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图像的密码,让她们带UCA同学们走进摄影创作背后的故事

前不久,UCA上海中心邀请了两位英国摄影届大咖,同时她们也是英国UCA摄影专业的教授——安娜·福伦斯老师和凯伦·诺尔老师,两位近期在上海举办了一场名为《英国新摄影》的摄影展览。

奇幻图像的密码,让她们带UCA同学们走进摄影创作背后的故事

「黑皮特」系列 1994-1999


展览包含多个系列作品,两位老师以摄影作品的形式探讨社会阶级、工作环境、自我意识等命题。

比如安娜老师的《工作站》和《贝辛斯托克》;再如凯伦老师和瑞士摄影师奥利维尔·里奇共同创作的《贝尔格莱维亚》演绎了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朋克》则记录了七十年代中期英国的第一代朋克运动。

UCA上海中心的同学也有幸在两位老师的介绍下领略摄影创作背后的故事。

奇幻图像的密码,让她们带UCA同学们走进摄影创作背后的故事

同学们参观展览

奇幻图像的密码,让她们带UCA同学们走进摄影创作背后的故事

奇幻图像的密码,让她们带UCA同学们走进摄影创作背后的故事


同学们听述摄影作品的创作背景

奇幻图像的密码,让她们带UCA同学们走进摄影创作背后的故事

奇幻图像的密码,让她们带UCA同学们走进摄影创作背后的故事


安娜老师作品

「工作站」

这是一组带文字标题的彩色照片作品——源于对80年代后期伦敦办公室生活的研究。是对撒切尔时期英国工作生活都极具竞争感的特征进行了批判性观察,这项创作激发了安娜早期对文本处理图像的兴趣。

奇幻图像的密码,让她们带UCA同学们走进摄影创作背后的故事

「度假村」

这些大幅面照片旨在纪念空间和度假者,并受到20世纪70年代John Hinde工作室照片的启发,描绘了当代Butlins博格诺里吉斯的戏剧性。

英国摄影评论家肖恩•奥哈根指出,安娜·福克斯的「拍摄对象是平淡日常的,但她的作品却这样深入人心,这都归功于她善于挖掘平凡之中的“荒诞和启示”。这些作品反映了艺术家们对文化、性别、环境和自然的思考。

奇幻图像的密码,让她们带UCA同学们走进摄影创作背后的故事

凯伦老师作品「寓言」

凯伦老师把这一系列作品命名为「寓言」,试图让我们注意到动物的习性和人类习性、缺点间的联系。

「我将慢速摄影和拍摄延时这两种方式相结合,将逐渐消失的野生动物和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用photoshop手法结合在一起,来表达人口增长与快速发展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利用这些动物对庄严的宫殿和庙宇进行一种干扰和挑战,为观众的欣赏带来阻碍,造成某种视觉中断。」

奇幻图像的密码,让她们带UCA同学们走进摄影创作背后的故事

「印度之歌」

「自2008年以来我一直在印度各地旅行,并且沉浸在印度古文化之中,我对印度的兴趣开始于关于印度起源的那些神话。比如关于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的故事,在寺庙和宫殿的壁画中的全都有所描绘。印度的建筑将宗教元素杂糅其中,令我印象深刻。这种真正的合一,在我看来也是印度最迷人的特质之一。

他们的种族、阶层与妇女在印度社会中的地位同样令我充满好奇,我去到的每一个地区都有它独特的味道,一路下来也常常让我惊喜不断。来到印度才抛弃了脑海中对他们固有的刻板印象,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感受到了他们的幽默感以及对宗教的虔诚。」

奇幻图像的密码,让她们带UCA同学们走进摄影创作背后的故事

「寓言」和「印度之歌」系列构建了一个个亦真亦幻的场景。

因为印度的宫殿最初设计是一个专门给男性、一个专门给女性的。凯伦老师用反讽的形式,用自己的方法论,将一个代表男性的孔雀置入于女性的空间内,以此反思空间与性别的关系。

「寓言」这个系列是因为英国的传统,用一个故事来反应另一件事情,用故事背后的内容来抒发自己的想法。

正如布拉塞所说,「摄影带给我们一些什么呢?是一口新鲜空气、一股强烈的现实味道,它给予事物的几乎是一种实体的表现,是确实的和真理的无法定义的符号,摄影完全更新了人和宇宙的的关系。」

我们终须回归自身的探索,将自身的关系与环境联系起来,加以思考,才是创作的最终意义。

申明:本文由UCA的阿创撰写,系美都教育团队汇编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