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退場」追蹤:15層整層搬空 20層也會搬空,但不縮編

離開理想國際大廈將在哪裡安放理想?


ofo“退場”追蹤:15層整層搬空 20層也會搬空,但不縮編


“過兩天15層整層會空出來,”理想國際大廈負責辦公室出租的人士對時間財經表示,“過些天20層頂層也會空出來,目前還不確定時間。”

空出來的兩層正是ofo小黃車的總部。據上述人士介紹,理想國際大廈整層面積為3400平米左右,租金價格為18.00元/天/平米,頂層價格會更高。

時間財經走訪理想國際大廈時,看到有佩帶ofo工牌的人抱著裝辦公品的紙箱出入。據瞭解,ofo總部將搬到租金價格更低(12.00元/天/平米)的互聯網金融中心,此前是ofo海外部門和北京分公司的辦公所在,佔據了該樓5層的一半。

ofo“退場”追蹤:15層整層搬空 20層也會搬空,但不縮編

那麼,總部搬遷以及辦公面積大幅削減是否意味著ofo人員的縮編呢?

就此,時間財經向ofo求證得到回應,在理想國際兩層工作的員工,以後將“主要在互聯網金融中心”,並稱因“租約到期,搬了”,但不會帶來員工的縮編。

ofo的多事之秋

自從今年4月3日,摩拜以37億美元的總價,出售給美團,創始人和投資人們套現離場後,ofo的每一次動作都會引起外界的矚目。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從摩拜、ofo的共享單車之爭誰將勝出,變成了ofo的創始人們何時退場以及ofo的賣家將會是誰?

ofo“退場”追蹤:15層整層搬空 20層也會搬空,但不縮編


這一答案落實得越晚,外界對ofo的搖頭嘆息就越強烈,ofo的處境也越窘困。

去年7月,阿里參與了ofo的E輪超7億美元的融資。今年2月,ofo抵押資產數百萬輛單車,先後換取了阿里巴巴方面17.7億元人民幣的貸款融資。

5月中旬,ofo計劃將員工數量1.2萬人裁減至8000人,大量運維師傅被“優化”,總部裁員500人。6月,ofo取消原來推行的25城芝麻信用免押;7月,ofo逐漸削減在美業務,同時撤出德國、澳大利亞、以色列等剛進入不久的國家;8月,《韓國先驅報》報道稱ofo正準備退出韓國市場,將重心轉至國內,同時ofo大部分韓國員工也被裁員。

8月下旬,ofo總部只剩750人左右,9月初人員規模大幅縮減。據第一財經報道,部分被允諾一定賠償金的員工沒有到位。同時多名原ofo共享單車主體老員工,也已從ofo轉投到戴威所創立的區塊鏈項目當中。值得一提的是,ofo於今年開始投入區塊鏈項目,在國外推行過“騎行挖礦”。

進入秋季,ofo更遭遇了討債風波。9月1日,上海鳳凰發佈公告,經雙方核對,截至起訴之日,東峽大通(ofo全資子公司)仍欠鳳凰自行車貨款人民幣6815.11萬元。根據採購合同,東峽大通拖欠貨款及費用的行為嚴重違約,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鳳凰自行車向法院提起訴訟。據多家媒體報道,ofo拖欠百世物流、雲鳥、德邦等多家物流供應商數億欠款。

塵埃終將落定

客觀地說,留給ofo的時間不多了。

ofo“退場”追蹤:15層整層搬空 20層也會搬空,但不縮編


日前,根據工商資料顯示,ofo小黃車的國內運營主體公司“東峽大通(北京)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創始人戴威變更為陳正江,又引起外界關於其創始人是否出局產生出疑問。

對此ofo回應稱,法定代表人的變更僅是ofo內部正常的人事變動,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仍為戴威,不存在某些媒體所解讀的“讓位”一說,人事變更不會影響公司的任何經營和運營。變更法定代表人是為了“簡化辦公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並稱,陳正江2014年年底加入公司,是ofo前五號員工,四年來在公司一直擔任重要職務,目前是ofo中國區業務主要負責人之一。

但外界將這一舉動看成ofo即將破產重組的前兆。據此前界面報道,一份半年前ofo的負債表顯示,那時ofo整體負債為64.96億元,其中,用戶押金為36.50億元,供應鏈為10.20億元。目前,已有一家大型券商中介機構入場做ofo破產重組的方案。

不過,ofo對此否認,稱界面新聞發佈假新聞,“破產重組”的說法是無稽之談。ofo目前仍在保持獨立運營,各項業務推進正常有序。

隨著摩拜被美團收編,小藍單車被滴滴收購,原哈羅單車搭上了螞蟻金服的車,已經沒有人會相信一家獨立運營的共享單車品牌會勝出,甚至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都被打了很多問號。

如今落單的ofo曾有多次與巨頭捆綁的機會,但都被放棄。它曾與摩拜有過合併的機會,ofo拒絕了。這也導致它的早期投資人朱嘯虎的放棄,在2017年12月將自己的ofo股份以30億估值賣給阿里巴巴和滴滴。

2016年9月,滴滴也曾入局ofo,並在2017年空降了高管參與ofo管理,但同樣地,為了保持獨立運營,ofo將滴滴的高管清出了公司。但滴滴仍然保持著ofo第一大機構股東的地位。

從理想國際大廈搬到互聯網金融中心,ofo獨立的共享單車的夢想已經沒有了落腳的根基,但無論如何,ofo正在抖掉負荷,它的最後時候已經到來,何去何從或許早已有跡可循。(時間財經 梁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