才傲物,奉獻意識、大局意識和團結意識較差,也會使事業蒙受損失。實踐證明,有才無德的人多數屬利己主義者,他們一旦謀取了高官、重權,往往私慾膨脹乃至禍害群眾、禍害社會。因此,惟有德才兼備的人才能真心誠意地關心群眾利益和國家大事,有能力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他們堪當大任,是廣大人民群眾真正喜愛和信賴的人。

當今社會上人才雖然很難得,但最難得的是德才兼備的人

 

得十良馬,不如得一伯樂。——呂不韋

四、任人唯賢, 既不能唯德是舉, 也不能唯才是舉, 必須是德才兼備

只講德, 不講才, 有德無才的人, 沒有專長和能力, 工作沒有創造性, 工作成績平庸, 不是我們所講的人才; 只講才, 不講德, 有才無德的人, 只會鑽空子, 幹壞事, 損害他人的利益, 也不是我們要求的人才。 所以選用人才, 一定要堅持選那些品德好, 具有一定特殊專長和能力的人, 把德和才的要求結合起來, 防止只看才不看德或者只看德不看才的傾向。因此用人貴在德才兼備。

當今社會上人才雖然很難得,但最難得的是德才兼備的人

招賢納士

人才那得如金銅,長在泥沙不速朽。願公愛士如愛尊,毋使埋渣嗟數奇。——袁枚

總之,只有德才兼備,才能做到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而不出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