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为什么相声特别发达?

解强强


作为新时期相声多样化的一个方面,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起,女相声开始崭露头角。

其实,女子说相声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了。新中国成立前,江湖“撂地”卖艺的曲艺艺人一般都是全家上阵,艺人家的女孩子都会说几段相声帮衬、补场,但,这只是临时性的。三十年代后期出现了以说相声为主的女艺人。早期的有来小如、于小福、耿四福、张玉凤、吉文贞等。到了四十年代,更趋向专业化,有于佑福、刘玉凤、回婉华、张松青等。再晚一点的有吴苹、魏文华等。其中不乏艺业精湛的艺人。

女相声始终没有成为大家公认的艺术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原因来看,当时相声艺术的社会地位很低,女子没有在外面娱乐的习惯,相声是供“爷们儿”娱乐的,年轻女子说相声说得再好,她们只能是摆着看的“花瓶”,没人当艺术看待,却受到歧视和摧残。张次溪的《人民首都的天桥》在写到新中国成立前女子表演相声时就用了好奇和轻视的口气这样说:“更有趣的,在这无奇不有的天桥里,十年前(按,指四十年代初期)还有两个女相声家呢。你想,那男子说的粗话,要出自娇娇滴滴的女人口中,当然别有风趣了。”可见,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不是培养女相声的环境。从主观原因来看,当时没有专供女子表演的相声段子。正如王力叶在《相声艺术与笑》中所说的:“过去,女演员表演的相声脚本和男演员表演的相声本子是通用的。正因为这样,对于发挥女演员的特点受到限制,所以效果大都不如男演员……之所以效果较差,甚至给人以不舒服的感觉,主要是没有专门为女演员写的脚本,在表演风格上又一味模仿男演员,显得男声男气,不够自然。”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相声艺术本身面临危机的时候,仍然有部分女艺人坚定地扎根于相声艺术,如北京的回婉华、济南的吴苹等。陈家骥在《回婉华与北京青年曲艺团》一文中回忆回婉华在五十年代初期的演出情况:“当年一个‘女流之辈’往台上一站,和男人一起‘说学逗唱’,表演大方,毫不拘谨,仅此一点,再加说相声这行向没女性,足以引人注目,所以每当回婉华一上台,便博得台下听众的喝彩。”艺名“小苹果”的吴苹在济南也很活跃,她曾经多次为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演出,并得到了他们的肯定。但是,社会上和相声界仍有一部分人认为女子不适合说相声。1957年大鸣大放时,京、津相声界围绕著名相声演员张寿臣所说的“过去出现女相声演员是旧社会不良风气逼出来的,今天我们应该制止”,举行过多次讨论。讨论中,一些有影响的老演员反对女子说相声,他们认为女相声是在真正的艺术得不到重视的时代为招徕观众而产生的。她们说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实际上是降低了相声的演出质量。也有一些女演员和男演员认为女相声是可以发展的。可惜这次讨论只停留在女相声“行”或“不行”的话题上,而未能深入到“女相声如何改进、生存和发展”的讨论。因为未见实效,未能重视、利用和发挥女子说相声的优势,虽然少数女演员坚持自己的事业,业余相声活动中偶尔也出现过女相声,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女相声没能成为大气候。这种不景气的“细水长流”在“文革”期间又被人为地中断了。

八十年代初,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的女相声已经相当活跃了,受到听众的欢迎。大陆虽然起步晚了一些,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在相声多样化的浪潮中涌现了一批新一代的女相声演员。

1988年7月,在大连举行的“星海杯”全国专业相声电视邀请赛上,进入复赛的三十五对演员中就有五对男女相声,而且都是男捧女逗,一下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些被称为“相声五朵金花”的女演员是女相声中的佼佼者。她们表演的相声在内容上都有所选择或专为女子创作的,表演上也显示出“非女子莫属”的特点,风格又各有不同。话剧演员出身的杨佳音善于刻画各类妇女形象;门里出身的师胜娜擅说“贯口”,风格清淡、风雅;京韵大鼓演员出身的金珠兼通“说”、“学”、“唱”,表演放得开,具有东北风的特点;沐清的表演刚柔融合,不瘟不火;河南坠子演员出身的单联丽则以弹唱见长。

