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嗝老师》上映15天 票房接近一亿 打脸那些说印度电影不行的人

由拉妮·玛克赫吉主演的励志温情电影《嗝嗝老师》,在中国内地上映15天,票房逼近一亿元,为印度电影今年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拉出一条闪亮的阳线。

《嗝嗝老师》上映15天 票房接近一亿 打脸那些说印度电影不行的人

自阿米尔·汗以一己之力打开中国内地市场之后,今年印度电影的引进数目大幅增加,几乎是每个月都有一部,但票房数据却逐步走低,从《神秘巨星》的7.47亿锐减到了《苏丹》的3600万。

有人说,印度电影要显形了。

《嗝嗝老师》上映15天 票房接近一亿 打脸那些说印度电影不行的人

其实,中国人爱看也好,不爱看也罢,印度电影一直都那样,根本不存在显形一说。

只不过,之前引进的几部电影,涉及现实题材、人文关怀,正好合中国人胃口、加之质量也靠谱,所以卖的好,而后面引进的《巴霍巴利王2:终结》所展现的深邃印度传统文化及印式英雄主义显然不合中国人胃口,《苏丹》则在质量上有明显瑕疵,尤其在中国上映后还被删除了30分钟,使得它的瑕疵变得更为突出,所以票房不好,就这么简单。

《嗝嗝老师》上映15天 票房接近一亿 打脸那些说印度电影不行的人

除此,《神秘巨星》能大卖还离不开阿米尔·汗的明星效应加持,后面引进的印度电影中,都是大多中国观众完全不认识的生面孔。

就算去引进好莱坞电影,也会出现如此情况,只不过西方文化统治地球多年,中国人大多不同程度被西化,好莱坞电影合中国人胃口的概率要高的多,被中国观众熟识的明星也多得多。

《嗝嗝老师》上映15天 票房接近一亿 打脸那些说印度电影不行的人

国内观众对印度电影知道的太少了,看了几部院线片,就开始言之凿凿印度电影如何如何,看了几部好看的,就把它吹捧上天,看了几部不好看,立即就说它不行了。

非常无知又情绪化。

印度电影每年产量那么大,风格自然是多样的,质量也肯定是层次不齐的,没有某些人吹的那么神,每部都是口碑炸裂,也没有某些人概括的那么单一,次次都要揭露现实。

《嗝嗝老师》上映15天 票房接近一亿 打脸那些说印度电影不行的人

《嗝嗝老师》讲述了患有图雷特氏综合征的纳娜,不惧世俗偏见,成为一名优秀老师的故事,期间还涉及教育理念以及阶级分化,与之前几部在中国票房成功的印度电影一样,都是触及现实话题的故事,而影片质量过硬,拉妮演技更是十分抢眼。

所以它能卖的好!

说明印度电影并没有不行,只要选对了题材、质量给力,依然在中国有市场,只是它的市场太单一,一离开现实题材,就不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