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资讯」让更多残疾人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残联资讯」让更多残疾人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残联资讯」让更多残疾人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残联资讯」让更多残疾人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龙泉驿区为例,残疾人就业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就业率逐步提高,残疾人就业竞争力有所加强。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就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其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残疾人就业工作仍面临困境。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报告中指出,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加强宣传,营造政府重视和社会关注的氛围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享有法律赋予的平等就业、取得劳动报酬、接受职业培训、享受社会保险等权利。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并不是残联的“独角戏”,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残疾人就业工作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应发挥政府在安置残疾人就业上的主体地位及其主导作用。因此,一方面在加强《残疾人就业条例》和《残疾人保障法》的普法宣传的同时,要大力培育残疾人自强自立典型和扶残助残典型,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树立正确导向。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残工委的作用,定期召开会议,认真总结残疾人就业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借助电视、电台、专栏、微信平台等形式,或者联合相关就业保障部门开展现场政策解读、展示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承担起扶残助残的社会责任。

拓宽思路,调整完善相关政策促就业

从全区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现有基础,以经济、法律的手段,辅之以少量的行政措施,在就业政策制定,资金援助、岗位提供等就业环节给予扶持。一是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力度,对不按规定安置残疾人就业又拒不足额缴纳残疾人保障金的单位,征收单位应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二是完善残疾人自主创业的优惠、扶持政策。三是积极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四是对积极创造条件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在经济项目、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倾斜,努力减轻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的负担,提高企业竞争力。

加强残疾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劳动素质和技能水平

提高残疾人就业竞争力,积极发展残疾人义务阶段的基础教育、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是有效提高残疾人素质、增强残疾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一是重视残疾人基础文化教育,重视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二是重视残疾人职业教育,建设残疾人职业教育专门学校或者院系。三是重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在职培训。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时,一是以需求为导向,精准为目标,根据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的精准需求和残疾人自身精准的需要,有计划地组织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应当充分发挥龙泉驿区汽车产业优势,开展汽配加工、汽修等技能培训,也可结合本土特色和龙泉驿区大学城的教育资源众多的优势,充分利用专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开展如蜀绣、烘焙、电商培训、创业培训等。二是以创业意识为关键点,大力加强创业培训,强化对残疾人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 三是以职业要求为落脚点,大力加强在职培训。结合技术岗位等具体要求,邀请企业资深技术工人或者院校老师,对企业在职职工提供技能提升和职业规划培训,促进就业稳定和职业长远发展

正确引导残疾人就业观念,激励残疾人自强创业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和引导,如邀请残疾人自主就业典型开展交流会、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对我区残疾人及家属开展企业文化、招聘要求、职业发展等宣讲会等,引导残疾人充分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自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就业思路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就业追求由理想型向现实型转变,就业心理由自卑型向自信型转变。通过宣传残疾人的自强精神以及就业创业先进事迹,激励广大残疾人的就业创业信心。

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促进残疾人劳动能力康复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加强康复资金投入,大力发展残疾人社区康复,一方面加强引进先进的康复理念和设施设备,另一方面大力培养基层康复专业技术人才,加大康复人才和康复机构、设施设备的配比,满足残疾人大量的康复需求。

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残疾人工作队伍

加强残疾人就业机构人员自身建设。一方面工作者要吃透政策,把握前瞻性、规律性、预期性,用政策撬动残疾人就业;另一方面要在政策指导下,善于总结,敢于探索,成为专家型工作者,掌握残疾人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对症下药、精准服务。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就业信息供求的真实性、时效性,充分利用日益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网络,着力解决就业信息不畅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