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为“它”当起“宣传员”

习近平为“它”当起“宣传员”

昨天,学习大军给大家预告了一场“不一般”的盛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这场习近平主席亲自策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推动的“不一样”的盛会终于盛大开幕了!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细心的观众一定注意到了,在这场长达半个多小时、内容近5000字的演讲中,习近平全程脱稿,谈到中国经济时如数家珍,谈到改革开放的未来时激情澎湃,不遗余力地为“进博会”当起了“重磅宣传员”。习近平的博闻强记和自信从容的大国领导风范,简直收获了众多观众的“膝盖”。学习大军这就为这次讲话做个导读,带领大家近距离感受一下习近平的演讲魅力吧。

不是独占,是共享。谈到首届进博会,习近平强调,“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这体现了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发展自由贸易的一贯立场,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进博会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的成功举办,不仅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是一次创举,对于世界贸易发展史来说,更具有里程碑意义。首届进博会的主题是“新时代,共享未来”。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是改革开放40年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期,更是世界经济在平等开放的贸易环境中逐步走向复苏的关键期。中国开创性地举办100%进口展品的国家级博览会,既开启了外国企业的“淘金时代”,又为国内企业“招财进宝”,真正体现了“共享未来”的主题。

不要封闭,要开放。谈到世界经济格局,习近平指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为了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各国都应该拿出更大勇气,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贸易局势,中国领导人高瞻远瞩,破除重重迷雾,看清和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发出了“各国应该坚持开放融通,拓展互利合作空间”“应该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应该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的三条倡议,习近平强调,“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还是互利共赢的合作之道?面对选择,习近平为世界经济的未来作出了理性判断。

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谈到中国未来的开放举措,习近平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将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中国将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中国将始终是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中国将始终是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40年前,改革开放把中国从沉睡中唤醒,开启了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曾说,“如果不改革开放,不改善民生,就只能是死路一条”。40年的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既是中国没有退路的选择,也是未来发展的最好选择。中国没有理由也绝对不会故步自封。除了用四个“始终是”表明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念,习近平还言出必行,提出了激发进口潜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等五个方面的具体举措,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也为境内外广大投资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不是小池塘,是大海。谈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习近平强调,“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1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尽管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也遇到了不少阻碍和困难,但中国经济乘风破浪,呈现出稳中有进的总体趋势,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习近平充满自信地说,“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大家完全可以抱着乐观态度。”中国老百姓常常总结自己的过去,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作为一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民族,分分合合、荣辱兴衰,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呢?大海依旧在那儿!中国依旧在这儿!这是何等从容与淡定,又是何等旷达与自信,恐怕只有真正的大国领袖才能展现出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吧。底气在人民!

不是终点,是新起点。谈到上海的对外开放

,习近平指出,“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上海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同其开放品格、开放优势、开放作为紧密相连。我曾经在上海工作过,切身感受到开放之于上海、上海开放之于中国的重要性。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上海的品格就是“水”的品格——奔放、自由、包容。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经历过改革开放的伟大探索实践,如今,作为“世界的会客厅”,更是见证过许多国际合作的重大历史时刻。为了让上海在国际舞台站稳“C位”,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为上海打造新的起点:一是将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二是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三是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三份厚礼简直就让上海成了最近网络流行的“锦鲤”——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羡煞旁人。

不是独唱,是大合唱。谈到对本届进博会的期待,习近平强调,“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中国主办,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国家共同参与,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我希望各位嘉宾在虹桥国际经贸论坛上深入探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新思路,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不懈奋进,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大合唱讲究的是分工合作,和谐共鸣,决不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还要讲究基调统一,节奏一致。进博会的“大合唱”,共建、创新、包容开放便是总基调。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3600多家企业,超过40万名采购商,在11月5日到10日这短短的6天里,这场进口展品的博览盛会将不断创造历史,用事实和数据向那些恶意揣测中国改革开放目的的人们予以最有力的回应:中国的开放是“众乐乐”,绝不是“独乐乐”!

从高空俯瞰本届进博会的举办地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四个展馆犹如叶片由中央广场向外绽放,这个上海新地标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四叶草”。据说在一万株三叶草中只会有一株是四叶的,因此被认为是幸运的象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真心祝福中国的开放和发展能为中国和世界的未来带来更多幸运!(文/学习大军,2018年11月6日)微信公众号:学习大军 微信ID:xuexidaju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