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米CEO劉苗:雙11拿第一,90分這次最特別

從阿芙精油到潤米90分,劉苗連續多年參與雙11,她說這一次是最特別的經驗。

潤米CEO劉苗:雙11拿第一,90分這次最特別

雙11戰報,潤米出得很晚。

事實上,直到時鐘滑過零點,劉苗也不確定90分最終的戰績:最後一小時,90分仍舊落後友商20萬元。“定雙11目標時,我們就沒敢想能取得品牌第一。”劉苗回憶,最後是天貓官方發佈:90分取得了品牌第一。

那一刻劉苗感覺不到興奮,只覺得多日的疲憊翻湧上來,百感交集。“剛剛過去的24小時,是我經歷的第9個雙11,是戰況最戲劇性,心情最複雜,感受最深刻的一次。”在致全體員工的感謝信中,劉苗這樣描述。

在加入潤米之前,劉苗在化妝品行業深耕多年。2016年,劉苗加入開潤股份控股子公司、小米生態鏈企業潤米科技,決定將這個新生品牌送上雙11的王座。

“對一個品牌來講,雙11第一就是奧斯卡的小金人,拿到就會獲得最大的關注。”年年與冠軍打交道,劉苗對此理解深刻,她交出的答卷也堪稱亮麗。今年僅是90分第二次參加雙11,從預售起就一路領先,開場1小時就破了去年全天紀錄。最終超越了新秀麗等知名品牌,成為天貓箱包類目冠軍,還實現了天貓、京東、小米網全平臺的品牌、銷量、銷售額、店鋪大滿貫。

90分的佳績是如何實現的?幕後操盤手劉苗又有什麼經驗?以下是穀倉對潤米CEO劉苗的專訪。

最特別的雙11

穀倉:首先祝賀潤米拿下了雙11全滿貫冠軍,說說您的感受吧。

劉苗:謝謝。我參加了9次雙11,這一次是最特別的。以前雙11結束了都很興奮,在阿芙的話,可能大家就一起去慶祝了。這一次結束了,大腦一片空白,就如釋重負,所有情緒都湧了上來。

穀倉:為什麼會這樣?

劉苗:太不容易了。我是去年4月份加入潤米的,那一年雙11我們做到了單品第一。今年說實話沒敢想做到品牌第一,最後一小時,我們還落後友商20萬銷售額,活動結束了我們也不確定最終成績,直到天貓官方發佈我們是第一才鬆一口氣。

穀倉:90分去年也參與過雙11,和今年比起來有什麼不同?

劉苗:去年雙11我們踩了很大的坑。首先是認識不足,導致備貨不夠,然後對物流的認識也不足。當時我們的貨都發出去了,但是堆在了中轉倉,出現了拋貨,足足兩週都沒有解決。90分和阿芙的化妝品不一樣,化妝品是小件,一輛物流小車可以拉走很多,但90分的箱子都是大件,一個小車頂多拉四五個就滿了。這種情況物流人員肯定優先送小件,貨就被積壓了,這是我們沒有遇到過的。

今年我們就做出了一系列的調整。在備貨方面,我們提前召開了供應商大會,跟大家一起想辦法來提高供貨量。然後我們提前和天貓溝通,雙方共同制定了此次雙11的佈局和策略,在後來預售的20多天裡,我們一直是第一。針對物流我們也做了提前佈局,我們80%的貨在凌晨3點以前都已出庫,這樣只要先抵達中轉倉,物流就要先發我們的貨,不太會出現拋貨的現象。

當然今年最大的遺憾還是貨品儲備沒有達到最佳狀態。

穀倉:潤米做出不少調整,但外界最直觀的感覺,可能還是降價力度特別大。我們知道小米生態鏈產品都是成本定價,降價空間都不大,金屬箱卻從999降到699,這是如何決策的?

劉苗:主要看怎麼理解雙11這件事。我的理解,對於品牌來說,雙11第一就是奧斯卡的小金人,拿到就站在了舞臺中央。對品牌來講,整體是有收益的。

當然我們對此也有巨大的壓力,降價也是基於我們對產品有信心,這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我們通過價格調整和一系列的營銷組合拳,獲得品牌第一,也讓大家認識了90分這個品牌。

潤米CEO劉苗:雙11拿第一,90分這次最特別

一路走來,Stay Hungry

穀倉:您在加入潤米前,個人經歷非常豐富,在化妝品行業多年,具體是怎樣的?

