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钱,养出了个杀人犯,你还敢让老人带孩子吗?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可怕的现象:现在的杀人犯和过去不一样。过去的杀人犯都是悄悄地去杀人,唯恐被人发现会受到法律制裁,而现在的杀人犯都是明目张胆地杀人,并不惧怕死亡。

比如这些天发生的滴滴顺风车司机钟某强奸杀人的案子,还有不久前上海世外小学黄某砍杀小学生一案,甚至包括几天前杀妻藏尸冰柜被判死刑的朱晓东。

为了钱,养出了个杀人犯,你还敢让老人带孩子吗?

就拿刚发生的滴滴顺风车钟某杀人案来说:

杀人犯钟某的女朋友李晴对新京报的记者说:在杀人之前一个星期,她看到钟某在百度上搜怎样强奸杀人。而且会说一些很奇怪的话,比如“哪天我不在了,别去找我,如果我不在了,我爸妈会代我照顾你的……”

这些就是透露了钟某其实早有自杀想法,李晴也说,种种迹象表明他就是不太想活了。

黄某自杀式的杀人自不必说,而滴滴顺风车钟某也有自杀想法,朱晓东杀了人之后很淡定,每天还想着要不要去自首。

这意味着什么?

大家有没有想过:当死刑都不能震慑杀人行为的时候,那就是说杀人行为就会成为一个没有任何顾忌的事情。

是不是细思极恐?到那时,法律就不再是捍卫公平公正的准绳、失去了它的神圣、威严和震慑力,只能沦为一个摆设?

届时,岂不是有更多人的生命时常处于危险之中?

我们该深刻地反思:到底是怎么了?!

现在大家都在大骂杀人犯、恨不得杀之而后快,目前滴滴顺风车也面临下架,之前黄某一句“为了报复社会”,网上大家都在说是社会怎么怎么了……

这些真的是问题的根源?

说实话,我认为出现了杀人这样的事,和滴滴顺风车公司、跟社会基本没什么关系,主要的罪魁祸首就是杀人犯的成长环境。

为了钱,养出了个杀人犯,你还敢让老人带孩子吗?

大家想想,一个人内心要有多痛苦、对生活有多绝望才会去选择自杀?

还有,他们如果对生命厌倦,可以自杀,大可不必去杀人来使自己走上毁灭之路。到底是什么让他产生恶念?是仇恨?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翻开钟某的成长经历,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李晴说,在钟某只有几岁的时候,他的父母为了去广州打工,就把他留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一直到他十几岁的时候才和父母团聚。但是读到初三就辍学了,然后就开始上班,有时去卖水果,有时开奶茶店,有时去工厂看机器,还跑滴滴……

后来迷上了网上赌博。父母帮他还了好多债务、就连李晴也把工资给他还赌债。

这些都说明,钟某是个从小没有父母正常的亲情滋润,更没有得到父母好的引导和管教的孩子。

这样的他当然会辍学、在社会上混、染上赌博恶习,甚至杀人越货走上不归路。

李晴说了这样一件事:今年6月份的时候,钟某没有跟老板请假就旷了工,老板按例扣他工资,他和老板大吵一架就辞职不干了。

一个人连基本的纪律都不能遵守,还认为这个世界就该围着他转,他的教育者都干什么去了?

就这么一件小事,已经足够证明了这个人连立足社会的最基本素质都没有。而作为他本人来说,在他成为一个社会人的成长进程中,他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和教育引导,才会和社会格格不入,种种生命的缺失,比如爱,比如能力,会令一个人在世上生活地痛苦不堪。

所以他要自杀。

因痛苦而仇恨、因仇恨而扭曲。

所以他要杀人。

我想钟某的父母在当初离开孩子去广州打工赚钱一定没想到自己的孩子某天会去杀人。

大多数父母其实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多赚点钱可以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但是正如你们所看到的,爱和教育的缺失带来的是怎样的恶果?

所以,为了钱,养出个杀人犯,你还敢让老人带孩子吗?

我真的希望大家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将家庭教育重视起来。

为了钱,养出了个杀人犯,你还敢让老人带孩子吗?

当然不是说老人带孩子一定不行。如果你觉得你家的老人能够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能够教育好孩子,这其实也不错。我就曾遇到过一位老人,她教育孩子非常得法,从小到大,孙子就是她一手带大的,孩子性格好,现在已经读博士了。

还有就算父母长期在一起,但是关系很僵,家庭不和;或者父母教育不得法,孩子的成长环境一样很糟,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同样是很不利的。比如砍杀小学生的黄某就出自离异家庭。

所以不一概而论,你们自己看情况而定。

总之,一个家庭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能够教育好孩子是大人的职责。这是对孩子、对家庭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