受“五朵金花”的影响和鼓励,全国各地的女相声又开始活跃起来。一开始,这些女演员中半路出家或另有专业兼说相声的人占多数,后来陆续出现了把相声视为自己终身事业的青年女演员,使女相声的队伍更加坚固。更为可喜的是,有些女作家和女演员开始积极参与女相声的创作,马贵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她是多产的相声作家,以女人特有的细心去观察生活,通过女性化的语言去表现生活,创作了《巾帼赞》、《温暖》等专供女子说的相声段子,受到好评。

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女性要求自我表现的愿望也越发强烈,形式是各种各样的。有些女性想用幽默的形式表现她们在生活中所要歌颂和讽刺的一切,于是女相声应运而生。她们把婆媳关系、子女问题、穿着打扮、菜篮子问题等“非女子莫属”的题材引入相声,又以东方女性特有的美丰富了相声的艺术风格。

1992年3月,在北京举行了首届“火花杯”女相声大赛,是第一次专为女相声召开的盛会。这次比赛虽然不是全国性的,但有从山东、江苏、山西、河北等地赶来参赛的。参赛的有专业演员,也有业余演员。专业演员展示了她们的实力,业余演员来自各行各业,从小学生到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体现了业余女相声的普及。会上涌现了不少巾帼笑星,有些演员达到了可与男相声相提并论的水平。特别是邢瑛瑛富有朝气、活泼可爱的表演和夏文兰温柔亲切的风格,获得观众的好评,艺压群芳。

女相声有了为自己“量身订制”的段子,有了优秀且坚定的演员,近年来发展很快。全国各地的曲艺或相声评比中,女相声频频获奖。可以说,女相声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看到女相声的新面貌,因种种压力曾一度断念从事相声事业的老一辈女相声演员又开始说相声,还热心地培养新一代。现在没有人担心女相声会糟蹋相声。反之,女相声的发展给相声带来了新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力,提高了相声的艺术品位。

以新面貌出现的女相声刚刚起步,如果她们坚定地钻研相声艺术,发扬女性特有的喜剧美,那么,将会使女相声乃至整个相声艺术更上一层楼。


厚德扬善文化小馆


当下中国相声第一大腕郭德纲,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天津孩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当下中国另类相声非主流领军人物——上海交大新语相声俱乐部创始人李宏烨,也是天津生天津长;清华大学曲艺队的创始人胡鑫喆,竟然也是天津人。这就有点让人嘬牙花子了——怎么凡是跟相声挨点边的,都是天津人?

天津走出的歌星刘欢,小时候说过相声,他的搭档是后来姜昆的搭档戴志诚!以演元芳走红的张子健,小时候就在天津市曲艺团学相声,父亲是快板书大师张志宽。最近以“摇滚大鼓”走红的李亮节,是相声演员刘俊杰的亲徒弟。

也就是说,不仅仅是说相声的都是天津人,而是天津人都会说相声。为什么呢?因为天津城市的相声底蕴,太深厚了。民国年代,曲艺界有一句话:北京是“出处”,天津是“聚处”。相声艺人很多都来自北京,聚集于天津。

天津观众懂相声,擅长使贯口的艺人,就专门听他的贯口;使柳活儿(学唱)好的,就专门听他的柳活儿。一些在北京出生、学艺的艺人,在北京时并不甚红,到天津后红得发紫。这其中最典型的,是侯宝林和戴少甫。相声大王张寿臣更是北京出道,天津走红,最后落脚在天津。

相声是天津公认的“城市名片”。当下天津,名流茶馆、谦祥益文苑、西岸相声会馆等十几家相声茶馆经营火爆。相声是天津城市生活的重要元素。

除了马三立这位最能代表天津的相声大师,天津还出了一部最经典的相声电视喜剧《杨光的快乐生活》。拍了十几年的“杨光”,刚刚杀青的最新一季,也第一次把焦点定在相声上,名字叫《杨光那些事·艺人》,杨议在剧中演说相声的艺人杨光,并且邀请来高龄相声老艺人田立禾助阵出演。

天津相声,让天津人从“贫气”变成了“幽默”。相声里开玩笑逗你玩儿,真实、大度、风趣和“赶上嘛是嘛,乐呵乐呵得了”的娱乐精神,正是天津人性格的生动总结。


天津往事


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

李金斗老师曾说过:“相声发源地在北京,但是在火爆在天津,很多相声前辈都到天津演出过,受到天津观众的捧场,所以天津这块宝地才会涌现出这么多相声名家。北京相声与天津相声总体上没有多大区别,北京相声以侯宝林、赵振铎、王世臣等名家为代表,传统功力非常深厚,可以说是兼具知识性、幽默性、趣味性、技巧性。”