劉苗:潤米是我的第四份工作。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小護士”,這個品牌現在可能比較少聽到了。我在小護士做營銷,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懂得了怎麼跟人打交道。因為你想做出好的業績,就需要了解人性,包括待人接物的方式,其實都是通過海量地跟人相處歷練出來的。我很快就成為區域銷售冠軍,業績太好了,甚至同事提出公司要有工資“封頂”制度,不能讓我工資太高。(笑)

在小護士6年後,我到了上海鄭明明化妝品有限公司,那時我開始接觸管理,也做了差不多6年。鄭明明可以說是國內的“美妝教母”,這時我個人對精油啊、香氛啊發生了興趣。加上公司屬於傳統企業,對市場反應偏慢,比如我們想改進一款眉筆,花了4年時間才得以實現,後來我加入了雕爺的阿芙精油。

阿芙是2005年成立的,我2006年就加入了,一直是公司裡最能理解和認同雕爺想法的人。我在阿芙抓住了零售模式的變化基於,把百貨專櫃從1家做到了400家。然後我們又看到了互聯網的機會,從線下做到了線上,2013年開始蟬聯天貓美妝冠軍。

阿芙是一家裂變型的公司,誕生了一個又一個項目,比如大家知道的雕爺牛腩、河狸家等等。我覺得是阿芙趕上了互聯網和城市化浪潮,就是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ShoppingMall成為大家購物、休閒、娛樂、餐飲的場所,所以我們的很多項目其實都是圍繞著怎麼服務我們用戶來的。再到後來,2015年我開始創業,做了一個海淘平臺。

穀倉:之後您是如何和潤米結緣的?

劉苗:主要還是老範(開潤集團董事長範勁松)很厲害,他有一個特別強的能力,就是知道如何去找人。很多創業公司說找不到人,老範說那是你沒找對。比如他要做品牌,他就清楚地定位這幾年品牌做得最好的是哪些,然後重點去接觸。想學習極致爆品的方法論,就找小米。

2014年10月的時候,老範和叨叨(開潤集團新業務CEO張溯)第一次約我見面聊了一下。那時他們對90分也沒有太明確的想法,只聊到要做箱包。後來,叨叨又來北京跟我聊了好幾次,在我朋友圈點了一年的贊,最後我才過來。我們後來開玩笑說,別說挖人了,追女朋友也就這樣了。(笑)

穀倉:最後決定加盟肯定也不是因為張總點了一年讚了,觸動您的到底是什麼?

劉苗:首先,潤米的產品是真的好。我是個重度旅行愛好者,有很多箱子。潤米第一款產品PC材質的旅行箱出來後,我正好要去加拿大,就買了一個。我別的箱子都是一磕一個白印,唯有這款箱子沒事兒,從此對90分就有了比較好的印象。

第二,我個人有成長焦慮症。我常說我學歷不高,但我特別喜歡學習,過往的經歷中,我一直在不斷成長。但我創業的那一年,由於我要帶團隊,從學習者變成了一個輸出者,不是說完全沒有成長,而是成長速度變慢了。這一年裡反觀張溯,他的狀態非常令我羨慕。因為從最開始他不怎麼吭聲,到後來我每見他一次,他都有新的變化。背後就是他和小米生態鏈合作,結識新的人,不斷在吸納新思想,他的成長速度非常快。

最後,我還有更高的追求。

潤米CEO劉苗:雙11拿第一,90分這次最特別

劉苗和90分金屬旅行箱在布達拉宮

和小米一起成長

穀倉:之前說到對成長有焦慮,那加入潤米,或者說小米生態鏈後,您個人有哪些變化呢?

劉苗:成長主要來自於做箱包和化妝品真的太不一樣。進了箱包行業,除了要了解品牌運營,還需要了解產品和供應鏈,一個箱子有150多道工序,每一個你都要搞懂。雖然陌生,但這些新的挑戰讓我很欣喜。

還有一個成長,我特別喜歡去跟小米體系的所有人去聊。比如我是德哥(小米聯合創始人劉德)的粉,平時在小米接觸還不夠,我特意報了混沌mini創業營去聽他的課。跟小米的人聊每次都是一場大課,認知一個行業,認知一些產品的方法論,這是非常好的成長。

好的產品自帶流量,自帶營銷。我現在把公司重新定義為產品+渠道型公司,產品是核心。

潤米CEO劉苗:雙11拿第一,90分這次最特別

雷軍為90分旅行箱發微博

穀倉:您對小米,有什麼是加入小米生態鏈之後才有的看法?

劉苗:最重要的一個點,我覺得小米也是一個裂變型的公司。團隊變化極快卻有章法可循。以用戶為中心,為用戶提供服務,他們需要什麼就做什麼。這個公司是自我驅動加裂變型的,潤米也一直在向小米學習如何激活團隊。比如我們今年就做了不下三次組織結構的調整,一是為了提升效率,二就是為了激活團隊。

以前我們是按部門分的,這就好像鐵路警察各管一段,造成各種制約,有一種本位主義,效率非常慢。後來我們建立項目牽頭制,人員打散進到項目小組。一段時間後,發現還是推不動。我們又建立了BU負責制,變成一個一個單元,從產品經理到開發到供應鏈,變成一個組,每一個人都要為組裡的產品負責,能動力就爆發了。每一次的變化都是我們在向小米學習如何提升效率。

穀倉:90分除了箱包,也在大力拓展品類,最後說說未來的期許吧。

劉苗:90分定位於出行生活方式品牌,今後我們還會擴充品類,堅持推出爆品,也有線下的計劃,這對90分團隊都是極大的挑戰。90分要做一個百年品牌,我們會為了這一目標不斷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