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摄制组降落四川 再听壶“说”

《如果国宝会说话》摄制组降落四川 再听壶“说”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由四川博物院供图)

《如果国宝会说话》摄制组降落四川 再听壶“说”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白描图(由四川博物院供图)

四川新闻网成都8月12日讯(记者 李慧颖 摄影报道)“叮……叮……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当国宝“开口讲话”,历史开始变得鲜活;当青少年们走近国宝,一扇走近文物国宝的“穿越”之门至此打开。近日,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收官,古文物再次引发网友们的关注。今日,《如果国宝会说话》摄制组带领青少年走进四川博物院和三星堆博物馆,近距离感受国宝承载的巴蜀文明。此次活动是《如果国宝会说话》摄制组联合全国多家博物馆推出的暑期“青少年走进国宝”活动。截止日前,青少年们已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河北博物院两座博物院,聆听、学习节目组主创和文博工作者分享国宝背后的故事。

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中,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和凭借“原始”笑容收获一众好评的“C位”国宝说唱俑都是四川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此次再到四川,节目组再次揭开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的神秘面纱,让原本静默记录金戈铁马和觥筹交错的壶身“活”起来,“动”起来。也让“C位”出道的说唱俑和大家再次见了面。活动中,四川博物院小小讲解员精彩熟练的讲解更是引来了大家的点赞。

《如果国宝会说话》摄制组降落四川 再听壶“说”

活动现场

一壶一世界

“第二季的节目中,在四川博物院拍摄了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还拍摄了汉代画像砖、乐舞俑,四川博物院拥有很丰富的文物,值得大家亲身来看看。”《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分集导演崔宇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选择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拍摄,是因为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宝贝。壶上的纹饰中有采桑图的画像,在战国文物中,仅此一件。而且成都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选择战国嵌错宴乐水陆攻战纹壶作为代表拍摄无可厚非。此外,铜壶身上的画面也极为特殊、精致。采桑、宴乐、战争的画面分别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生活、礼仪、外交,铜壶上的完整画面展现出的就是战国社会,壶中早已无酒,却依旧令人迷醉。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是一件古人盛酒浆的器皿,铜壶上的图像采用“嵌错”制作工艺,记录了战国社会生活的情境。40厘米高的壶身刻有200多不同的人物形象,铜壶身上有三圈纹饰,将壶身分为了四层。第一层是射箭的场面和采桑的画面,第二层是宴饮歌舞的场景以及弋射、练习射靶的场景,展示的有编钟、磬等乐器。铜壶第三层是整个壶身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描绘的是战国时期水陆攻战的场景,他们手里拿着戈、矛、剑等各种兵器奋力厮杀,有的正敲击钲、鼓指挥军队。右边是水战,左边是攻城战。水战画面中,两条对攻的双层战船上飘扬着战旗,左船的战旗是用织物制成,旗上的圆点表示着最高指挥官的级别;右船的战旗用鸟羽修剪、编缀而成,称为旌旗。上层的兵士正在厮杀,手持有长兵器的或刺或钩,持短兵器的近体肉搏,右船有泅水的战士,伺机破坏敌船或登敌船格斗,夺取敌船。左船尾部则有人擂鼓助战。攻城的战斗更是惊心动魄,横线代表城墙,斜线代表云梯。当时由于兼并战争比较频繁,促使攻城和守城的战术、技术、兵器都得以长足发展。守城的一方有弓箭、礌石、长戈、短剑等。攻城的一方有云梯、长矛、长戈、短剑。攻的一方处于下风,有的已身首异处,有的从云梯上摔了下来。第四层有狩猎和双兽桃形图案,描绘的是猎人捕猎的场景。

这件铜壶,器身之上除了镌刻的繁复而精致的花纹之外,还有神秘难解的“巴蜀图语”。典型的巴蜀图语是虎纹、手心纹和花蒂纹等等,由于其形状非常象装饰性的符号,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这是巴蜀古族用来记录语言的工具、族徽、图腾或宗教符号,是一种象形文字,是巴蜀文字的雏形。由于目前完全没有被破解,因而巴蜀图语充满着神秘。它的解读将对了解神秘的古巴蜀王国文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国宝会说话》摄制组降落四川 再听壶“说”

小小讲解员与博物

“汉代其实是人民幸福指数非常高的朝代,当时的人们信仰‘灵魂不死,死后升天’。因此汉代的墓葬出土文物都非常的丰富。”小孩眼中的文物会是什么样的你?11岁的小小讲解员钟昊宇为大家讲述了他所了解的汉代陶石艺术。“阙的修建,按照现在来讲,是副省长级别以上的官员贵族才能修建,然后再根据身份地位分单阙、双阙、凤阙……高颐阙是个子母阙,证明墓主人的地位超过了单阙,但又还不到双阙,于是就修建了这样的子母阙。”高颐阙、李冰石像、东汉石案、石头水塘、石函……娴熟的历史知识,加上童趣的讲解让陶石了解更加轻松生动,赢得了大家的赞扬。

“在博物馆里学的历史是课本上不会提到的,比如某件文物上的花纹是什么意思。课堂上的学习加上博物馆里的学习,能让我对文物的了解更加深刻。”钟昊宇告诉记者,他已经在四川博物院做了三年的小小讲解员,都是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来这里,既能为大家服务,又能让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

“冷文物”也能“暖”起来因为《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播出,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和说唱俑的走红,很多市民游客都纷纷预约来到四川博物院,近距离的感受国宝魅力,“这是对博物馆最好的宣传,也是对市民很好的文化享受。”四川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谢志成表示,为了让文化真正走入公众生活,四川博物院2010年起开启了特色项目“流动博物馆”,让文物“走出去”,据悉,“流动博物馆”2010年成立至今总共91站,接待观众130万,行程18万公里,已经覆盖了全省37个地市州县,真正走到了百姓身边,让“冷文物”暖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