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波動加劇 股票質押風險頻出

A股市场波动加剧 股票质押风险频出

中經金融:follow me!

A股市场波动加剧 股票质押风险频出

近段時間以來A股跌跌不休,市場波動加劇。隨著市場行情走低,作為上市公司大股東融資利器的股權質押及流動性不足狀況逐漸暴露,不少在股價高位質押的股票的估值急劇縮減,股價觸及預警線甚至跌破平倉線,股票質押風險頻頻爆出。

股票質押風險亦引起了監管層及機構的高度重視。10月19日,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就有關當前金融市場等問題作出表態,其中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科學合理地做好股權質押融資業務風險管理,在質押品觸及止損線時,質權人應當綜合評估出質人實際風險和未來發展前景等因素,採取恰當方式穩妥處理。

股票質押風險頻出

根據招商證券10月17日發佈的研究報告,當前有未解押市值的上市公司數為2206家,全部A股公司數為3551家,佔比62.15%,合計市值4.6萬億元,在市場持續下行背景下,股權質押跌破平倉線市值的公司逐步增多。

10月17日,北京市證監局下發《關於請債權人謹慎採取措施的建議函》,建議北京東方園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002310.SZ)股票質押的各債權人從大局考慮,給予公司控股股東化解風險的時間,暫不採取強制平倉、司法凍結等措施,避免債務風險惡化影響公司穩定經營。

10月15日,北京華業資本股份有限公司(600240.SH)公告,由於公司股價近期持續下跌,控股股東華業發展(深圳)有限公司質押給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元證券”)的公司股票依約被強制賣出。國元證券於10月15日強制賣出24萬股。據瞭解,華業資本的股票質押屬於場內股票質押,一旦股價觸及平倉線,融資人主要有兩種方式補倉,一種途徑是通過補充質押股票,另一種途徑是補充資金,最終目的是為提高履約保障比例。如果融資人未在約定時間內補倉,券商有權進行強行平倉。

10月9日,聚燦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08.SZ)控股股東潘華榮由於股價不斷下跌,並觸及平倉線,進行補充質押。爆倉警報並未解除,10月10日,聚燦光電發佈公告,潘華榮再將50萬股補充質押。

上海一家基金子公司內部人士表示,現在A股市場不景氣,他接手的很多股票質押項目都出現了風險。“股票質押項目會設定預警線和平倉線,按照質押合同約定,當質押的股票價格跌破預警線時,管理人會通知融資人補倉。”

該人士還表示,在操作中,融資人補倉並不及時,並不是每個項目都嚴格按照合同執行,這主要取決於借款人對項目的判斷,以及借款人與融資人之間的溝通。

防範化解風險成關鍵

面對頻繁爆出的股票質押風險,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金融監管層都尤為重視,並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及文件以防範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

10月17日,北京證監局發函,建議東方園林股票質押的各債權人暫不採取強制平倉、司法凍結等措施,避免債務風險惡化影響公司穩定經營。

此外據媒體報道,進入10月份以來,資本市場波動加劇,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債務違約更趨頻繁,包括廣東深圳、山東、福建等10餘個省市的國資,均已加速入場接手民營上市公司股權、提供流動性支持。

10月13日,銀保監會保險資金運營部主任任春生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上表示,鼓勵保險機構以財務性和戰略性投資的方式投資優質上市公司和民營上市公司,以更加靈活的方式積極參與解決上市公司的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

日前,深圳市也創新地提出“建立上市公司債權融資支持機制”和“設立優質上市公司股權投資專項基金”,安排專項資金,從債權和股權兩個方面入手,通過股債組合拳方式,多渠道構建風險共濟機制,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改善上市公司流動性。

北京證監會官網顯示,早在9月26日,北京市海淀區政府已依照“市場化原則為主、堅持一企一策”的要求,對遇到困難的重點企業提供支持幫扶的情況,包括幫助海淀區股票質押風險較高的上市公司化解風險;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民營上市公司困難時期給予更多的實質性資金融通支持;區屬國資和東興證券發起設立支持優質科技企業發展基金,基金規模100億元,首期20億元已完成募資,通過受讓不超過上市公司總股本10%的股權,幫助民營科技上市公司化解股票質押風險等。

股票質押未來何解?

廣州期貨研究員郭子然認為,目前股票質押風險頻爆,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A股經歷了接近一年的單邊下挫,目前估值已接近歷史絕對底部,隨著股價的下跌,會有越來越多質押股票觸及平倉線;二是部分個股股票質押比例過高,通常在質押股票接近警戒線時,股東會採取補充質押的方式來化解潛在風險,但如果本身股票質押比例過高,化解風險的能力將下降,一旦股價跌破平倉線將面臨被強制平倉的風險。

郭子然指出,分板塊看,中小創的質押比例明顯高於主板,中小市值個股由於有現金流較緊張的天然屬性,通常採用股票質押作為補充流動性的主要方式之一。

一位從事股票質押業務的券商人士表示,最近股票質押項目的風險集中爆發,雖然在合同中明確約定了券商可採取“強平”或“司法凍結”兩種處置方式,但在實際操作中需要考慮諸多因素,通常解決方案是:委託人與融資人直接溝通,來確定下一步採取何措施。

該券商人士補充道,由於融資人上市公司對當地的稅收以及就業有很大的帶動效應,股票質押一旦出現風險,傳導範圍很大;當地金融辦或當地證監局會組織委託人召開債權人協商會議,並且不建議採取強行平倉或司法凍結的方式。“不過,這些都是內部召開的會議,所以外界很難了解到具體情況。”

“一旦股票質押出現風險,民企的抵抗能力不如國企,這是因為國企的融資能力較強,而民企的股票質押一旦出現風險,尤其面臨最近股價持續跌破預警線,民企很難在短期內籌措資金來提高履約保障比例。”上述券商人士稱。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大盤走低股價下跌,股票質押出現風險是可預見的。隨著監管趨嚴,上市公司的股票質押項目一旦出現風險,融資人會盡可能履行還款義務,尤其對於民企更是如此。

“像東方園林股票質押項目中,監管機構儘早介入,可以有效地防範並化解這類風險,預防出現強行平倉後無法履行還款義務的情況。”上述券商人士補充道,對於上市公司來說,通過賣出股權來償還股票質押的欠款,也不失為一種選擇,也是最先需要處理的,這也解釋了最近發生多個公司發生股權變動的原因。

一位接受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民企上市公司出現股票質押風險的可能性較大,一旦股價跌破預警線,券商就會要求強行平倉,民企缺乏資金調配,很難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內籌措資金來提高履約保障比例,因此就會構成違約,這也解釋了民企爆發股票質押風險的情況居多的原因。相比之下,國企上市公司的股票質押項目出現違約的風險較小。

針對目前市場上流傳的“多家上市公司發生股權轉讓,國有企業成接盤主力”,上述受訪業內人士表示:“當股票質押項目出現風險時,上市公司將股權轉讓給國有企業以償還股票質押項目的欠款,這也是一種方式,畢竟國有企業有雄厚的資金實力。但更應該注意到的是,伴隨著A股市場的持續深度調整,這對上市公司而言不失為一種革新,管理不善或者生產效率不高的企業最終會被淘汰出局,這也有利於我國完成經濟結構的轉型,加速淘汰落後產能,是優化改革的關鍵一步。”

中經金融是《中國經營報》旗下專注財經領域新聞的公眾號,內容覆蓋銀行、保險、券商、基金、交易所等多個金融行業,每天多條原創,旨在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