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哈蒂爾上台後三訪日本有原因,他需要的美國與中國難滿足

北京時間11月5日,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上任之後第三次前往日本,而這一次他不僅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討論馬來西亞與日本的關係,還獲得了日本明仁天皇頒發的勳銜,這是日本授予外國人最高級別的勳章,而馬哈蒂爾此行除了要加強關係之外還想吸引日本大學到馬來西亞設立分校,在他第二個任期之內,馬哈蒂爾暫停了很多中資項目,對於美國的特朗普也是一點不感冒,但是對於日本,馬哈蒂爾則是一直頗有好感,在第一個任期內就提出了要學習日本,而在第二個任期半年時間內便3次訪問日本,由此可見馬哈蒂爾對於日本的態度。

馬哈蒂爾上臺後三訪日本有原因,他需要的美國與中國難滿足


馬哈蒂爾這一次擔任總理是他第二個任期,但是馬來西亞自他卸任之後一直受到他的影響,不論是繼他的位置的巴達維,還是前任納吉布,無論是上臺還是下臺都與馬哈蒂爾息息相關,而他在93歲高齡依舊要二次擔任總理,一方面是想要自己當初的遺憾得到補救,另一方面就是獲得一些政績然後昂首離開,而按照他的想法,自己的任期只有兩年,所以馬哈蒂爾需要快速的成績來表現自己的能力,這也是他為何置中美兩個大國不顧唯獨親近日本的原因。

馬哈蒂爾上臺後三訪日本有原因,他需要的美國與中國難滿足


馬哈蒂爾對於日本的喜愛是一直以來持續的,馬哈蒂爾第一個任期內便提出了向東學習的思想, 而他所謂的向東學習最主要的就是學習日本,兼顧韓國,而第二個任期內他雖然將學習目標加上了中國,但是他最重要的學習對象還是日本,因為日本能夠帶給他需要的,美國與中國卻不行,美國自然不必說,特朗普的每筆投入都是有條件的,這是馬哈蒂爾不承受的,而中國更希望腳踏實地的去幫助馬來西亞發展基礎建設,但是這些都不是一兩年出成績的項目,只有日本可以做到馬哈蒂爾需要的。

馬哈蒂爾上臺後三訪日本有原因,他需要的美國與中國難滿足


日本對於東南亞是非常重視的,它不顧美國製裁柬埔寨的態度依然與洪森保持聯繫就可以看出,而日本對於東南亞的援助力度也是非常大,而且日本因為歷史原因,援助要求也是更加靈活,目的就是獲取好感,所以東南亞國家的靈活性會大很多,馬哈蒂爾需要的就是這些,而他每次去日本都會滿載而歸,他也得到了自己需求的援助,比如日本企業增加在馬來西亞的投資以及相應的援助措施,而最關鍵的是納吉布時期對日本並不熱攏,馬哈蒂爾轉變方向勢必會得到日本認可,而這一次獲得勳章也能夠看出這一點。

馬哈蒂爾上臺後三訪日本有原因,他需要的美國與中國難滿足


馬哈蒂爾三訪日本是有理由的,而他也不是真的從心裡喜歡這個國家,只因為只有日本能夠滿足他所需要的,不過馬哈蒂爾只有兩年的任期,日本如果對他的期望太高,最終得到的只會是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