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有些人會有「清朝無昏君,明朝全是昏君」的看法?

微笑轉身不見你


清朝沒有昏君?清朝都是英明神武的皇帝?

如果說的是以為後世電視劇做貢獻的標準來衡量清明和昏庸,那清朝的皇帝的確要比明朝皇帝清明的多。

如果要說勤政,清朝皇帝也的確比明朝皇帝清明的多。

清朝皇帝裡沒有萬曆這樣天天不上班的。

也沒有愛打傢俱的,也沒有寵信出一個九千歲的。

清朝的皇帝看來都很勤勞,苦哈哈的上班。

道光皇帝還特別節儉,連龍袍都穿打補丁的。

但是有一句話叫低效的勤奮比懶惰還可怕。

清朝的皇帝,乾隆以下,大部分都是低效的勤奮。

以道光皇帝為例,他提倡節儉是好事吧,他每天吃飯就吃四個小菜,衣服都是破舊的,有一回在外作戰得勝的大臣來給皇帝獻上俘虜,道光皇帝非常高興,要求賜宴,結果滿桌子就五六個菜,你讓二十來個人誰敢吃,一人一筷子都不夠,最好大臣只好餓肚子走了。

這叫明君?

還有道光看不得別人穿新衣服,有大臣穿新衣服上朝就跟挖他的肉一樣,搞得人人作偽,有新衣服也不敢穿。

但是面對國家內外交困局面,他卻拿不出好的策略。

這叫明君?

咱再說開頭那幾個皇帝。

就說乾隆皇帝,他扶持了頭號貪汙犯和珅,他死後白蓮教起義不斷。

固然從大處著眼,他開創國土,為中華民族疆土做了貢獻。

但是他死在十八世紀最後一年,四十年後就是鴉片戰爭。

而就在他生前英國曾經派馬嘎爾尼造訪中國,要和中國通商,他高傲的拒絕了。

如果他真的是個明君,這時候能夠開眼看世界,也不至於四十年後被人拿槍打破國門。

再說文字獄,清朝的文字獄滅絕了多少文化。

其實要評價一個皇帝並不在於他多勤勞的去上班,多節儉,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他最重要的是眼光,是制度建設。

就說眼光,明朝的時候中西交流不斷,明朝雖然海禁,但不是閉關鎖國,各方面的交流從未停息,例如當時明朝被稱為白銀王國(你看電視劇上動不動賞賜白銀多少兩,其實中國本身白銀產量特別低,當時白銀主要是海外貿易流入的)這正是和國際貿易往來的結果。

再例如紅夷大炮便是和當時歐洲交流所得(紅衣大炮打死了努爾哈赤),當時的武器跟歐洲的差距不大。

但進入清朝,這種交流越來越少最後停止了,我們和歐洲的交往越來越少,到了中後期基本停止了。武器差距就拉大了。到了鴉片戰爭的時候,完全不堪一擊。

(大明劫上明軍使用的槍,其實戚繼光也有一支火槍隊)

再說制度建設,正因為對文化的鉗制,對文化的蔑視,他們依靠鐵騎佔領了這片土地,就奴化了這裡的人,漢族的官員只能稱臣,滿族的官員稱奴才,在他們眼裡奴才比臣要高級得多。

這就是魯迅說的求奴隸而不得。

明朝的皇帝之所以會懶政,是因為他們手下有一群行之有效的文官集團,這套文官體系保證皇帝就算不上班,這個國家照樣運轉。強大的內閣制度形成了對皇權的制衡,正德皇帝再胡鬧,這個國家還有王陽明那樣的優秀人才出現,劉瑾和魏忠賢再混蛋,皇帝咳嗽一聲,他們照樣還得死。

