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屯亲”是咱贴心人

省城“屯亲”是咱贴心人

扶贫工作队员与村干部、创业青年研究蒲公英项目。

大清早起来,市卫计委驻木兰县新民镇新华村扶贫工作队办公室门前,经常莫名其妙“冒出”一袋新鲜蔬菜。队员们想弄清菜是谁放的,却没人搭这个茬儿。村里的一名老党员说:“省城来的工作队是咱贴心人。这是老乡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

“咱们是屯儿亲”是新华村驻村工作队员的一句口头禅。自从2017年6月工作队进入新华村,短短一年零4个月,村容漂亮了,民心凝聚了,愁眉不展的贫困户也过上了有奔头的好日子。

扎根村屯 死心塌地办好事

新华村原是省级贫困村,共3个自然屯,525户2382名村民。新华村现有耕地1.2万亩,全都是水田。长期抱守田园,让一些村民对发展生产、寻求致富门路缺乏动力,村里的一些贫困户,更是对未来的生活失去信心。

“村民动力不足,必须加油鼓劲!”驻村工作队长蒋胜介绍,队员刚进村时,村民大多敬而远之。面对怀疑的目光,驻村工作队首先拉近情感距离。他们走进村民家中,聊家常、话冷暖,贴心的举动逐渐赢得热络的回应。有两户村民的儿子因为打架伤人正在服刑,家里生活困难,但两家老人都说孩子在外打工。在村干部配合下,队员们真心实意地为老人着想,终于使他们打开心结,主动说出实情。两户村民经过精准识别,被纳入贫困户后,逢人就讲工作队的好。

扶贫是一项大工程,在具体包扶过程中,行业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底气十足,还在于“后台”硬实——既有市卫计委,木兰县委、县政府的倾力支持,又有新华村两委成员以及村里的党员担当左膀右臂。

在工作队的协调下,50多名医学专家先后在村里进行了4次大型义诊活动,同时向患者赠送价值7.5万元药品。就医服务长效机制也随即建立。“微信直通车”由村医和市直医院进行沟通,进一步解决了村民看病难题。

扶贫扶智 帮助农户“造血”

去年7月,经工作队精准识别,在村里确定贫困户22户53人。经过一年多帮扶,如今全村的贫困户仅有5户11人,贫困人口发生率降至0.53%。2017年,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今年9月,新华村摘掉了贫困村帽子。

蒋胜说:“输血只是解一时之急,关键是要增强造血机能,让新农村经济保持活力。扶贫扶智,不但要把贫困户扶起来,而且要带动全村人致富。”

于师长屯的徐新河,今年62岁。这个屯距香蘑山水库较近,种植水田。在工作队建议下,徐新河依靠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帮助,建立售米微信群。徐新河共种植两垧水田,用毛驴拉小碾子碾米。去年,小驴拉磨的图片上传微信,米竟然卖到山东、广东等地,增收上万元。”今年,驻村工作队又帮徐新河出主意,设计了稻米包装袋。“人靠衣服马靠鞍,卖粮食也得讲究点。”老徐家的新打法让村里人感到新鲜,也开始琢磨让粮食增值的来钱道儿。

今年58岁的林福有有做老烧酒的手艺,老伴身患重病,家里十分贫困。在工作队和村里帮扶下,林福有建了个小酒坊。原本不喝酒的蒋队长带头买酒,又和队员在市里帮助卖酒。经过一番吆喝,小酒坊出名了,周边农户、商贩纷纷带着高粱、玉米找林福有加工烧酒,每出一斤酒收一元钱加工费。从去年秋天到现在,林福有净挣4万多元。今年,蒋队长还打算为林福有作担保,在信用社贷款扩大生产规模。林福有喜滋滋地说:“现在正是做酒的旺季,照这么干下去,我不但彻底脱贫,还能奔小康。”

提倡新风 农家院里有作为

为促进村风转变,工作队提出勤劳、和谐、孝道的口号,带动村里的党员、干部做道德上的模范,当致富头羊。

人气旺了,自然要搞活动。新华村的秧歌队、广场舞队、篮球队组建起来了,经常外出比赛。在工作队的组织下,村里党员干部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为孩子们讲解《弟子规》,进行孝道文化教育。经认真筛查,16位市卫计委主任和各处室、医院领导与16名困难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去年以来,市卫计委驻村工作队为新华村争取的各项投入合计170余万元,其中市卫计委投入50余万元。新建的村屯文化广场、标准化村卫生室、60基太阳能路灯让村民感到格外自豪。此外,县教育局还投入10万元给村小学做了380平方米的外墙保温。

眼下,工作队正在帮助村里筹划种植、生产蒲公英茶的项目,有了主打产业,村民的日子将更红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