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降不敢降?南通開發商得了「尷尬癌」?!

最近有些“審美疲勞”。

全國各地的地產大號都發著涼了:打折!降價!好像樓市已進入“寒冬期”,但稍微瞭解樓市的人都知道,

南通房價也沒見降多少啊,難道全國都在降,就唯獨南通頭頂上就沒有“烏雲”?

想降不敢降?南通开发商得了“尴尬癌”?!

其實不然!

1

糾結!想降不敢降啊!

最近,搜小狐發現市場有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很多開發商想降不敢降。

比如南通開發區某樓盤,地處能達商務區,一期形勢大好,一次售罄,開發商也是大賺一筆。輪到二期的時候,形勢急轉直下,一樣的價格很難賣得動。按理來說,稍微降點價格,憑藉不錯的品質和良好的區位,房子還是可以很順利地賣出去的。但是問題來了,敢隨便降價嗎?不敢!怕之前業主砸售樓部啊,更怕越降價越沒人買,好尷尬有沒有?!

其實這種盤不是個例,類似的樓盤應該不在少數。

這些開發商經歷過一波“冷凍期”,又趕上了一波全國暴漲,一路從低走高,卻不曾料到房價猶如過山車,忽漲忽跌,

上去容易,下來可是有點難了!

不是不想降,是怕降了有人砸售樓部,更怕好不容易提起的“逼格”,一降更沒人買了咋辦?

畢竟中國人大多願意買漲不買跌的!

2

南通房價到底會降嗎?

看了目前的市場行情,那南通房價到底會降嗎?這個可以從兩個維度來分析:一是得先看看有沒有降的空間,二是得看開發商降價銷售的意願有多強烈。

01.

南通房價有沒有下降的空間?

我們之前給大家說過目前房子的成本價構成,以及去年到今年南通土拍的一些基本情況,其實也就是從這兩點來分析。

想降不敢降?南通开发商得了“尴尬癌”?!

如果之前有所關注就會知道,南通去年到今年夏末,土拍的行情一直都是比較好的,好到什麼程度?地王上限屢次被擊破,溢價率動不動就是200%+,再偏的地都能拍出...現在想想,簡直是瘋狂!

所以,價格能降嗎?能,但是按目前這樓面價來說,降不了太多。

我們之前也給大家也算過房價的成本,給出過公式:

房子成本=土地成本+建安成本+財務費用+稅金+其他費用(融資、管理和營銷等)

除土地成本(樓面價+土地契稅+市政配套費)外,根據目前的市場行情,房子成本的“建安成本+財務費用+稅金+其他費用(融資、管理和營銷等)”構成,姑且把它叫做“其他成本”,大約等同於樓面價。那麼樓面價拍到9000元/㎡,我們大概也就能估出房子的成本價約在18000元/㎡左右了。

如果開發商要降價,你說該怎麼降?無非就是少賺點,更甚者保本快速回籠資金。

所以細想一下,之前以土拍價2000+/㎡拿地的,大多都還能幸福地微微笑,畢竟仍有多餘的下降空間;三年前拿地的,也可以捂著嘴偷偷笑,畢竟已經賺了一波,降也是能夠接受的;然而近兩年高價拿地的開發商,卻只能站著哭了。

02.

開發商降價銷售的意願有多強烈?

說白了,要是資金能撐住,誰想降價?

資金鍊若是瀕危,可就要面臨關門大吉的風險,到這點上了就算是冒著被砸售樓部的風險,也得趕緊降價出貨回錢。至於那些資金鍊夠堅挺、家大業大的開發商,完全可以再撐一撐,耍耍“逼格”!

不過,從瞭解到的實際情況看,想降的還是大有開發商在的,畢竟這年頭誰都缺錢,玩資本的開發商更缺錢。據全國十大房企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十大房企負債率約在73%-89%之間

,品牌房企尚且如此,那小開發商又有幾家資金鍊不緊張的?

更何況,年底任務重,回款才是王道。懂行的都知道,到了年底開發商要給銀行、建築公司、廣告商、活動方等很多合作方結款,催賬的一波一波來要,房子又銷得不景氣,能不著急嗎?