清朝的皇帝完全打破了這種制度,正因為沒有這套體系,他們要用自己低效的勤勞去彌補,所以他們才會苦哈哈的。


錦翼


首先“清朝無昏君,明朝全是昏君”明顯是一段過於武斷,且紕漏百出的話,當然了,這個誰都知道。但是任何“諺語”總歸有它產生的原因,這句話也不過是吐槽明朝的皇帝跟清朝的皇帝相比太過於“懶且奇葩”罷了。

大明一代除去最為出名的朱元璋,朱棣兩父子,還有朱允炆,朱高熾兩位在位時間不長卻還算明君的君主以外,自宣宗朱瞻基承接仁宗朱高熾有“仁宣之治”後;接下去是被宦官王振專權,土木堡之變中被瓦剌俘虜的明英宗朱祁鎮;然後是稍微有點勵精圖治的景帝朱祁鈺,可惜其在位期間奸臣亂朝;第八位是因獨寵“萬皇后”而名震中國曆代皇帝的憲宗朱見深;第九位是有“弘治中興”的孝宗朱佑樘;第十位是大名鼎鼎的武宗朱厚照(這個可以不用多介紹了);第十一位是傳說中迷信方術,二十多年不上朝的嘉靖帝世宗朱厚熜;第十二位是穆宗朱載垕,是的,就是天天吃春藥的那個;第十三位是同樣是大名鼎鼎的萬曆帝神宗朱翊鈞,是明朝衰敗的開始;第十四位是“一月天子”,身體被掏空而死的光宗朱常洛;第十五位是任用魏忠賢的天啟帝熹宗朱由校,是的,就是那位搞木匠的;關於大一統的明朝末代皇帝崇禎朱由檢大家都清楚。

然後我們再來說說清朝的皇帝,除去開國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接下去是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然後??????——溥儀!

是的,相對於明朝皇帝的特色滿滿,清朝自乾隆後都太過於平庸,而乾隆的出名其實也不過是因為超長的待機(在位)時間和清宮戲的功勞。但是你能說明朝的幾位奇葩君主就是昏麼?比如說朱見深,朱厚照,朱厚熜,朱翊鈞,朱常洛到木匠皇帝朱由校,他們在位前期依舊可以稱的上明君,只是後期全部撲街了。

究其原因,其實大家都知道,如果把朝廷比作一個公司的話,明朝的皇家後代們,家裡是請了職業正副經理人(文官集團和宦官集團)來保證這個龐大的企業正常運行的,自己麼當然好好當自己吃喝玩樂的富二代就行了,於是乎明中後期的皇帝可堪稱中國曆代特色集合。但是到了滿清一朝,皇權集中制以及去除長子繼承製,不僅從選太子開始就讓這些皇后代們使出吃奶的力氣來表現,即使坐上皇位了,顯然也並沒有老朱家的後代們輕鬆。所以我們才會看到明朝的皇帝一個比一個懶,清朝的皇帝似乎個個勵精圖治,當然,後者很平庸那是對了。


三觀粉碎機


明清是距離今天最近的兩個王朝,深度談論,似也無更多禁忌,所以也就有了各種奇葩的觀點。

明朝從1368年朱元璋稱帝,到1644年崇禎帝上吊,存在了276年。清朝從1644年多爾袞佔領北京,到1912年溥儀退位,存在了268年。這裡將南明與後金都自動忽略。

明清都是皇帝的集權統治,但其體制是有很大區別的。這也是造成了世人對兩代皇帝的印象的不同。

明代皇帝更像是個集團董事長,並不凡事親力親為。當然也有積極參與日常管理的,如朱元璋、朱棣這類創業型,也有朱由檢這種面對瀕臨破產的危機型。相反也有如朱厚熜、朱翊鈞這類開董事會都不去參加,派幾個服務員去聽風的。

清代皇帝更像個董事長兼CEO兼總裁,“黎明即起、萬機待理、事必躬親、子孫永志”。本來有幾個副總裁的職位(大學士),乾脆作為資深元老的福利待遇。另外成立個執行委員會(軍機處),總經理親自領著研究處置日常工作。所以從外表看,這種企業家似乎很敬業。

