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通鉴|在官场中,做人千万不能太直

酱香通鉴|在官场中,做人千万不能太直

【”直人“盖宽饶】

盖宽饶字次公,魏郡(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人。盖宽饶是个直人,性情刚强,公正清廉。儒家主张以礼治天下,盖宽饶严格遵守,几乎到了偏执的地步,不管是谁,只要违反了礼义,他就弹劾,比如,侍中、阳都侯张彭祖过殿门没有下车,盖宽饶知道以后,立即弹劾。张彭祖是谁?他可是大司马车骑将军张安世的儿子,还是宣帝刘病已的红人诶。经过调查,盖宽饶因举奏大臣不实而获罪,被降职为卫司马。但“直”的本色依旧不改。后来,盖宽饶因工作出色,被升为司隶校尉(京畿总卫戍司令)。

平恩侯许伯(刘病已第一任皇后许平君娘家的人)迁入新府第,宰相、御史、将军、中二千石官员都去恭贺,许伯也请盖宽饶前往。许伯给他倒酒的时候,盖宽饶说,别给我倒多了,我是酒狂。

宰相魏相听见了,笑着说,次公你清醒的时候就是狂人,又何需饮酒?

衣赐履说:魏相似乎在说笑,其实透露出盖宽饶在群臣心目中的形象。

大家一通喝,都喝嗨了,长信少府(长信宫供应官)檀长卿起舞,假扮沐猴(应指猕猴)和狗打架,大家看得哄堂大笑。唯独盖宽饶不高兴,竟然离席走了,回家就写奏章弹劾檀长卿以列卿身份扮猴子,成何体统!刘病已准备降罪少府,搞得许伯十分难堪,一个劲儿为请罪,好不容易才把这一儿抹过去。

衣赐履说:我们不大清楚列卿身份为什么不能扮沐猴,但肯定违反了儒家的“礼”。宰相魏相与群臣都在场,谁都没有发话,偏偏盖宽饶要弹劾檀长卿,他也算“直”得可以。

这样的事做得多了,盖宽饶基本上把所有人都得罪光了。就连刘病已也拿他没脾气,虽然没怎么怪罪他,但也不给他升官。

刘病已用法严苛,此时又信任宦官,因此,盖宽饶进献封事(密封的奏章)说,而今,儒家圣人的道理衰微,儒家的治国方法没有推广,陛下竟然把一帮太监当作周公、召公,把法律命令当作《诗经》、《尚书》。又引用韩氏《易传》说,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天下就把政权传给子孙,官天下则把政权让给贤能,这就如同四季转换,功成者离开,不得其人就不居其位(五帝:黄帝、颛顼【读如专需】、帝喾【读如库】、尧、舜。三王:夏启、商汤、周武王)。

书奏上去,刘病已大怒,把他的奏书下给中二千石。执金吾(长安警备区司令)评议说,盖宽饶这厮,他这是要求皇上禅让天下给他啊,真是大逆不道!

刘病已认可,下令逮捕盖宽饶。盖宽饶拔出佩刀自刎在未央宫北门之下。

衣赐履说:执金吾说盖宽饶想当皇帝,这明摆着是鬼扯。鬼扯为什么刘病已认可?因为执金吾已经看出来,刘病已怒了,他想办了盖宽饶,只是需要一个罪名而已,呵呵。儒家推崇“主明臣直”,然而,臣真的“直”了就麻烦了。盖宽饶够“直”了吧?结局就是一死。看那些官场达人们,人品有好有坏,性格各不相同,但绝没有盖宽饶这样“直”的。儒家的礼制,是个奇怪的东西,如果完全按照那一套来,一定众叛亲离,寸步难行;如果完全不按照那一套来,又容易授人以柄,死于非命。官场达人们,一般都在某个限度之内,小心翼翼,左右权衡,边走边看,有时还得连蒙带猜,踩着钢丝向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