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不识大宛种 误把汗血看肉鬃

仇氏旧注引《旧唐书》:“开元二十九年二月,滑州刺史李邕献马,肉鬃麟臆”。又引东坡曰:“余(1061—1063)在岐下,见秦州进一马,鬃如牛,项下垂胡,侧立倒倾,毛生肉端,蕃人曰:‘此肉鬃也’,乃知《骢马行》‘肉骏碨礧’当做‘肉鬃’耳”。此两说,李邕献马的事儿,与杜甫诗中的“肉骏”应该是比较一致的,但东坡所谓“鬃如牛”,是不是鬃毛如牛毛之意还不好说,但马颈无鬃似乎是可以肯定的。这与杜甫所谓“肉骏”之谓就大异了。蕃人所谓“肉鬃”,是不是“鬃如牛”之意?这怎能与杜甫所谓“肉骏”有相似之处呢?原因在于,我们好像对杜甫的诗并没有认真读罢了。据《尔雅·释畜》云:“鬃,金鬃马冠也,马鬣也”。还有一些补充说法,鬃乃鬣毛中之粗毛。据这些说法看,李邕所献之“肉鬃”不会是苏轼所谓的“肉鬃”。苏轼轻下结论,就说“鬃如牛”的马乃杜甫诗中之“肉鬃”,那是完全没有这个可能性的。

东坡不识大宛种 误把汗血看肉鬃

首先看杜甫说这匹马是雄姿、逸态、娇嘶、四蹄、降精,怎么想象,也不会与“鬃如牛”、“毛生肉端”的马有任何联系吧?再说它还有疾于鸟的四蹄,夹镜悬的“青荧”,连钱动的“花”,这么矫健漂亮的一匹马,怎能与“项下垂胡,毛生肉端的“肉鬃”相类似呢?

杜甫还在诗中明确说,这匹他亲眼所见的花骢是“大宛种”,有“赤汗”作证,有“顾影娇嘶”的“自矜宠”,所有这些都表明,邓国公初得的“大宛种”,是一匹非常名贵而且十分漂亮的“玉花骢”马,只不过“玉花骢”是当时玄宗皇帝的宝骥名号,谁也不可能任意乱用罢了。

东坡不识大宛种 误把汗血看肉鬃

大宛马原产国,即今土库曼斯坦共和国,汉代以来称其大宛,该国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之间的阿哈尔绿洲所产“阿哈尔捷金马”,即具有神秘色彩的“汗血马”。其马身高1.52米以上,脑窄、身瘦、四肢修长、毛细皮薄,对干旱沙漠条件下的干热气候,有很强的适应性,时速极快,是良好的速度型乘挽两用马。常见毛色有骊、骝、骢及骠等色,自古名贵,也是最为中国人称道的“胡马”,这种马的鬣毛虽然不是很浓密,但绝无“鬃如牛”者。

东坡不识大宛种 误把汗血看肉鬃

我们根据杜甫诗中的描写,完全可以肯定,这是一匹汗血马。这种马有毛细皮薄的特点,较易看见皮下的血脉,特别是奔跑以后,血液流动加快,看起来就像是血要流出身体似的,所以称汗血马。杜甫诗中说此马有“肉骏”和“赤汗微生白雪毛”的特点。那“肉骏”实际是对此马毛细皮薄的一种形象描写,赤汗微生,正是因毛细对其皮下血管可见的具体描写,这完全是对于一匹汗血马的生动描写,值得我们从科学和艺术两个方面去珍重。古代的学者对于杜甫诗中汗血马的描写,显然是谈了一些离题万里的话,特别是谈了一些与读诗不相干的话,甚可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