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本文由Sir电影原创:dushetv)

故宫是一个“神话”。

故宫也曾是一个“笑话”。

2011年,故宫因为几次丢失珍宝,面临公众质问。

幸而北京公安局及时追回文物。

故宫特地制作了一面锦旗感谢。

喜事。

但锦旗上,故宫却将“捍卫”写成了“撼卫”。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东西没看住,锦旗还写错,虽然严正道歉,还由央视转播,故宫依旧成为群嘲对象。

由此衍生出“走失门”“错字门”,更令这个原本庄重、严肃的“神府”大失声誉。

这时,一个人“临危受命”。

单霁翔。

他被任命为故宫新院长。

一上任,单院长就先用脚丈量紫禁城面积,花费5个月,磨破20双鞋,徒步走完了故宫建筑群。

他切实了解整座故宫的的破损程度,统计出文物数量,精确到个位数。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踏实之后,是奇思妙想。

他请设计师,将很多故宫文物、建筑和生活中可以用到的东西结合。

他要让国宝走进大众。

果然的,大家渐渐发现,原本“严肃沉闷,无为老气”的故宫,画风变了!

帝王们纷纷出了表情包!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几百年前,那些给军机重臣的朱批,被做成了胶带、扇面、本子……手机也能穿龙袍。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清高雅致的毒舌老爸+农家乐审美的自恋儿子,雍正乾隆这对大清父子,也C位出道。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真不是打广告啊。

——如果有机会给故宫打广告的话表妹也不会拒绝。

无他。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风啊。

化妆品在青花纹的包装下,顿时内外兼修起来。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宋徽宗《闰中秋月》瓷杯,被瘦金体环绕得飘飘欲仙……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这股画风甚至走进了诸多与故宫有关的节目。

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新奇有趣,传递匠心,让在故宫工作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理想。

2017年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把“戏精的诞生”和全国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融合,请来当红明星,演绎千秋故事。精彩的火花碰撞,让节目爆红。

2018年1月1日,《如果国宝会说话》又让“老古董”重新活了过来。

每当听到开头那句——

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

表妹都会跟观众朋友们一起准备好弹幕。

已查收已查收已查收已查收已查收已查收已查收已查收已查收已查收已查收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用一炮而红形容《如果国宝会说话》毫不为过。

第一季豆瓣评分9.2,短短25集看了又看。终于,7月份,我们盼来了第二季。

这次评分,竟比第一季还高。

9.7!

来,跟表妹一起走进它。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与第一季一脉相承——

第二季依然把镜头对准战国至秦汉时期,讲述的国宝,也不只是青铜、陶器,还涉及了织锦、简牍等类型。

比第一季更上一层——

汲取第一季录制经验后,第二季制作更精美、活泼,对潮流名词,文物们与时俱进,与我们同步吃瓜。

今年夏天最火的“C位”就没被落下。Skr、F4等热搜词,以及困扰表妹多年的“瘦身“等话题也被一网打尽。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浓厚文化底蕴+满分作文的文案+灵活善变的画风+100块特效浓缩成5分钟的精华。

表妹敢说,短短五分钟,就能让你哭、笑、震惊、沉默,甚至激发购买欲。

Skr。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在这里,国宝是真的“活”了起来。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比如第1集的国宝鹰顶金冠饰。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草原、雄鹰、策马奔腾的人、大肆进攻的猃狁(匈奴)……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眼看着风起云涌,马蹄下尘土飞扬,你以为即将看到的是一场酣战。

不。

这只是前方高萌预警。

我头戴金冠,身披金甲,草原就是我的帝国

……

我们草原的男人,吃肉、喝奶,都是战士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诶?

诶诶诶???

突然地卖萌是怎么肥四。

而当你刚刚接受这群草原萌汉子,画面又切到冰冷的物件。

眼看着一段传统、庄重的讲解方式又要将观众和文物徐徐推开……

不。

此时——

bgm响起,随着《Just Blue》(《动物世界》片头曲)动次打次,即使画面已变成各大博物院的金饰片藏品,表妹也忍不住跟着热血沸腾。

眼前的动物饰件仿佛被注入了生命,穿越回战国年代,珍禽异兽们在草原尘土飞扬地捕食、撕咬。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都说《如果国宝会说话》萌。

萌在哪?