再來看網上經常用來嘲笑明代皇帝的幾個典故,朱元璋大殺功臣、朱棣造反篡位、朱高熾是個胖豬窩囊廢、朱瞻基就愛鬥蛐蛐、朱祁鎮當過俘虜、朱見深戀母情結、朱祐樘一夫一妻但沒教育好孩子、朱厚照是問題少年、朱厚熜迷信煉丹、朱載垕被女色掏空了、朱翊鈞懶非常懶不上班、朱常洛吃錯藥、朱由校是八級木匠,剩下三個悲情皇帝,反而被認為正常些:朱允炆、朱祁鈺、朱由檢。網上還有信誓旦旦的“歷史貼士”——明代十六位皇帝的奇葩人生。我留言過,那是不瞭解十六國南北朝那些皇帝。

評價一個王朝,要綜合看社會、經濟、科技、民生,而不僅僅是皇帝本人。

對比明代皇帝這些故事,清代皇帝也並非多麼“聖人”。福臨忘恩負義、康熙是穩定基業的人,但沒有處理好後事,胤禛勤奮但苛刻、弘曆好大喜功的富三代且長期大量破壞珍貴文物,顒琰真平庸、旻寧假簡樸、奕詝四春娘娘、之後三個皇帝都活在慈禧老太太的陰影下,每人做了一件大事,載淳下令殺了安德海、載湉百日維新失敗、溥儀被抱著宣佈退位。

這兩段只是調侃了,同樣當不得真。事必躬親的出鏡率,並不是評價古代皇帝明君昏君的標準。一位不折騰的皇帝,就是個合格的皇帝。

補充一句,清代的文字獄是一種嚴重的思想倒退。


幾葦渡


明朝全是昏君,所以明朝國祚276年;清朝全是明君,所以國祚267年。

明朝全是昏君,所以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遠洋活動發生在明朝;清朝全部都是明君,所以閉關鎖國以天朝老子自居。

明朝全是昏君,所以世界上最早成建制使用熱兵器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是明軍;清朝全是明君,所以放棄火器選擇騎射打天下。

明朝全是昏君,萬曆三十年不上朝明軍在朝鮮戰場吊打日本軍隊;清朝全是明君,甲午戰爭被日本完爆於黃海、朝鮮。


明朝全是昏君,所以不割地、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清朝全是明君,所以割地賠款、簽訂無數喪權辱國之條約,敵人來臨,丟下百姓熱河、西安隨處躲。

明朝全是昏君,所以文化繁榮,民富國強,四大名著三部在明朝,且有千古聖人王陽明,無論在天文、數學、物理、醫學、農學、地理學等領域,還是文學領域,都有舉世矚目的成就;清朝全是明君,皇帝只允許自己學習瞭解一些西洋科技,禁止民間學習,將愚民政策進行到底。



我不是賀南星


衡量一位君王是明君還是昏君的標準是什麼?不釐清這個大前提,那就無法討論明清兩代帝王的功績和得失。

個人認為,所謂的明君,必須同時滿足三條標準:

第一、搞好內政。政府運行正常,官吏基本稱職,社會總體安穩,百姓餓死不多。

第二、抵禦外患。軍隊有戰力,邊界無大戰。如果不幸遇到強敵,至少能守住祖宗留下的疆土,保國安民。

第三、實力超群。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在地區領先,相比世界先進國家不存在代差。

至於帝王的個人私德、興趣愛好、執政風格、工作作風,跟是否明君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從上述三條標準來看,明清兩代沒有一個明君,只有昏君、暴君和庸君。

明清時期是中國君主專制的巔峰,明開了個壞頭,清有過之而無不及。

明清時期是中華文化的衰敗期,漢之霸氣、魏晉風度、盛唐氣象、宋之精緻都已一去不復返,剩下的就是明的簡約至蒼白、清的細膩至繁瑣。

明清時期是中國農耕經濟的停滯期,除了曇花一現的鄭和下西洋,兩代基本處於閉關鎖國狀態。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不過是狹隘民族主義者的自嗨(私有財產得不到保護,何來資本主義?)

