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正式进入2020年全国中考考核项目?假的!偷换概念,误导家长

游泳正式进入2020年全国中考考核项目?假的!偷换概念,误导家长

近日,很多自媒体爆出一则“重磅”新闻:2020年全国中考考游泳。但是,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呢?

游泳正式进入2020年全国中考考核项目?假的!偷换概念,误导家长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台:西安中考网 ID:xazk100

那么今天我们就要出来辟谣一下,这其实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假消息!

其实早在今年5月份,一篇标题为:“家长注意了!游泳正式进入2020年全国中考考核项目”的文章就在各自媒体号上疯狂传播,文中提到:“2018年4月底国家中考实行改革,体育课成为第四大主科,并将游泳项目作为第一类考核项目。从现在起,七年级(初一)学生,以及更小年级的学生,均是2020年中考体育改革的直接影响人群。”

游泳正式进入2020年全国中考考核项目?假的!偷换概念,误导家长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台:西安中考网 ID:xazk100

文章里面提到的“2018年4月底国家中考改革:体育课成为第四大主科,并将游泳项目作为第一类考核项目。”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以偏概全,错误解读

游泳进入中考,根本不用等到2020年,多地已经将游泳纳入体育中考范围。

早在2016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里面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体育成为中考必考项目”的要求,和语文、数学、外语一样,体育成绩也将计入中考总分,成为四大必考科目之一”。

《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试点地区要改革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部分科目作为录取计分科目,除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外,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确定其他具体科目及数量,防止群体性偏科和加重学生负担。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门科目合格的前提下,也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录取计分科目的机会,发挥学科优势,促进学生发展兴趣爱好。试点地区要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综合素质评价使用的基本要求,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

制订具体的使用办法,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改革试点从2017年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试点之外的其他地区,可以继续按照现行的招生录取方式进行招生。

已有省市将游泳纳入中考体育

中考并非全国统一实行,各地政策不同,在众多疯传的文章中提到的游泳列入第一类项目,并且男女生都要考核200米:

第一类项目

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游泳(男生女生均为200米)、4分钟短绳;

第二类项目

50米跑、立定跳远、实心球、跳绳、引体向上(男生)、仰卧起坐(女生)、游泳(25米);

第三类项目

垫上运动、单杠、双杠、横箱分腿腾越、武术;

第四类项目

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

其实,将体育纳入中考内容,乃至“游泳”为中考体育项目,很多省市早就开始执行了。但是各省市的体育中考都有自己的方式和项目。

在上文中提到游泳列入第一类项目,并且男女生都要考核200米。

但其实有报道显示,这是上海市提出的2020年体育中考变化,对体育中考项目进行增加。

但上海游泳体育中考已经实行多年。而且各地的游泳发展水平不一,如果统一设置200米游泳,是非常不现实的。

1990年,杭州市全面推行了体育中考。当时全国只有10个城市有类似的举措,杭州算是一马当先。考试的项目原来是三大类12项,后来变成了9项,再到现在的6项。根据国家的标准,杭州结合当地实际,在中考体育中加入了游泳,刚开始规定游200米,后又改成了100米。

广州市2017年中考体育考试必考项目增加100米游泳项目,考生可在100米游泳和长跑两个项目中二选一。

2018年5月20日,江苏南通市中考考生体育考试必考备选项目100米游泳测试。是继苏州市后,江苏省第二个将游泳项目纳入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的城市。

游泳正式进入2020年全国中考考核项目?假的!偷换概念,误导家长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台:西安中考网 ID:xazk100

目前,游泳进入体育中考的地区范围越来越广,从上海,杭州,温州、福州、广州、深圳、江门、南宁、苏州、南通等城市,是一个逐渐开展的过程。

因此,最终的结论是:游泳会成为更多人的中考选择,但没有完全统一的时间节点。

西安中考体育都考啥?

考试项目:

项目1: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必考项目)

项目2:立定跳远,50米跑;(学生二选一)

项目3:单杠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前掷实心球;(学生二选一)

项目4:篮球技能,排球技能,足球技能;(学生三选一)

标签:考试辟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