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列夫·果姐思泰语录:如果这世间所有的纷扰,都可以用关我p事和关你p事的心态来解决,你就会发现99%的事都与我们无关,真正重要的事就是那1%。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前段时间,在一期节目里,钱枫说,汪涵把他微信给删了。

然后钱枫说: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汪涵解释道:“朋友圈人数达到一百多时,我就觉得有些可怕。要把一些没有意义的,全都删掉。”

本以为没了这些微信好友,生活工作都不转了。

可恰恰相反,没了那些无用的社交,生活非常轻松。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我以前微信里也有很多明星、老板、大咖,但是加过微信之后就再没联系。

一年前我微信有2000多人,但是我知道真正可以说话的只有10个人不到。

后来我清理到300人,我删掉了好多曾经引以为豪的微信号。

汪涵说删除那些人微信之后整个人发生了变化,我深有感触。

因为我反而可以真正关注到自己和身边最重要的几个朋友,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相处。

你的生活里,拥有的东西多,不如拥有的东西重要。

我突然想起有一天,我的手机坏了。

当时我很焦虑。

毕竟,每天有好多微信和电话,如果没法回的话,那些事情该怎么办,那些人会怎么想。

我发现,其实也没有几个信息,我朋友圈里的朋友们好像也不在意我是否还存在。

因为如果真的需要联系,或者急事,其实大家有得是办法能找到你。

而你所关注的别人的那些情绪啊,事情啊,其实对你的生活毫无影响,也毫无用处,反而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一团糟。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而那些没有手机的日子,我没法刷抖音,没法看美剧,也没有什么别人的朋友圈会打扰到我。

只能翻开了一本落了灰的书。

然后慢悠悠地给自己泡了一杯茶。

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宁静和欢愉。

突然我发现,我们常常抱怨生活的无趣、平庸和琐碎,但毫无质量的生活就是这样造成的:

99%的精力和时间都在关心那些和我们无关的人和事,而忽略了那1%我们最该认真对待的部分——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爱的人,以及,我们自己。

而极致、简单、高效的生活,才是生活幸福的关键。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有一档节目叫《香港人18问周润发》。

节目中,很多人向发哥周润发提问。

其中一个问题是: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结果发哥说: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据说,后来因为这款诺基亚坏了,周润发才用上了发嫂淘汰不用的智能手机。

不用智能机,就无法玩微信,刷抖音微博。

但是,发哥认为,人其实不需要太多的信息。

当外界嘈杂,你又如何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呢?

曾看到过余秋雨在《开讲啦》分享的一件往事。

十几年前,他去寻找和中华文明有时间对比的古文明遗迹。

到终于快走完的时候,有一个传媒集团的老总觉得他这个年纪,还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走这么多路,很感动。

所以就提出,最后一段路程,由他来开车。

车程是17个小时。

余秋雨就觉得路上可能会很烦闷,既然你是传媒公司的老总,我又离开文明世界半年,不能看电视,不能看报纸,完全不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中国发生了什么。

所以提出让老总给他补补课。

结果老总用了十分钟,讲完了国际上的事,又用了五分钟,讲完了中国发生的事。

余秋雨说,老板说了一句话让他印象深刻: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余秋雨这才发现,自己这半年过得有多值。

因为他写了好多调查笔记,得出很多认真比对过的结论。

其实这个世界上99%的事情、99%的人,都是与自己无关的。

在这个故事的最后,余秋雨说: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那些八卦也好,新闻也好,别人家的故事也好,它们在这些年里对你的人生有帮助吗?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词叫做成本,你想要的越多,付出的成本就越多,你占有的越多,维护的成本也越高。

你手机里的好友越多,刷朋友圈的时间也就越长;

你买的房子越大,你每个月要付的房贷就占你支出的比例越高;

你占有的东西,同时也在占有你。

曾有人算过一笔账:

一天24小时中,除了8小时睡眠,2小时吃饭,1小时洗漱上厕所,1小时交通,3小时闲聊、上网、打游戏……

满打满算,能你真正用来学习、工作、生活的时间,其实是不到8小时的。

而这8小时里,我们又用了多少时间,去纠结“怎么买东西才能省钱”,“晚上该吃什么”,”他到底爱不爱我”,“今天开会没发言好真的太丢脸了”这样没有任何意义的问题?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不是生活老为难我们,而是我们老为难自己。

电影《一个购物狂的自白》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

“这世界一团糟,是因为东西被拿来爱了,而人却被拿来用了。”

美国著名学者梭罗曾说:

一个人,只要满足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戚戚于声名,不再汲汲于富贵,便可以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你占有的东西越简单越重要,生活才不会来占有你,生活就越美好。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很有趣:

你有没有想过,每天早上你在考虑穿什么衣服穿什么鞋上面,浪费了多少时间?

