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來了一羣穿白大褂的,張大娘立即關上大門,任憑敲門就是不開

一大早,朝陽慢慢的升了起來,此起彼伏的公雞打鳴聲把碾子村從沉睡中喚醒,村民們又準備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了。

突然,村頭的路口出現了一群穿著白大褂的陌生人,引來了村民的注意,有的走出家門好奇的打望著。這群人走進村子,在一處開闊處擺好桌子,從他們隨身攜帶的包包裡拿出了一些醫療器械。“又是騙子來推銷藥來了”,一箇中年婦女小聲的嘀咕著,站在她旁邊的一個20多歲的小夥對她說道,你沒接到通知嗎?他們是鄉衛生院的,來給村上的老人做體檢的。

村裡來了一群穿白大褂的,張大娘立即關上大門,任憑敲門就是不開

當這群穿白大褂的人來到貧困戶張大娘家時,本來坐在家門口的石凳上張大娘,遠遠看見他們走過來了,70多歲的張大娘竟顫悠悠的站起來走回屋關上了自家的大門,不許他們進入她家,任憑怎麼敲門就是不開。

原來,這群身穿白大褂的人是鄉衛生院的醫生,他們來到村裡是按照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扶貧計劃,對村裡的村民們進行醫療扶貧,登門入戶免費為村上的貧困人口進行健康體檢。

村裡來了一群穿白大褂的,張大娘立即關上大門,任憑敲門就是不開

由於貧困戶一般都住得比較偏僻,交通不便,醫生們按照村上登記的貧困人口花名冊,逐一上門入戶體檢,把國家的扶貧政策送到他們身邊,落實到每一戶,每一人。

通過了解,原來是因為此前,村上也經常來一些身穿白大褂的人,打著某某醫院的名義,說是免費義診,實際上向村民們推銷保健品,其中還包括一些偽劣產品,很多村民都上過當,張大娘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她一看見穿白大褂的人就十分牴觸。

村裡來了一群穿白大褂的,張大娘立即關上大門,任憑敲門就是不開

儘管醫生們隔著們向張大娘做了解釋,可是張大娘還是什麼也聽不進,不願開門,無奈之下,醫生們只好打電話叫來了村支書,村支書趕來後,經過半天的解釋和勸說,張大娘才把門打開,醫生們邊給張大娘體檢邊給她宣傳扶貧政策,當醫生們免費為張大娘體檢完畢後,張大娘這才相信他們不是推銷保健品的,質樸的老人用語言表達不來心中的感激之情,捧出自己家的花生招待醫生們。

為了實施國家的精準扶貧計劃,醫生們根據上級的要求對廣大農村貧困人口進行醫療扶貧,給予政策照顧,依託扶貧移民局提供的精準扶貧人員名單做好精扶人員標識,做到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一個不重、不錯、不漏。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縣域內住院實行“先診療、後結算”,出院結算時“一站式”報銷符合醫保政策範圍費用的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