近些年,明粉與清粉吵來吵去,充其量不過是在一堆爛桃子裡挑幾個毒性稍小的。

何苦來著呢?!


江南俗士1


清朝仔細分析,確實沒有一任皇帝昏庸無能,中華文明最危難的時候,有清朝坐鎮,是中華文明的福分。

當然有問題的皇帝有,例如光緒和宣統溥儀,但光緒基本不是最高統治者,而是慈禧,最後3任基本是慈禧。

而慈禧無論能力,眼界,手段又是千年一出,中華文明沒趴下,就

咸豐和慈禧這2口子的功勞。

從咸豐皇帝英法聯軍進北京,火燒圓明園開始,中國瞪眼看著滅亡的必然進程就被強力的扭轉,到慈禧時候,八國聯軍進北京,中國就徹底安全了。

這是中華文明的興衰歷史中,最危險的幾十年,比春秋時候的尊王攘夷,比漢末的五胡亂華的嚴重程度都厲害,是全世界圍攻中國。


楓林沙洲



明清所有皇帝我覺得明成祖朱棣是最好的皇帝。我說下閉關鎖國的問題,明朝剛剛開國,國力不強,海岸線有倭寇騷擾搶劫,不勝其煩。朱元璋農民出身,覺得自給自足就可以了。於是有了禁海令。朱棣不一樣。修書,永樂大典。不僅僅是這一本。出海,解除禁海令,鄭和下西洋不用多說相信大家都知道。最敬佩的是,遷都!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這種骨氣不是說是皇帝就能有的!有這種骨氣的皇帝不一定是明君,但沒有的一定是昏君。崇禎死得有沒有意義已經不重要。關鍵是知道反抗!然而離我們最近的,割地?賠款?跑路?其實我是不相信一國之君會這樣的!為什麼會發生呢?我個人覺得原因很簡單。外來入侵者根本沒有對中華有認同感!他們民族只是豢養著中華人民而已!唐宋元明清,變成唐宋明的話!中國現在絕對的世界第一大國!地盤絕對的世界第一!


哪都通臨時工工長


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明朝的皇帝確實是奇葩,有喜歡木工的,有喜歡修仙的,但是,終明一朝,不招親,不納貢,不議和。你說明朝君王不是政治家,對,但是老朱家的種就是一根筋,就是這麼硬氣。你大清有老朱家一丁點這種血氣,也不至於晚清軟的跟條死狗一樣。

還有,明朝末代皇帝崇禎,讀過歷史的都知道這是個悲情帝王,當時沒有選擇南遷,是因為顧及百姓,可以看北宋南遷渡河,整個北方慘遭屠戮。為了避免這樣的歷史重現,崇禎選擇了和這億萬子民共存亡。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大清割地納款,八國聯軍侵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時候,你大清君王何在?

有點跑題,言歸正傳。

從上述可看出,如果道光咸豐同治把我大中國治理的內憂外患頻頻割地納款都不算是昏君的話,那我萬曆三大徵簡直就是千古一帝了。

更別提朱棣這位生於戰亂死於征途的君王了,把蒙古當成後花園,閒著沒事就出去磨磨牙保持軍隊的高戰鬥力。

再說說,史書上明碼標記著的,康乾盛世,都免不了割地,而大明國祚276年,沒有簽訂過一個不平等條約。就算日本浪人我也要組建軍隊給予狠狠的還擊。

高低立判。

再說說士大夫,明朝的士大夫,言官,儒生是最牛的,誰也不敢惹,包括皇帝。天天奏本參你,皇帝做啥都特麼管。你想打死他,好啊,我直接帶著棺材死諫,正好成全我萬古流芳,名留青史的願望。

