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互联网之子有感

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 艾伦斯沃兹 是何人,刚开始开以为这是一部科幻电影类似黑客帝国之类的。 原来是一部纪录片,向来不是很喜欢看纪录片的,还是耐着性子看了一下。片长2个小时20分钟。 前面慢慢的介绍为何人,天赋如何如何等,以及一些事迹。还是有点枯燥吧,但是到后面我确实明白了他是多么伟大,用现在的话叫牛逼的人物。

记得小时候经常听人说起黑客什么什么的,估计也是因为他带来的风波而影响的全世界吧,猜测。 内容什么的不过多记述了。说一下几点感悟吧:

一:为什么国外总出大牛,国内却少有。首先,计算机发源于西方,能够获得所有的一手资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历史早于国内,累积的经验是巨大的。 国外很多具有开放的性格,具有更加健全的社会环境。有人用技术追求商业利益,也有人去奉献社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但是国内技术多服务于商业,而且很少有那种自主的技术体系生态。尤其是阿里巴巴的辉煌之后,各种电商平台粉墨登场。 众多大小企业争先恐后将传统产业进行转移。国内大部分的程序员们都是为了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去工作,偶尔有一些兴趣爱好者即使有兴趣去做点什么大事,也没有时间跟精力。 在我所了解的国内的大牛就是实践经验十分丰富,看过一些开源底层的人士吧,也就是很多的架构师一类的人物。 但是真正类似于国外那种全民创造的条件却是没有。 或者有一些具有完全技术体系的,比如天河二号的那套系统好像就是国内的,但是一是处于高精尖行业,属于研发级别,不太现实去向国内的程序员们提供学习与实践。

二:历史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从小到大浑浑噩噩二十几年,到现在都有一种历史犹如电视剧的感觉。 伟大历史人物总是在那里,他经历他所经历的在我们看来不平凡的平凡的事情,然后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他就应该改变世界,他就应该成功。 或者有人心里吐槽:自己没生在那个时代,不然成功的就是自己了等等之类的话。 首先,没有哪个时代是特地为谁而准备的,他成功和失败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而成功者往往占少数,在这个过程中任然有伟大的人物产生,虽然他不为人们所熟知。 当互联网之父 Tim berners-lee为其哀悼,当维基百科创始人之一Wales为其关闭服务,我内心震撼。 这就是传说中的大人物,也相当于是新时代的开拓者,但是他们就是这样真真实实的出现在纪录片中,当时是2011年,以及2013年。 而那会我在干着什么,天天想着怎么玩,怎么打排位,怎么翻墙去上网。。。 这一刻,事实上从同年开始历史一直在身边演进,自己却不曾察觉。 实践催着我们成长,我们却来不及反抗。 当然,老大不小的我对现实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谁不想当英雄? 谁不想当救世主? 但是,谁能放弃所有去当英雄,谁肯放弃所有去当救世主?????? 这或许就是情怀吧! 更多的人为了现实,为了生活疲于奔波,磨平棱角,最终成为自己讨厌的样子。 极少的人坚持自我,却最终死在半道上。 作为一个苦逼的九零后,如何在理想与现实,责任与抱负之间斡旋。 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他妈确实是一个沉重也是扯蛋的话题。 事实是大多数时间我们并没有时间反思,随着社会大流,忙着自己的事情,走着作为一个人类改走的道路,最终dead.

情绪有些激动与冲动。消极是必要的,积极也是必须的。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如何在人生艰难的日子走下去,如何在艰难的日子走下去同时还能不失本心。这确实是一场严峻的战争。尽管已经输了很多场,而且我也知道还要输很多场,甚至不知道还要输多少场。但是我曾活过,这世上我曾走过一遭,世界上总有一片土地会因为我的身躯残骸而肥沃,总有一片花草会更加茁壮。

最后:对 互联网之子-- 艾伦斯沃兹 致以诚挚的哀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