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北京那個孩子被搶走了怎麼辦?

10月6日,北京警方的通報終於來了:涉案人因家庭矛盾搶錯孩子(見網上相關報道)。原來,真的是虛驚一場,在替被搶孩子母親感到慶幸的同時,我又出了一身冷汗:如果孩子當時被搶走了,那該怎麼辦呢?

無外乎以下幾種結果:

一是“犯罪嫌疑人”發現搶錯孩子了,主動歸還,這有可能

二是“犯罪嫌疑人”發現搶錯孩子了,卻不捨得歸還,一直撫養成人,這不是不可能

三是“犯罪嫌疑人”沒有發現搶錯孩子,一直撫養下去,這不可能

四是“犯罪嫌疑人”本來就是臨時起意,把孩子直接賣掉,甚至怕事情敗露把孩子直接弄死,這不是沒有可能

第一種情況稍好些,雖然被搶孩子家人備受打擊,但最終還能和孩子團圓;後三種情況就不好說了,不僅被搶孩子家人痛不欲生,而且可能出現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精神失常甚至自殺身亡的人間慘劇。這不是沒有血的教訓!

請問:如果出現上述幾種情況,究竟該怎麼處理?誰能負責嗎?當然,這只是假設,可以不用回答。

另外,我們不妨再大膽假設一下:老太沒有認錯人,孩子確實是她孫子,孩子母親也確實她兒媳,孩子被強行搶走;或者在搶奪過程中,導致孩子受傷甚至死亡。

請問:那又該怎麼處理?是不是也以家庭矛盾為由拘留5日?當然,這也是假設,可以不用回答。

所以,僅僅從這一點,這種輕描淡寫的處理結果不能令大眾滿意,這是在變相鼓勵犯罪分子。按照這種邏輯,犯罪分子完全可以按照這個腳本去實施犯罪計劃:首先物色一個與自己家庭比較接近的對象,然後精心籌劃,趁人少之際實施搶奪,成功了大賺一筆,不成功大不了搶錯了孩子拘留5天。

當然,這只是個人之見。關鍵要看法律怎麼認定,執法人員怎樣處理。

大家特想弄清楚的一點:如果真如警方通報的那樣,那就請搶孩子老太太的兒子、兒媳甚至孫子出來“走兩步”,給大家一個交代,畢竟這事因為你們引起的,難道不應該給大家一個交代?!

最後,向那名見義勇為的導購和銀泰百貨致意,前者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後者表示將對他進行一些嘉獎,這些敢與違法行為鬥爭的言行都值得我們推崇和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