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子無透明帶的解決方法

無透明帶卵子多是一種“退化”的卵子形態。也可能正常受精、卵裂併發育為囊胚。尤其是對於那些高齡且獲卵數較少的患者來說,如果能夠把這部分卵加以利用,會增加患者的卵子利用率。

無透明帶卵子能發育成囊胚嗎?

人類卵母細胞透明帶是由初級卵母細胞合成、並經高爾基複合體分泌的一種酸性糖蛋白,主要由透明帶糖蛋白ZP1、ZP2、ZP3和ZP4組成。因為在光鏡下呈現為均值透亮結構,所以稱為透明帶。它在卵母細胞和早期胚胎的保護、誘導精子的頂體反應、促進精卵識別和黏附、阻止多精受精、以及維持卵裂期細胞之間的空間構象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一、無透明帶卵子(ZFOs)產生的原因

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ART)過程中,卵子退行性改變、醫源性損傷、或自身遺傳因素等會導致患者部分或全部卵子出現無透明帶現象。

(1)卵子老化

常常是卵巢功能減退、高齡、卵子老化產生的退行性改變,在這類患者中發生率很高。

(2)醫源性損傷

是大多數ZFOs產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源於取卵手術過程中負壓抽吸過大導致卵子腫脹和透明帶損傷。另外剝除卵子顆粒細胞時,剝卵針過細或者頭端過於鋒利也很容易損傷透明帶。

(3)先天性透明帶缺失

由遺傳因素導致的ZFOs不太常見,有文獻報道,有家系由於ZPl/ZP3基因突變導致出現全部ZFOs現象。

(4)卵子質量

各種原因導致的卵子質量差,透明帶脆性增加,對體外操作的敏感性增加。此外,過熟的卵子發生透明帶破損的概率明顯升高。

為了避免醫源性卵母細胞損傷,在取卵過程中,應選擇合適孔徑的取卵針、避免負壓過大。在卵子脫顆粒細胞過程中,應選用合適孔徑的剝卵針,針口儘量燒鈍些,剝卵時應小心輕柔吹吸,儘可能減少對卵母細胞造成傷害。

二、無透明帶卵子受精方式

動物試驗顯示,無透明帶卵子可在體外進行常規IVF受精,但失去了透明帶機制,多精受精率會明顯增加,受精後胚胎囊胚形成率也會降低。無透明帶卵子可通過ICSI完成體外受精,但ICSI的難點主要在於:卵膜彈性很低、卵子成熟狀態難以評估、部分裸卵沒有第一極體定位,紡錘體位置難以確定。1991年首次報道,無透明帶人卵子行ICSI受精後體外培養至囊胚階段;2001年報道,無透明帶人卵子ICSI後行

囊胚移植並妊娠;2010年首次報道,無透明帶人卵子ICSI後獲得單胎活產。這表明ZFOs具有發育至囊胚潛能,並可能夠達到妊娠和分娩目的。

三、無透明帶卵子培養方式

ZFOs在受精後培養過程中,受精卵由於沒有了透明帶的支持保護作用,ZFOs在卵裂期很容易發生卵裂球分散現象,導致卵裂球間細胞連接減少,進而發生胚胎髮育停滯。

有學者等提出採用WOW培養體系,即通過錐形微穴來維持卵裂球的空間構象,同時採用第三天原位更換培養液,第五或第六天對胚胎髮育情況進行觀察的策略。大大提高了ZFOs的囊胚形成率,避免了胚胎在融合前因體外操作導致卵裂球分散現象。此外也要注意ZFOs必須單獨培養,防止不同胚胎聚集形成嵌合體胚胎。由於對ZFOs的胚胎卵裂球操作複雜,難度極大,一般不建議透明帶重建。

對於無透明帶卵子來源的胚胎不建議卵裂期移植,以避免卵裂球分離,應進行囊胚培養後再移植。雖然ZFOs已有活產報道,但目前尚未有與ZFOs相關深入的安全性評估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