而得罪士大夫的君王,一般不可能在史書上有什麼好果子。焚書坑儒的秦始皇,敢殺儒生典範高穎的楊廣。等等。

明朝無明君,一部分在於清朝的抹黑,另一部分,是因為得罪了士大夫,偏偏到明末,士大夫的無恥程度已經罄竹難書。

頭皮癢,水太涼的錢謙益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一群狗腿子賣主求榮找了女真人為主子,然後肯定為了跪舔新主子不遺餘力的使勁黑前主子啊。把他們說的一無是處荒淫無道以來掩蓋自己的背叛和心虛。

最無恥的人,莫過於此。

最令人諷刺的是,你以為你的新主子就喜歡你這幅跪舔樣?洪承疇為大清統一全國身為馬前卒立下汗馬功勞,位居貳臣傳首。史可法一生抗清被清君讚賞。雖然是虛名,但是也算是諷刺這群狗腿子吧。


木劍溫不勝


呵呵,滿遺說的吧。來來來,咱們來比比。

他們說明朝都是昏君,無非是說有幾個皇帝經常不上朝或者不務正業罷了(比如木匠皇帝)。那麼什麼叫昏君呢?所謂昏,是非不分,黑白不明,親小人遠賢臣致使朝局動盪國家混亂。

然而事實呢?那些不上朝的皇帝哪個都沒耽誤朝政,有內閣在國家正常運轉,皇帝雖然不上朝卻沒發生政權更迭和民亂。這叫昏君麼?

從朱元璋開始,明太祖那是康熙都景仰的人物,你能說昏君麼?

朱棣派鄭和七下西洋,宣揚大明天朝恩威,萬國來朝,他昏麼?

他的兒子仁宗孫子宣宗更是兩代賢君,鑄就大明最鼎盛時期,歷史都是認可的。

後來就是土木堡之變的兩個男主英宗和代宗,英宗剛愎自用所以身陷瓦剌,姑且不算一個好皇帝,代宗當國時卻是選賢任能,除了拘禁英宗令後世有所非議外,於國政則是明君。

英宗之子憲宗朱見深英明寬仁,在位初年恢復了朱祁鈺的皇帝尊號,平反於謙的冤案,任用賢明的大臣商輅等治國理政,可以說有君王的風度。時代風氣清明,朝廷多名賢俊彥,寬免賦稅、減省刑罰,社會經濟漸漸復甦。但是在位期間任用奸邪,不能說沒有缺陷。

憲宗之子孝宗朱祐樘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聲色,勤於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努力扭轉朝政腐敗狀況,驅逐奸佞,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史稱“弘治中興”。雖末年寵信宦官李廣,但是立刻改過自新,歷代史學家對他評價極高,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就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孝宗之子武宗朱厚照,處事剛毅果斷,批答奏章,決定國家重大事件。彈指之間誅劉瑾,平安化王之亂、寧王之亂,大敗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賑災免賦。而且,他在位時臣下仍有不少賢才,也從側面反映出這位帝王治下總體上仍有可稱道之處。應州大捷大敗韃靼軍,立下了一戰功。在應州一戰中與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還親手殺敵一人,極大地鼓舞了明軍士氣。很多人認為他荒淫暴戾,怪誕無恥,是少見的無道昏君。但武宗雖嬉遊玩樂,卻也有抵禦邊寇之功,大事上從不怠慢。

然後就是世宗嘉靖帝,嘉靖帝我有一評語:他的身上擁有一個帝王應該具有的所有品質。他對人心朝局和權勢的掌控力是歷朝最爐火純青的,雖然他任用嚴嵩,但同時他也掌控著嚴嵩。這也就是他一心修道,卻能掌握朝局的原因。這種皇帝他昏麼?相反他極其聰明。

嘉靖之子隆慶帝朱載垕,登基前的內憂外患使他關心朝局,對他登基後處理政務有著較大的影響。即位後倚靠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大臣的盡力輔佐,實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內外得到大治,史稱隆慶新政。他寬仁大度,勤儉愛民,留心邊陲之事,處理都恰到好處,可以稱之為明主。當然他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沉迷於媚藥助興。

