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数字资产化

简谈数字资产化

什么是数字资产?

数字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的,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或处在生产过程中的非货币性资产。

数字空间的无限可扩展性、无限可复制性、多维可塑造性,可能意味着蕴藏在这里面的待开发的海量财富,这些新财富的表现形式就是数字资产。除数字货币、数字股票、数字债券外,数字资产的范围比这要大得多,包括所有数字化了的资产,比如专利、版权、创意、信用等知识文化资产。

比特币、时间币等数字货币是最为人们熟悉的一类数字资产。目前各色各样的数字货币种类繁多。未来央行会发行法定的数字货币也是一种数字资产。智能股票、智能债券也是数字资产。所谓智能,其实就是利用区块链的数据不可更改性和可编程性,在区块链上登记发行股票或债券,使得这些数字化了的股票或债券,可以依靠智能合约点对点自主交易、自我结算。

简谈数字资产化

数字资产的属性

1、数字资产是以比特结构存在的虚拟资产,不是像黄金那样具有原子结构的实物资产,数字资产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以“Coin”(数字代币)的形式存在的。

2、数字资产是一段计算机程序,可以对它进行编程,资产之间的交换是代码与代码的交换,可以在区块链上,通过编制智能合约程序,完全去中介化的自主、自治地进行点对点交易,不需要人工干预。

3、数字资产是登记在区块链账本或分布式账本上的资产,确权还在讨论中,那些登记在工商局的股权、登记在房产局的房产一定不是数字资产。

4、随着数字技术应用的不断扩展,特别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升级,传统资产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数字资产的内涵和外延正在迅速膨胀,金融、知识文化等领域可率先实现高度资产数字化。

5、数字货币等数字资产跨越了资产证券化的阶段,直接达到了资产货币化的阶段。

简谈数字资产化

为什么要进行资产数字化?

对于私人数字资产的配置,要想获得超出预期的回报,就意味着必须采取和别人不一样的资产配置方式,而未来在另类资产配置方面,最明显的一个机会可能就是数字资产,未来10年,这一新的资产类别前景广阔。

而对于社会而言,资产数字化是一大趋势所在。BAT帝国在互联网的数字经济中一飞冲天,近年的滴滴、美团、P2P借贷还有近来大热的ofo,都离不开两个关键——资产流通,共享经济。而资产流通最便捷的办法,毫无疑问就是将资产数字化,而共享经济的本质,就是将实体资产通过智能数字化的方式更加便利地进行资源共享。通过技术手段来减少资源浪费和降低成本。

资产数字化对于企业内部来说,更是能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率的最优解决方案。将隐私文件用技术手段进行加密和保存,安全性也会远远大于在实体中保存,毕竟现实不像电影,能将高级密码技术简简单单破解开的人并不存在。而且数字化的资产也便于企业进行管理,当大资管时代来临,资产管理需要面对的资产种类成千上万,涉及到大量的计算,仅靠人工将无法完成。

简谈数字资产化

为什么一定要用区块链?

技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想要达到某个目的,当技术能获得更优的解决方案时才能够使用,不能拘泥于技术本身而忘了原有的方向。那么为什么要用区块链实现资产数字化的技术呢?

去信任化

通过区块链的分布式系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被转移到对机器的信任上,而机器是不会骗人的——它没有感情,只按自己的方式去运行。这让因为信任而产生的多个中心环节大大缩减,在一些行业中甚至可以去掉中介,供需信任完全基于这个神奇的机器。

去中心化的特性

在现在,持有的股权想要转让要办理很多手续,找各种不同的部门,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而区块链技术加上电子合同就能改善这个问题,持股人可以像买卖T+0的股票一样去交易股权,而且还同样受到法律保护。

高度透明

应用区块链技术就能解决信息不透明和资产公示不完全等问题,只要是设置好公开的数字资产,每个人都能查看,完全公开透明化。如有需要,甚至连谁持有多少的资产都能显示,还能避免一些黑幕交易。

匿名化

人们的信息在某些不良的公司中被标价售卖,在日常生活中不时接到一些推销电话,诈骗电话。而在区块链中,交易只显示一个地址,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信息,减少信息被公开兜售的可能。

虽然区块链技术还不完善,但其在多领域都显示出它的巨大潜能,在资产数字化方面更是“量身定制”版的技术。

简谈数字资产化

数字化面临的问题

法律保护问题

数字资产最大的问题是法律保护问题。目前法律尚未明确规定比特币和其他数字加密货币是一种财产或财产权利,只有非立法层面的政府部门通知认为它们是虚拟商品。2016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议案中对网络虚拟财产、数据信息等新型民事权利客体作出规定,虚拟财产是否包含数字货币或数字资产仍有很大争议。商标权、知识产权等无形的财产权利,在法律上可以确权,有专门的立法保护。而尚有其他大量的无形资产未被法律进行专门的确权。数字资产的法律保障道阻且长。

尚需时间

当前区块链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该项技术大规模应用的最大瓶颈,不是技术本身或国家政策,而是时间。尽管区块链技术仍不够完善,但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审计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甚至是能源、知识产权等领域均愿意拥抱它。目前世界主流金融机构几乎都成立了自己的区块链实验室,正在各种金融场景中,试验运用区块链技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