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年級學生調查!你最討厭父母做的事情是?玩手機!

四、八年級學生調查!你最討厭父母做的事情是?玩手機!

曾有教育專家一針見血地提出,父母在陪伴孩子時玩手機其實是一種“冷暴力”


四年級學生和八年級的學生都選了

你最討厭父母做的事情是?

參與本報調查的學生給出了一致答案

玩手機!

《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顯示,學生視“父母”為最崇拜的人生榜樣,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有溫暖的家”。而《報告》中對四、八年級學生的調查也同時發現,部分家長離孩子眼中的“好父母”還有一段距離:言傳身教不完全一致,時常在孩子面前做出不良示範。

近日,我們也採訪了重慶部分中小學生,他們眼中,最不喜歡的父母行為就是:低頭玩手機。

本報記者 林祺 實習生 王瑞

報告數據 父母是孩子最崇拜的人

[我最崇拜的人是爸媽]

本次調查發現:“父母”居四、八年級學生最崇敬榜樣的第一位。

四年級學生最崇敬的榜樣排名前三

父母 25.8%、

老師 22.5%

科學家 14.2%

八年級學生最崇敬的榜樣排名前三

父母 29.1%、

影視歌星或體育明星 14.6%

歷史名人或文化名人 12.1%

專家:無論是四年級還是八年級,學生都視“父母”為自己最崇敬的榜樣,說明他們對父母持“認可”的積極態度,能夠發現父母身上的優秀品質。父母應該利用“榜樣的力量”,從自身做起、從細節做起,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傳遞正確的價值觀。

[兩成家長會有不良行為示範]

本次調查發現:超過兩成的四、八年級學生報告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做出不良行為示範,包括不講誠信、不講禮儀、不遵守公共規則等。

23.7%的四年級學生和28.6%的八年級學生報告家長經常在自己面前表現出1種或多種不良行為。

四年級學生報告家長在孩子面前的不良行為表現少於八年級。與四年級相比,八年級學生報告家長曾經在其面前表現出“亂扔垃圾”、“大聲喧譁”和“答應我的事情從不做到”的人數比例分別高11.0、18.0、21.5個百分點。

專家:在八年級孩子的眼中,家長不良行為的表現更多。進入青春期,孩子常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事物,不會盲從他人的觀點。若家長在孩子面前經常表現出不良行為,孩子會認為父母“言行不一”,家庭教育的效果會“大打折扣”。

不置可否,日常生活中,家長對孩子的行為舉止有著重要影響,很多家長也能意識到自己的榜樣作用,但是,作為家長,你真的做好榜樣了嗎?

晨報調查 父母做的,常和說的不一樣

父母玩手機孩子最討厭

“低頭族”這個詞語近些年開始流行起來,街道、公交、輕軌隨處可見低頭玩手機的人。

在重慶晨報記者隨機採訪的21名中小學生和家長中,幾乎都有提到玩手機這個問題。

7名學生表示,和父母在一起,他們大約90%以上的時間,都抱著手機,不是在處理工作,就是在瀏覽信息或者玩遊戲。

4名學生表示,自己曾經在作文或者造句中,吐槽自己父母玩手機的情況,但是,並沒有引起父母的重視或改正。

小學三年級的溪溪認為父母做的壞榜樣,首先就是“玩手機”。她說,每天放學回到家,最不喜歡的就是吃完晚飯的這段時間,媽媽忙著刷“抖音”,爸爸忙著打“王者榮耀”。

一邊教育一邊破壞規則

13歲的程承說,很多時候,父母一邊教自己守規矩,又一邊破壞著規矩。

“小的時候,父母總是告訴我要遵守交通規則,要看紅綠燈,要走斑馬線,但是,我記憶中,媽媽不止一次帶著我橫穿馬路。”程承說,有一次自己曾很嚴肅地對媽媽說:“媽媽,你不是給我講過,要走斑馬線嗎?”

而當時,媽媽拉著他的手,一邊走一邊說:“現在是特殊情況,要趕時間。”

當時,程承就覺得很迷惑,“為什麼父母做的,和說的不一樣?”