我们浪费了很多珍贵的时间在不重要的细节上。

说到底,穿什么改变不了世界。

梭罗曾经说过:

“我们的生命被细节给浪费了。”

而真正干大事的人,是不会让自己陷入无意义的选择中的。

像奥巴马,多少年来,就只穿灰色和蓝色的西装。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他说:“我不想在穿什么上做选择,我要把时间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还有乔布斯和扎克伯格,万年的一身打扮,似乎从来不换衣服一样。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爱因斯坦也这么做,据说他有好几套几乎相同的西服,就是为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考虑穿什么上。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所以你会看到,越是有钱优秀的人反而越是整天穿同一套衣服。

你难道以为是他们穷?买不起衣服?

心理学界有一个著名的“自我损耗”理论。

其中一个理论基础是:

所有执行功能需要的是同一种资源,一个领域的资源损耗会减少另一个领域的可用资源。

而选择,就是执行功能之一。

当人要做一个选择,也就是说,人每做一个选择,就会消耗、占用一点心理能量。

需要做的选择越多,心理能量越被消耗,你做别的事情的执行能力就会下降。

就比如你想买瓶醋。

去了趟超市,发现有十几种品牌,各种功能,不同容量的醋。

看似多种类,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选择。

其实反而会让人陷入无所适从中。

你很难判断,哪种口味的醋是真正需要的,也很难下决心,是买贵的那瓶还是包装好的那瓶。

每一个判断、选择,都会耗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所以奥巴马们,简化所有无关紧要的选择,为的是将心理能量用在更重要的执行决策上。

这也是这些大牛们成功的秘诀之一。

我有个女上司,永远妆容精致,衣着得体,从来不迟到,而且总是神采奕奕。

所有同事都特别佩服她的一丝不苟。

我们也私下聊过,这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才能维系这么高水准的质感。

但有一次我们一起出差。

我比她早起了半个小时,但是等出门时,她却等了我十分钟。

我惊叹她的手速快,她说,你用太多时间在挑选了。

我这才发现,她的东西极少,但是看得出来,每件都是精挑细选有品位。

而我的,摊开来就一大堆,用哪个色号的口红都得纠结五分钟。

鲍迈斯特说:

“你占有的东西越多,你的维护成本就越高;你占有的东西越多,你的选择成本就越高;生活要幸福,千万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现在特别流行一个词叫“时间管理”。

其实所谓的时间管理,并不是说在一个时间段里尽可能做多的事。

而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里,专注地去做重要的事。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人活到极致就是简单,真正让我们活下去的,不过一蔬一饭,一床一被。

真正让我们开心的,不过一人一心,一情一爱。

不要让纷扰的红尘和繁杂的俗世,侵占了原本可以平静和充实的灵魂。

化繁为简,是为大智慧。

而给人生做减法,并不是苦修,更不是碌碌无为。

而是,爱该爱的人,买该买的物,做该做的事。

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中说: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

只有极简,你才能听到内心的声音,才能明白,什么人,什么事,什么东西,对你最重要。

所以你可以用更好的手机,用更好的电脑,穿更好的衣服,用更贵的化妆品。

你还可以把以前选择一堆化妆品的时间,把那些在没用物品上省下的钱,花在更值得的地方。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我家里东西就非常少,因为我妈就活得极简。

从小她就告诉我,女孩子漂不漂亮是天生的,但是高不高级可是后天的。

而高级,往往都是简单、利落、优雅的。

就像我妈,衣柜里衣服并不多,但是每一件都面料高级,款式经典,怎么穿都不过时;

她的化妆品就一瓶面霜一瓶防晒,但是最贵的那种,一瓶解决所有问题;

我家面积不大,但是所有家具、摆件都是我妈精挑细选的,也绝对不往家乱搬东西。

最重要的是,她买东西特别迅速,因为她只会在一个最放心的渠道买,所以特别省心。

等我长大后,我才发现,我妈有大智慧。

因为女人都爱花钱,但是买买买的乐趣,其实就是因为这个物品本身带来的价值和使用感。

而如果你用大量的精力比价、挑选,最后很难有心思去享受物品本身带来的乐趣。

所以我也是习惯在一个地方买东西。

“我把范冰冰的微信删掉了”

点击左下方【了解更多】,申请成为本城市时间管理学院创始合伙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