想降價應該是隱藏的心聲。

3

這房價,為啥想降不敢降?!

儘管受樓市“涼風”影響,大多數房企都已啟動了“全民營銷”戰略,但反饋到我們身上的也就是每天接到的售樓電話多了兩三個而已,南通市場上目前還沒有出現“明目張膽”的降價現象。

開發商究竟為啥不敢降價?

因為在樓市大漲行情中,開發商給自己同時埋下的三個炸彈。

其一,跟風漲價,可跟漲容易,降價難啊。

為啥?怕維權啊!本來是個七八千的盤,一下瘋漲到一萬二三,套了一批剛需、炒房客等等,然後行情不好了要降,誰能同意?

估計掏了三代家底,趕上高價買房的剛需,不會輕易放過開發商,投資客呢?也不會,炒房團,更不會!!!

敢降價,估計房子還沒賣出去,售樓部就不保了!

其二,槍打出頭鳥。

開發商也會很無奈,因為房價太敏感,它和整個周邊市場生態鏈、自身項目價格定位、以及未來產品入市策略息息相關,必須從長計議,不能輕易做調整。

有時候想降吧,又怕引起其他開發商不滿,引來同行非議,尤其在同一個片區,只能偷偷小降。都在靜觀其變,誰也不願做被槍打的出頭鳥,如果因為降價造成市場混亂,自己也別想在圈內混了!

尤其是小開發商,先降價的容易在行業立不住腳。

其三,行情好時都規劃大戶型,去化難度陡增!

很多開發商根據去年到今年上半年的市場行情,規劃了一批改善產品,一窩蜂的三四室也就是大戶型產品,連很多剛需樓盤也是這樣,現在規劃已定,產品設計沒法改,遇到樓市行情不好,更是加劇了去化難度!

比如130平米,按12000元/㎡出售,總價也要一百五十多萬,現在的小剛需誰能承受得起,大面積房源在市場冷淡時,更難出手。

太大了賣不動,降價也不見得能賣動,你說尷不尷尬。

4

降還是不降?

全民營銷已悄然啟動

回想2018年南通樓市的行情,可謂炒房、搶房、退房、維權通通上演了一遭,戲劇場面之大,可能近十年來都難得一見!

這兩年,南通房價領漲全國,翻番的漲幅讓南通可謂“紅極一時”,那時候,逢開必賣,萬人搶房都成了常態。

想降不敢降?南通开发商得了“尴尬癌”?!

誰料一入秋,竟也涼得這麼快!

看看目前的行情,去化率高的樓盤,大多諸如國城璟府、江山鼎之類的性價比較高的樓盤。但從意向登記趨勢來看,合心意的樓盤卻越來越少,尤其是地段偏一點的項目,無論大小開發商都賣不動,這就是市場真相啊!

那賣不動的開發商咋辦?迫於壓力想降價又不敢降,尷尬的只得“偷樑換柱”

了!

比如,先鋒鎮某樓盤,自稱是中創區樓盤,高層精裝賣到咋舌14000左右一平,隨著樓市的下行,突然畫風一轉,據說要改成毛坯房

精裝換毛坯畢竟也是開發商慣用的套路,且不失體面的一種降價伎倆。

如果細心一點,你還會發現,全民營銷已經重啟了。

比如近期小編就從接到的不少賣房電話,發現了一個現象:有不少置業顧問,同時身兼著其他樓盤的銷售工作。可見,全面營銷已悄然啟動,並且推介“有獎”也已經重啟,光看給打電話小哥的服務態度,估計這個“獎”就不低。

不過雖然全民營銷已啟動,但折扣優惠還是避而不談的,給電話小哥熱情滿滿,但是一旦問及優惠問題,卻只會說讓你去售樓部邊看邊談,不敢公然放優惠。

同樣,這也是南通房價“尷尬癌”的一大體現啊!

“寒冬”將至,有經驗的開發商當然知道如何保暖。全民營銷已啟動,想必折扣優惠、工程抵款房已經在路上了。接下來,南通樓市的劇情將是繼續在糾結中度過,還是來個痛快的“一降到底”,咱們走著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