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微|松乔誉巴蜀,长忆二三事

吴微,中共党员,四川省文联调研员。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曾任四川省文联《文艺报》副刊编辑,现任《四川散文》编辑,微刊《在场微散文》《天府影视》文学平台编辑;近日有散文《残荷》被中国作家网推荐发表,是为一周热读;出版有《奔向墨脱的灵魂》散文集。

吴 微|松乔誉巴蜀,长忆二三事

松乔誉巴蜀,长忆二三事

作者|吴微

初识伍老师是在省散文学会的工作会上,他着一身休闲服,面相随和,谈吐有致,仪态从容。听闻他是知名作家,但我眼里他没有一点架子,性格开朗,给人可敬可亲的感觉。记得最清楚的是,2015年省散文学会“第二届四川散文奖”评奖完后,他将作为获奖代表在会上发言,为了准备好发言内容,他在深夜给我发信息要有关评奖以来的各种报道、获奖名单等等,我以很快的时间发到他的QQ邮箱,却未想他即时回复我,说我工作效率高,并向我致谢。伍老师的平易近人,敬重同行,谦谦君子的形象,从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松乔老师作为知深的学者,在文坛上成就卓越,生前曾担任诸多社会团体重要负责人,主持20余项大型巴蜀文化活动策划与项目研究,其作品获得过中国新闻奖、冰心散文奖、四川省巴蜀文艺奖、四川省文学奖、四川省文艺评论奖、成都金芙蓉文学奖等。可谓是巴蜀才子,文坛黑马,艺博德馨,学届精英。尤其在四川散文当前较为疲弱,难有上乘表现和影响力的发展态势中,他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并有建树地提出“重塑散文的真势”,要求散文人要“讲真话、记真事、写真文、发真情,纵然会有难度、有争议、有尴尬,真正的散文家应该有担当,义不容辞。”他强调:“纪实散文的真实,首先在于它的真实。纪实散文的魅力,也在于它的真实。真实本身,即是首善与大美,自有其独特的光彩,它是别样文学品种难以替代的。在散文病泛滥,虚假、矫情、空话套话成风的背景下,纪实、非虚构无疑更是一剂良药。”“纪实就是力量!求真、纪实的散文命中注定,势不可挡,必须也必然大行其道。”这篇讲话在2015年5月广元召开的“第五届中国西部散文家论坛”上,引起了参会者的共鸣和强烈反响,启发了我对散文的认识,应该要有自己的散文观,有自己的意识流,有自己的创新点,有自己的基因库。可以说,读他的作品,视野广开,能悟出很多哲理的东西,指导你写作中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确实受益匪浅。

松乔老师也是一个有品位生活的风雅者。他家的楼顶阳台,平时种蔬植树,但凡开花结果,他会欣然写一篇感想,或发几条微信,让朋友分享他的快乐。这个时候,他就是一位荷锄的老农,将生命的故事通过辛勤耕耘劳作,展现在世人面前。我可以想象每当他疲累后,来到屋顶泡上一杯绿茶,点上一只烟,什么都不想,置身于满眼的绿色中,闻着淡淡的泥香,让激烈冲撞的思绪沉静下来,让整个身心放松下来,任独上高楼的兴致,在随意的轻风中飘逸、游动……他的目光穿透成都的天空,忧国忧民的情怀蓦然汹涌,我想,他那篇《2013年之春:雾霾与散文》就是在这里构思出来的吧!

松乔老师虽然已经是文学名人了,但对生养他的故乡的文学事业发展,一直是很热心关注的。2016年6月3日,省散文学会一行在卢会长的带领下来到富顺采风。松乔老师作为“富顺县创建四川散文之乡工作”的牵头者,与富顺县散文学会的负责人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

6月4日召开了“富顺县创建四川散文之乡工作汇报会”,松乔老师在会上对富顺创建散文之乡的想法和基本情况,作了详细的汇报。我在微信里把工作会的情况发到了朋友圈,松乔老师会后称我为“信息快手”,非常高兴我宣传了这次会议的进展情况。几天的时间里,松乔老师全程导游采风团参拜了刘光第之墓、参观了富顺的西湖、文庙、迴澜塔、豆花村等名胜,了解领略当地的民风民俗,一路听他风趣生动的讲解和介绍富顺的历史典故,让我对富顺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富顺县申请四川散文之乡工作虽有待完善,但此次的采风因了松乔老师的陪同,给我提供的写作素材不少。最主要的是我见到松乔老师为故乡所做的工作和努力,实在令人钦佩景仰。

2017年2月份,省散文学会召开工作会议,松乔老师来参会,见到我他说:“吴主任啊,没有想到你送我《奔向墨脱的灵魂》书中的自序写得那么好,真少见哦!”我当时就激动了。得到了松乔老师的认可,其实就是对我写作的肯定。那天,恰好是我卸任学会办公室主任的日子,心情有些闷,松乔老师用他那好听的富顺话安慰我说:“在学会做事都是自愿的,不当主任了你其实什么都没有损失,相反的,时间对你更慷慨了,要好好利用!”松乔老师的一席话,如春风拂去我心中的不快,我觉得作为一个散文人,要学会放下,学会将一些附加的有害心灵的东西从根子上剔出,这样才能投入到写作中,实在不值得一味的计较自己如何为学会奉献的时间和精力,过度看重自己的能量,反而误了真正热爱散文的目的。之后,我向他讨教自己出的那本散文集的不足,他说有时间坐下来我们慢慢来探讨,现在一时说不明了。随即,他送了《没有眼睛的府南河》散文集给我,并亲自提字。这本书因为他的离世,成了我的珍藏书籍。

我和松乔老师认识时间不长,但他的达观和犀利,他的渊博和睿智,他的学识和风趣,他宜师宜友的为人,组合他的个人魅力,无不感染影响着身边的人。我仰慕他才华,很想在吝啬的时间聆听他侃史说书,徜徉在如痴如诗的文化河流,陶醉于如火如荼的想象中。然而,命运的分叉,把我这样美好的愿望画上了休止符。年富力强的松乔老师,匆匆踏上另一条不归路,造成四川文坛和四川散文的巨大损失,正如他《没有眼睛的府南河》集子,书中墨香尚新,而老天亦未长眼睛,天妒英才,无情地陷我们错失缘份。我知道分离总是一种沉痛,痛在记忆不可或忘的唤醒,痛在意犹未尽的交流遽然终止于无预兆的幻灭。这静静的夜晚,我数不清有多少通往天堂的地方,能够让他跨出停留的站台,再来平复我们的震惊,再来听听他告诉我们未竟的文化工程……我翻开他的书,一行行的文字在悲哀的秋霜中湿润了我的眼,看见他的照片,清清浅浅的音容笑貌踯躅在脑海,寂寞了那个世界他的身影。我已经读不下去任何文字,只能用“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来悼念他,愿他在另一个世界与文、诗、酒、友红尘婵娟,传奇自己的美好一生。

2017年11月8日写于成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