隆慶之子萬曆皇帝朱翊鈞在位之初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在神宗支持下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國力得到恢復,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神宗親政後,勵精圖治、生活節儉,有勤勉明君之風範,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徵,鞏固了漢家疆土。執政後期荒於政事,因缺乏張居正這樣的賢士應對督導、國本之爭等問題而倦於朝政,自此不再上朝,國家運轉幾乎停擺。強徵礦稅亦是在位期間被稱為一大詬病,使明朝逐漸走向衰亡。姑且功過對半開。

萬曆之子光宗朱常洛,他在位期間進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罷除了萬曆朝的礦稅,撥亂反正,重振綱紀。不好的一面是每日回宮後卻沉於酒色,縱慾淫樂,身體羸弱。然而並沒導致國家的動盪和朝政的混亂,只能說他私生活有點小問題。

光宗之子朱由校倒是個昏君,這個沒什麼可說的。

末帝崇禎,遵行祖訓,誓死不撤,守衛北京,自縊煤山,以發覆面,留書懇求亂軍放過百姓。他不是昏君,他只是生不逢時,有心救國卻已喪失時運。

至於清朝的皇帝,太祖努爾哈赤只曉得打仗,中途身死,於治國毫無成就,可稱雄主,稱不上英主。

皇太極倒是個有權謀有手段的人,不是昏君。

順治嘛,前半生被多爾袞控制,親政後有過仁政,後半生寄心於佛教。姑且功過對半開。

康熙是個明主仁君,這個眾所周知。

雍正是個勤政的君王,活活的累死了,在這期間堪稱整個清朝政治最清明的時期,上下幾乎沒有貪官汙吏。

乾隆嘛,就是個敗家子,他能有盛世之稱那是他爺爺和老爸給他打下來好基礎!他就是在那坐吃山空罷了,打的幾場勝仗花的不還是他爺爺和老爸給他攢下的銀子?然後就是頻繁的下江南,修園子,花費甚巨。

嘉慶沒啥大作為,不昏也不明。

道光手上丟了國土,連祖墳都沒進去,縱觀歷朝歷代,可不就滿清割地了?秦漢唐宋明有麼?大明更是有祖訓,不稱臣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單就這一點,滿清永遠比不上大明。

後來的咸豐更是倉皇出逃,丟盡了臉面,同治和光緒都為慈禧那個老妖婆控制,把中國搞得傷痕累累,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他們滿清雖然進了中原但就沒把中國當他們自己家,慈禧還想著大不了回東北老家呢。

至於宣統溥儀,一個漢奸賣國賊,一輩子都洗不白的。


中國人民噴子軍司令員


在清朝數代明君的英明領導下,領先世界幾千年的中華民族終於變成了‘東亞病夫’成了任人宰割的強國。清朝的明君心中根本沒有天下百姓,為了自己的皇位他們可以犧牲國家的任何利益。“我不管日本人在東北殺多少人,運走多少糧食和煤,只要不讓我當大清的皇帝我就不會心甘”(參加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這就是你們眼中的明君!

明朝都是昏君但是明朝無論對日本,荷蘭等當時的西方強國的戰爭都沒失敗。國都沒有被異族佔領過一次,不如清朝的明君,從英法聯軍到八國聯軍進北京入無人之地。昏君領導下的下明朝科技緊跟西方並沒有被西方甩的太遠,產生了黃宗羲,顧炎武,王陽明等思想家。 請問明君統治下的大清有思想家嗎?

朱厚照是多麼的“荒唐”……可是明朝的每一個皇帝,卻沒有一個是軟骨頭的。你看如崇禎皇帝天子殉國,你看如正統被俘卻決不求饒,你看如隆武戰死沙場,你看如紹武被俘,絕食自殺…同為末代皇帝的祟禎在臨終前留下了,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