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智!地震來襲,6歲男孩「教科書式」避險

近日,雲南普洱市墨江縣發生5.9級地震。地震發生時,6歲的曹洋正坐在沙發上,屋內天花板掉落。小曹洋迅速跑到牆角,躲在冰箱和角櫃之間的安全區域,等待安全後才逃出房間。

網友:絕對是教科書式逃生!

机智!地震来袭,6岁男孩“教科书式”避险
机智!地震来袭,6岁男孩“教科书式”避险

監控畫面顯示,男孩在地震發生時,迅速從沙發上起身,就近跑到不遠處的夾角區域。就在孩子剛剛完成躲避的瞬間,一塊天花板掉落下來。

男孩介紹說,學校每年開學時都會進行應急演練,這次就是根據演練的情況來避險的。專家在對孩子的避險行為予以肯定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些觀點。

雲南省地震局高級工程師李道貴:

他這個(做法)是正確的,唯一不足的就是他在躲避的時候,應該有一隻手高高地舉起,保護自己防止高空墜物砸傷。

下面這份地震逃生手冊

家長和孩子都要認真看

01、千萬別鑽床底下,好躲不好逃

床沿下、堅固傢俱下、內牆牆根、牆角等開間小的地方都可以躲,實在不行就找個桌子躲下面。

机智!地震来袭,6岁男孩“教科书式”避险

02、躲開頭上懸掛物,砸傷才是致命的

儘量遠離上面有懸掛物或是電源插頭的地方,以防上面的懸掛物落下砸傷,或是砸到電源線引起火災。

机智!地震来袭,6岁男孩“教科书式”避险

03、衣櫃看起來很牢固?別進去!

汶川地震時,有人鑽進衣櫃躲藏,幾天後救援隊發現時,人是完好的,但最後被憋死了。衣櫃易躲不易逃生!

机智!地震来袭,6岁男孩“教科书式”避险

04、如果離門近,就為逃生做準備

躲藏地點離門近點,門最好打開,可以背靠在門框上(比較牢固,沒有懸掛物),手抱頭,待地震結束時準備隨時轉移,為逃生準備活路。

机智!地震来袭,6岁男孩“教科书式”避险

05、衛生間也是提升生存幾率的地方

地震時,尺度越小的房間越安全,尺度越大震動越大,越容易倒塌。衛生間的牆多是承重牆,房頂墜落物少,相對更安全。而且一般有水源,有水就有生存的希望。

机智!地震来袭,6岁男孩“教科书式”避险

06、分散躲藏可以增加生存幾率

地震時哪裡最安全並不確定,有些地方只是相對安全,人員分散躲藏意味著總有人在外面以防萬一,可以在震後即時展開救援。

机智!地震来袭,6岁男孩“教科书式”避险

07、家住高樓,遠離窗戶

地震時,高層樓面向馬路的那面牆很不穩定,高層樓的窗戶更要遠離。現在的樓一般都是框架式結構,磚起到的作用是隔風隔雨,但不承重。

地震時,常常是框架在,牆沒了,如果人躲在窗戶下,很容易被甩出去。

机智!地震来袭,6岁男孩“教科书式”避险

08、千萬不要坐電梯

地震發生時,千萬不能使用電梯。一旦斷電,上不來下不去就在裡面出不來了。

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可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後避難。

机智!地震来袭,6岁男孩“教科书式”避险

09、離地面近往地面跑,離樓頂近往樓頂跑

地震發生後,往哪兒跑的原則應該是就近——離地面近就往地面跑,離樓頂近就往樓頂跑。

總之,“見天見地”都能夠和外界接觸,相對更安全。

机智!地震来袭,6岁男孩“教科书式”避险

10、逃生時一定要走逃生通道

現在的高樓在設計時,有的設計了專門的過火通道,是用於疏通火情的,千萬要分清楚。

再匆忙也千萬不要走錯通道,這事關性命。

机智!地震来袭,6岁男孩“教科书式”避险

11、逃生繩不是你想用就能用

有的家庭備有逃生設備,比如速降繩,但使用時一定要在一輪地震波結束後的平靜期,並且最好在消防員的指導和幫助下使用。

使用速降繩的人一定是經過專業訓練的,速降過程中需要腳的借力支撐,否則跟跳樓沒什麼區別。

机智!地震来袭,6岁男孩“教科书式”避险

12、一定要按順序逃離

地震時,群體逃生時一定要按順序逃離,前面的人為後面的人逃生留下時間。有條不紊才能有更高的生存幾率。否則容易發生踩踏事故,甚至誰都逃不出去。

机智!地震来袭,6岁男孩“教科书式”避险

13、千萬別躲在車裡

發生大地震時,如果你在駕車,汽車會像輪胎洩了氣似的,無法把握方向盤,難以駕駛。萬一有墜物,逃生也會有困難。

此時應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然後立即下車抱頭蹲在車邊。

机智!地震来袭,6岁男孩“教科书式”避险

14、避災就近選擇開闊地

用手或者用包護住頭部,立即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亂跑,避開人多擁擠的地方,以免踩踏。

机智!地震来袭,6岁男孩“教科书式”避险

15、這些場所都有危險,儘量避開

避開狹窄的街道,危舊房屋、圍牆,高門臉、雨篷下等處,還要注意避開高壓線和下水道。

机智!地震来袭,6岁男孩“教科书式”避险

災難來臨切記慌張

安全大於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