家長黃女士說起了自己的一個朋友。在她的印象中,這名朋友出去排隊買東西,總教唆兒子賣萌插隊。

“我說這樣會帶壞孩子的習慣,朋友反而說我不懂變通。”

花錢大手大腳孩子看不慣

三年級的小金,在班級擔任學習委員,在媽媽眼裡不光是個聽話懂事的孩子,還特別節儉。小金最不喜歡媽媽花錢大手大腳,經常買很多衣服、鞋子。

有一次,媽媽把孩子穿舊的拖鞋扔進了垃圾桶,沒想到小金卻把鞋子從垃圾桶裡撿了回來,“又沒有壞,還能穿啊,你丟了幹什麼啊。”

這件事給媽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種節儉離不開學校老師的教育,平日老人帶孩子也受到影響。”媽媽表示,很慶幸身邊有人給孩子做好榜樣,自己還需要多多努力。

夫妻吵架孩子心情跟著變差

上初中的小博最討厭的就是父母吵架。在小博的眼裡,爸爸的脾氣還算好,但是媽媽的脾氣真的就是點火就著,因此爸媽經常吵架。每次看見爸媽吵架小博就會跟著心情不好,有的時候學習都學不進去。

小博經常會勸媽媽改改脾氣,不要那麼暴躁,但是媽媽卻很難做到。“經常在這種環境下,感覺自己脾氣都要變得不好了。”

李女士是小學四年級學生家長,認為給孩子樹立的最不好的榜樣,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有時候在外面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會把壞情緒帶回家。這種情況下,很容易與愛人吵架,女兒遇見這種情況都會勸說。

李女士說:“每次事情過後,我也很後悔,我知道對孩子會造成負面影響,以後會多多改正吧。”

小動作讓孩子養成大毛病

楊老師是一名小學老師,剛剛上班不久,接觸到的學生不是很多。但是其中兩名學生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都是因為不好的習慣。

有一天正在上課,教室很安靜,突然一名同學破口大罵了一句。楊老師當時很驚訝,根本不敢相信這話是從學生嘴裡說出來的。後來一次家長會,楊老師接觸了這名學生的爸爸,發現他經常把髒話掛在嘴邊,可能不是刻意去說,就是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了。“孩子的模仿力很強,無形中就受到了影響。”

還有一次,楊老師班發現班上一個學生特別喜歡用嘴吐唾沫,甚至還會吐到同學的手上。

楊老師私下找這名同學瞭解情況,結果學生說,爸爸經常習慣性吐痰,他看在眼裡,不自覺地就跟著學,慢慢就養成了習慣,就算沒有痰也想吐一下。

孩子吐槽 我爸媽的二胎是“手機”

杭州一小學給二年級學生留了一項很有趣的作業,讓孩子們定一條家規,希望父母能做到。沒想到交上來的作業裡,孩子們提到最多的就是希望家長少玩手機、少看電視。

有的學生表示自己媽媽每晚都躲被子裡看手機,平時坐在家裡也是玩手機,還有學生吐槽媽媽看起電視就沒完沒了。

在湖北的一場作文競賽中,負責審閱六年級作文的一位評委說,有道題是《大人的“陋習”》,在他批改的100多份卷子中,20%以上的孩子不約而同地吐槽大人們太愛玩手機了。在孩子們的描述中,大人們完全離不開手機。爸爸看新聞玩網遊,媽媽逛淘寶,甚至連爺爺奶奶也在手機上玩“俄羅斯方塊”。

去年,一位小學生的作文在網上熱傳,讓不少老師和家長唏噓不已,因為作文裡面赫然寫著:“爸爸,其實我一直想對你說‘和我玩一會兒’,你就只會玩手機,你快成手機的爸爸了。”

有的娃甚至這樣寫“別人都說我是爸媽的掌上明珠,我看手機才是他們的掌上明珠。別人家都有了二胎,我爸媽不用,因為他們的‘二胎’是手機。”

專家說法 行動才是最好的榜樣力量

兩江新區童心小學校長秦波說,家長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孩子。比如很多家長總是要求孩子去看課外書,孩子不喜歡看,如果家長親自拿起書去讀,孩子自然就會跟著讀起來。

孩子鍛鍊身體也是一大難題,家長總是過度要求孩子,而自己不去做。如果家長親自陪伴孩子,一定會有好的效果。因此行動力是最好的榜樣力量,家長一定要言行一致,讓孩子信任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