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永蘭被殺案:渣男的黑暗型人格鑄就黎永蘭的悲劇人生

黎永蘭被殺案:渣男的黑暗型人格鑄就黎永蘭的悲劇人生

麻辣·謝歌說事

世間,太多美麗的事物往往會因得不到而毀之,其間的悲歡離合沒有分手時的平靜,唯有血腥的傷害與毀滅。倍受網民關注的“原廣安區副區長黎永蘭被殺案”正是源於這樣的悲劇人生。

相關背景: 黎永蘭,女,1976年4月生,九三學社成員,曾任廣安市政協常委,廣安市廣安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分管科教文衛等方面工作。2017年10月22日晚,黎永蘭被男友林雪川襲擊後重傷入院搶救。2017年10月27日,黎永蘭因顱腦重度損傷,搶救無效死亡。

黎永蘭被殺案:渣男的黑暗型人格鑄就黎永蘭的悲劇人生


2017年6月10日,廣安區政府副區長黎永蘭“暢享院壩 歡樂農家”大賽上向先進示範戶贈送攝影家拍攝的照片。圖片來源/四川新聞網

據上游新聞:黎永蘭的男友林雪川涉嫌殺害了這位時年41歲的女副區長,事發後林雪川還一度謊稱黎永蘭是自己摔倒,直到4天以後才向警方坦白了案情。 林雪川歸案後,黎永蘭的家人才發現,至少從2015年開始,副區長黎永蘭就長期生活在男友的暴力陰影下,幾度試圖分手未果。廣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將於2018年9月21日開庭審理此案。

分手不是一瞬間的事,離開卻是很長的決定。曾經,我見證過一段特別“低姿態”的愛情。一位女士講述了她自己被丈夫家暴的生活,她說,那樣的日子非人類難以承受,通常是,因為在語言中稍微存在挑釁的可能,就會被自己的丈夫打得死去活來。雖然丈夫事後反悔甚至於下跪求原諒,但事後依舊,就是這種精神病態人帶給人的傷害不僅是心靈上還有肉體上的折磨。黎永蘭被殺案莫不如此。

心理學曾經研究發現,有部分人他們身上有較為明顯的黑暗型人格。黑暗型人格與光明型人格是一組相對應的概念,通常來說,光明型人格追求共贏,即你好我好大家好。而黑暗型人格卻總是在一切空間範圍之內崇尚權謀,他們為了達成自我的目標,不惜打壓他人,甚至毀掉他人生活獲取成就與快感。

林雪川,小名“小林子”。曾經在一次飯局中聽到過他,那個時刻,小林子無不驕傲的端著酒杯對人稱:“我家屬是廣安區副區長”。 “誰?”我問。 “黎永蘭”小林子回答。 當時我就在想,“家屬”?小林子什麼時候變得如此文雅範了?可是我相信,這個時候的小林子是驕傲而自戀的,這種自戀與驕傲看上去健康而正常。 但是,我瞭解小林子,一個具有雙重人格的小林子這種自戀與驕傲的背後卻具有常人所不知的毀滅性,也正是這一種在和人交往時完全忽視他人存在的傾向。在家庭中會變成一種暴力。

“我老婆開車來接我了”。小林子說,隨後離去。

那個時候,我看到了一輛車開過來,車主沒有下車,所以我也就沒有看清楚小林子的這位“家屬”。

作為一個弱女人的黎永蘭在小林子的眼裡,也只不過是個襯托的存在。既如此這般,又何不疼愛有加真心相擁?偏要展盡施虐特質、在直接或間接中以傷害得到愉悅?

據媒體,黎永蘭在廣安官方或民間口碑極佳,是一個從老師到工作能力突出的副區長,黎永蘭歿年41歲,去世時任廣安市廣安區政府副區長,主管科教文衛等工作。據介紹,黎永蘭在去世前剛剛明確了正處級待遇,還沒有來得及落實,就突遭橫禍。

黎永蘭倒黴在男朋友身上。同為官方身份的朴槿惠,一個“嫁給了國家”的總統,也不曾會想到會栽在了“閨蜜”身上。踏入政壇的朴槿惠在地方選舉日準備登臺演講時,右臉突然感到一陣銳利的刺痛。她後來回憶說,“刀片劃過臉頰和頸部,連按壓傷口的手指都陷入肉中。”“只差五毫米就割到頸動脈,不然3分鐘後即斃命。3小時手術,臉上縫了60針。”“那是我重生的一天,也是我這輩子最接近死亡的一次。”

林雪川到底是不是個老闆或是做過慈善我不知道,隨著他後來的身份變化和我幾乎沒有沒有交往,但是我卻瞭解他,這幾十年走南闖北行走江湖的葵花寶典靠的玩的卻是一手標準的空手道。

生活中的小林子,腦子沒有毛病,而且相當聰明智慧,多年前在城北某棋牌茶園鬥得一手好地主,後因八方欠債而南下,數度隱居於東莞一帶。小林子有一手絕活是編織毛衣,也是其謀生的手段,另有一技能便是編講故事。編織毛衣的技術活為其奠定了東山再起之基礎,而編講故事則讓他當上了企業家進而走進了黎永蘭。而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應當說小林子本應對黎永蘭心懷感念之心,畜生也做不到如此泯滅人性。 正常人往往會避免他人痛苦並會悔恨不已,一般都會剋制自己的言行和行為。但是我們遺憾的發現,小林子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了別人的痛苦之上。當刻意用言語或者行為去傷害身邊最親近的人的時候,無形中產生的這一種刺激的快感,成為施虐人格症的暴點。

現實生活中,小林子類似人群無處不在,比如校園惡霸、報復社會的舞瘋子,他們喜歡刻意傷害他人,以此證明自己的價值。還有一些是潛藏型的,他們試圖通過自己的魅力與影響力去控制他人,用極不可思議的目的和行為試圖證明自己的高高在上。

縱觀黎永蘭被殺案的前因後果,需要並提醒生活中的人們,應當做到的是能夠早一點識別生活中的更多的“小林子”,早點儘快的遠離並脫離危險。因為你不知道他們身上的定時炸彈什麼時候會開啟,這才是最需要的應當提防的人性之惡,應當說,這一切,正是這樣的一個渣男、“小林子”惡性的悲劇人性才造就了黎永蘭的悲劇人生。

絕望總是會留下道道痕跡,黎永蘭已逝,為保持對逝者的尊重,本文也實不便過多的探究別人與我們並不相似的生活。但是,我們卻能由此可見其絕望孤獨的心之後那一段段最後的歲月。應當說,黎永蘭的內心是孤獨和無助的,這是處於官場公眾人物表面之背後的不同於常人的隱痛與難以言表的悲哀。

悲情並不一定普遍,而悲劇則是必然的,它瀰漫於這個世界並植根於人性。 倘若黎永蘭能夠醒來,她或許會重新審視這個人世間,重新執掌命運對於人生未來的開墾,是掘出清泉還是掘開深淵,這就是命運。生命、死亡、恐懼和焦慮、自然的時間與價值的時間中有兩種時間意識,或許能以重新來過的方式去眾裡尋“我”千百度,這個“我”也就是黎永蘭自己。

讓我們在鞭撻惡者的同時也對逝者給予一份尊重。“黎永蘭案”開庭在即,希望能有一個公平正義的結果。冰山之下,還有哪些謎團未解。廣安論壇“謝歌說事”將給予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