在表妹看来——

萌就萌在严肃与幽默的对撞,深情与调侃的反差。

第19集“狸猫纹漆食盒”,就把这种“卖萌”用到巅峰。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漆盘上的喵星人,是真的皮。

不但能当社会喵。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还目露凶光。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当解说睁眼说瞎话地为介绍这个与我们今天家猫没有太大差异的家伙,声声喵叫中,我们几乎“弄假成真”时,真正的戏肉——一位汉代女子的小确幸——君幸食登场了。

文案:请您吃得开心。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真的。

请别误以为让国宝“活”起来是什么小动画、bgm等外物。

是每个国宝本身,就有一个值得传颂的故事。

第2集“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天啊表妹居然能准确打出这个名字)。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这一集,每一帧画面都围绕国宝做文章。

铜壶上,图文密密麻麻,春秋战国时期的日常,全都烙印在这只壶上。

用解说的话说,“能听见厮杀与吼叫”。

解说们与它一步之遥,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这“厮杀与吼叫”,可是360度环绕。

但观众呢?

我们始终与它隔着荧幕。

《国宝》的巧思就在这了——

工作人员用激光扫描采集了壶身图案,做成动画,让上面的小人活了起来。

于是,我们看到:

那停滞了两千多年的人像,脱离了壶身的桎梏,晦涩厚重的文物在解说声中,变成简明生动的看图说话。

你仿佛瞬间感受到那划破空气的箭、余音缭绕的钟、喧嚣热闹的人。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如果这还不能打动你。

放心。

表妹还有秘密武器。

表妹“听”了无数遍第3集,曾侯乙编钟。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在这一集,《国宝》又化繁为简。

不借助绚丽的特效、卖萌的动画、煽情的文案。

一段中国唱片总公司于1986年3月29日凌晨两点开始录制的音频,就能把人听醉,听哭。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这段音频,演奏的乐器“曾侯乙编钟”,来自公元前四世纪。

录制5个小时。

随着解说,沉睡千年的编钟发出声音,跨越沧海桑田、时代剧变,一击入魂。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在曾侯乙编钟发掘40周年的2018年,我们与古人隔空应和。

尤其一曲《茉莉花》。

多说无用。

自己感受——

| 时长:5分00秒 |

在此,必须向幕后团队深深致敬。

5分钟讲好一个承载着历史的文物并不简单。

总导演徐欢。

徐欢团队过去成功制作了9.1分的《故宫100——看见看不见的紫禁城》、9.1分的《故宫》、8.5分《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等高分文化类纪录片。

这些与文物打交道的经历为她准备《如果国宝会说话》提供了经验。

有了经验,还得下功夫。

两年时间,徐欢团队为了《国宝》,走访全国上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五十余处考古遗址,最终挑选出100件。

这些国宝的选择,也许体型不大、也许不够严肃,但却都实实在在承载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日常生活。

用来测量粮食的战国商鞅方升、点亮浴室的长信宫灯、贵族夫人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长沙某丞相家造型奇特的狸猫纹漆食盘、在闪光灯下C位出道的东汉说唱陶佣……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某种程度,就是今天我们手边的pvc包、塑胶雨鞋、Iphone手机、乐高……

在表妹看,这种“平视视角”才是这档节目成功的关键。

因为——

如果说过去的文博类节目是帝王将相大一统的史诗,那《国宝》,则第一次把目光对准平民百姓杂碎而真实的生活。

这是一本彻头彻尾的草根日记。

说的是衣食住行,谈的是休闲娱乐。

它既抹平庙堂与江湖的鸿沟,也拉近了历史与今天的距离。

看多了皇帝们骄奢淫逸的挥霍。

谁不想了解自己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到底怎么过日子呢。

过去,我们常常听到这种“抱怨”。

90、00后不想了解传统文化。

真的如此吗?

​怎么不想想为什么年轻人不想了解。

更进一步——

这种抱怨本身,就隐含傲慢。

年轻是幼稚的;年轻是空洞的;年轻拒绝深刻,只向往奶头乐的滑稽与煽情。

真的如此吗?

严肃就等于枯燥?厚重就一定意味沉闷?

当你打心眼里看不起大众,你也就自我封闭了与大众交流的途径。

而《国宝》出现的意义正在于——

它打破了那种“自以为是”的次元壁。

它走进了过去被习惯性无视的草根阶级。

它用平等的尊重,带动了传统与年轻互动的热情。

不知道耶——

比起那些书写春秋的“丰碑”。

表妹始终偏爱盛满人间冷暖的“茶杯”。

满分节目六个月后回归,还是满分

微博搜索关注:毒舌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