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爛大街的酒吧和洗腳屋,平遙古城更需要的是酒肆茶樓


相對於爛大街的酒吧和洗腳屋,平遙古城更需要的是酒肆茶樓


(王清茗)在平遙古城中,酒吧、時空穿越、燒烤、煎炒以及從遙遠赤道來的非洲鼓(陶笛)等,是否顯得特別刺眼或者格格不入?

近日,平遙縣旅遊秩序整治規範領導組發出通報表示,將對平遙古城商業業態進行整治。

通告稱,平遙古城的商業在業態和空間佈局上存在:“多、散、亂、爛”問題,即商業氛圍濃、佈局散亂、隨意擺攤、業態混雜、經營檔次低,嚴重影響古城的形象,引導整治勢在必行。

此次的整治範圍是平遙古城區域內,重點是南大街、北大街、西大街、東大街、衙門街、城隍廟街,實行統一標準,集中整治。

同時,通告對業態進行細分,包括鼓勵發展的業態項目、限制業態項目以及取締業態項目。平遙古城同時表示,佔道經營、破牆經營、流動經營、叫賣經營(擴音器)、無序經營的業態設置模式將被禁止。

今年5月,平遙縣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和平遙縣城市管理局曾聯合下文,對古城內所有經營刺激性氣味食品(如臭豆腐等)的經營戶進行取締工作(包括店內經營戶)。

很顯然,平遙古城在管理經營中是以遊客舒適度為中心,尊重旅遊消費者日常消費行為和習慣,在古城有序管理的基礎上,進行業態的提質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相對於爛大街的酒吧和洗腳屋,平遙古城更需要的是酒肆茶樓


同時,深耕平遙古城文化對平遙古城景區的國際地位以及發展前景大有益處。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地,聯合國教科文世界遺產委員會在給平遙古城的頒獎詞中表示,“平遙古城是中國古代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平遙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徵。而且,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因此,西方的酒吧、非洲樂器根本不適合平遙古城文化的自身定位和發展方向,也不適合遊客對平遙古城的審美需求。“行走山西”注意到,此次通告採用了“與古城文化不協調的項目”這一特定語句,表明平遙古城將利用自身文化沉澱來激活更廣闊的的文化旅遊市場,充分體現了平遙古城的文化自信和發展自信。


相對於爛大街的酒吧和洗腳屋,平遙古城更需要的是酒肆茶樓


(圖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附:平遙古城商業業態整治導向

1、鼓勵發展的業態項目:

(1)餐飲類:茶館、西餐;(2)技藝類:剪紙、陶瓷、臉譜、布鞋、手工繪畫雕刻(泥雕、磚雕、木雕)、平遙火柴、紗閣戲人、黃酒、爐食鋪;(3)文藝類:晉劇閒子書、特色明信片、特色書店;(4)民俗類:刺繡、絲綢、特色包項目;(5)國際知名品牌類項目;(6)服務機構:銀行外幣兌換服務。

2、限制的業態項目:(1)賓館客棧類;(2)普通服飾、單一圍巾類;(3)玉石雕刻;(4)普通旅遊小商品(十元店)類;(5)低端漆器類;(6)薑糖作坊;(7)酒吧;(8)店外經營;(9)桑拿按摩、美容美甲以及與古城文化不協調的項目。

3、取締的業態項目:(1)非洲鼓(陶笛)類;(2)燒烤、煎炒類;(3)時空穿越類;(4)網吧、遊戲室、歌舞廳;(5)兩輪車出租以及與古城文化不協調的項目。

4、禁止的業態設置模式:佔道經營、破牆經營、流動經營、叫賣經營(擴音器)、無序經營。


相對於爛大街的酒吧和洗腳屋,平遙古城更需要的是酒肆茶樓


相對於爛大街的酒吧和洗腳屋,平遙古城更需要的是酒肆茶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