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統治天下的倆大重臣,1個叫范雎,另外1個叫李斯

大秦統治天下的兩大重臣,一個叫范雎,另外一個叫李斯

其實說到對於秦國統一天下這段歷史,就有很多的朋友感到可惜,畢竟當時如此,諾大的一個帝國沒過幾年便可以說是很可惜,很讓人覺得不值得,不過這正是歷史的正確和不可逆性。今天我們不提這些掃興的事情,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對於大秦統一天下,建立起傳奇的帝國,具有絕對貢獻的兩位重臣,說不定看過他們兩人的事蹟,大家都覺得大秦會更加的輝煌!

大秦統治天下的倆大重臣,1個叫范雎,另外1個叫李斯

第一位重臣的名字叫做范雎,他是秦國有名的一位丞相。他本來就是當時的天下間最普通的一個人,他的家裡這不是沒落的貴族,也不是有錢的商賈之家,相反他是普通的百姓。而根據歷史記載,范雎這個人有一個特別的特點,那就是他長得非常醜。由於他有本事,因此對於學習各方面的知識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他相貌不佳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嘲笑和蔑視。作為當時有名的習慣,凡是有本事的讀書人都要投靠屬於自己的主公,他也是這樣。他想為魏國的君主做事,但是其他人看他是普通出身便嘲笑他,他只能先去魏國的重臣家裡做事。

大秦統治天下的倆大重臣,1個叫范雎,另外1個叫李斯

大秦統治天下的倆大重臣,1個叫范雎,另外1個叫李斯

可是在這一方面,由於他比自己的主子還要出色,便引起了別人的記恨,他的主子便想要懲罰他,便用言行將他狠狠的打了一頓,還派自己其他的客人用小便澆他。後來他有幸能夠出去並且躲起來,修身養性。

而這時有一個與秦國交好的人接觸到了范雎,並且他又把范雎介紹了當時秦國英明的君主秦昭王面前。而秦王一眼便發現了它的優越之處,甚至於直接封他擔任自己大秦的相國。而范雎也沒有辜負秦王的期待,給秦國制定了一個能夠吞併天下的戰略。在這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吞併韓國和魏國。

大秦統治天下的倆大重臣,1個叫范雎,另外1個叫李斯

正是由於這種戰略,秦國開始攻打這兩個國家,而魏國根本打不過秦國,只能派人前來求和,派人來的忠誠便是之前范雎所效忠的人。而范雎卻並沒有因為私怨而廢掉對於國家的重要事情,不過也藉著自己的位高權重敲打了他一番,後來才接受了魏國的投降求和。而范雎對於秦國最重要的一個貢獻便是提出了遠交近攻的大戰略,這一點也是讓大秦最後能夠得以攻滅其他諸侯國統一天下的重要原因。

大秦統治天下的倆大重臣,1個叫范雎,另外1個叫李斯

而第二位主要的重臣便是後來的大秦丞相李斯。

李斯其他的主要大臣一樣,他並不是秦國人。相反,他還是秦國的主要死敵楚國的臣民,不過他由於在楚國找不到合適的投奔對象,因此進入了秦國出力。

大秦統治天下的倆大重臣,1個叫范雎,另外1個叫李斯

剛開始他進入秦國是跟當時的國相呂不韋一起混,兒女不為也將他任命為自己麾下比較有才能的幾個儲備官員。而它在接觸秦王的時候,由於向秦王提出了一定要統一天下成就千古功業的原因也被秦王重用,任命為當時的長史。當時的秦王重用了他的意見,並且接受了他關於能夠賄賂各國重臣,去讓各國國力衰弱,不能阻擋大秦軍隊的主要策略。因為這件事情特別有效,被當時的秦王封為客卿。

不過倒黴的是當時的鄭國派人進入秦國,並且讓秦國修建著名的鄭國渠,這一點雖然說結果是好的,但出發點卻是為了糟蹋秦國的國力。因此秦國上下容納不了各國進入秦國的間諜,秦王便只能下達驅逐各國大臣的命令。

大秦統治天下的倆大重臣,1個叫范雎,另外1個叫李斯

而李斯便看出了秦王的難處自己上書說明了為什麼不能夠驅趕這些臣子,也因為這一點被秦王看重,任命為廷尉。在秦王率領軍隊攻滅其他國家的途中,他作為朝廷中的大臣也是出了不少力。而在國家統一之後,他又為秦始皇創立了一系列有效的制度,被秦始皇所重用,並且封他為帝國丞相。不僅如此,他還制定了國家的很多法律,對於當時國家統一和讓國家穩定起到了很大的重要作用。也正是他建議始皇帝一定要加強中央的集權,一定要不能走歷史的下坡路,要選擇郡縣制,而不是遠古的所謂分封皇子的制度,不僅如此,他還讓始皇帝統一了文字和各種制度,為國家的後世一統奠定了一個基礎。

大秦統治天下的倆大重臣,1個叫范雎,另外1個叫李斯

我們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先有范雎奠定了秦國統一六國的重要戰略,後有李斯奠定了統一帝國的各種制度和思想禮儀,也正是他們二位成就了輝煌的大秦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