  “天津相声的特点之一是火爆。很多的名家,比如马三立、郭荣启、常连安,以及后来的苏文茂、刘文亨、高英培、李伯祥,都是我非常尊敬的相声大家。我从小就喜欢来天津听相声,我也在天津学过很多年相声,和刘文亨老师、苏文茂老师,以及我的义父高英培先生,学习过很多传统相声。”

上面引自百度知道,安我理解,相声最发达时期应是民国,可以看到好多单口,对口段子里的故事多取材于那个时期,那时候天津外来人口多,工作不稳定,都是当天赚钱当天花,这样的时代环境培养了曲艺人的发展,这是为什么天津说相声的多。要论为什么天津相声那么发达,还要谈谈天津人的特点。天津人,乐观,爱玩,嘴贫这三个特点简直与相声不谋而合。在天津,你相声说的不好,观众就敢哄轰你,这还不是起哄,人家就是懂行,那个包袱怎么抖,哪段太平歌词怎么押韵,人家门儿清,你糊弄不了。你想想一个新演员最怕的是什么,不是人家喊着退票,是好多懂行的在下面坐着也不笑也不吵就皱着眉头看着你,你就知道人家为了听下面的大角这在忍着你,那时你绝对没有信心再混这一行了。这对新人来说不是好环境,但却可以大浪淘沙。多少在全国各地都混出名堂的相声演员直到今天都不敢去天津试水?

这样的环境才能走出来像马三立大师这样的相声泰斗。但我对马老爷子确实了解不深,我感觉最能代表天津相声的就是少马爷马志明老师,至于你说少马爷参加相声大赛都没拿冠军,在别的地方也不出名什么的,你查查那届冠军是谁你就知道为什么了,毕竟首都人呢。少马爷的相声我全都听过,无论是唱功的太平歌词还是原创的纠纷,灌口的五味大侠都是经典之作。要我推荐,单口刘宝瑞,对口马志明,听完这些再听郭德纲你的感触绝对不一样,不是说郭德纲不好,但火候确实差点,另说一句于谦的水平我感觉这几年明显的超越了郭德纲。

总之,这样的种种原因造就了天津相声的发达,也造成了现在这种有点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用过的洋哥


相声起源于北京,兴盛于天津。相声之所以能兴盛于天津,我以为过去得益于天津优越的地理位置,后来完全是天津的相声名家在起作用。

天津是港口城市。在航空、铁路以及汽车运输都不太发达的旧中国,水运,特别是海运无疑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海港城市也被称为通商口岸。船来船往,在载货卸货的同时,也涌入了大量的外地人,甚至外国人。

每个码头都有它的码头文化,天津也不例外。相声就是天津码头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只说给天津人听,完全可以用天津话说相声,就跟上海的滑稽戏一样。用北京话(后来的普通话)说相声,既有北京的因素(相声发祥于北京),更多的还是为了让外地人能听得懂。

过去的天津,外来人口远比北京多,商贸也比北京发达活跃。如果没有这个做基础,相声也就不可能兴盛于天津。当年,就连北京说相声的,要想出名都得去天津。侯宝林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在北京天桥说相声时,他一直没啥名气,去天津说相声很快就走红了。

天津的相声园子多,天津说相声的人就更多。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天津人骨子里就透着一种幽默,而这种幽默跟相声是相吻合的。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天津的相声名家辈出。正是这些天津本土的相声名家,以及来天津说相声,在天津走红的相声名家让天津成为名副其实的“哏都”,让天津的相声日益繁荣,长盛不衰。

我是作家萧陶。更多的精彩内容,请关注萧陶的头条号。关注不迷路。如果您觉得不错,麻烦您点个赞。


萧陶


其实挺好理解的,因为整个天津市都是比较固步自封的性格,比如出外地上大学的少,出外地发展的少,天津相声界图名图利的相对来说还是少,图个安稳,自己哄自己玩,时间都用来钻研业务,随便说几个可能外地朋友不太熟悉的中年演员,陈树桐,杨长在,耿伯春,李宝忠,刘兰亭等等,活路宽,瓷实,更不用说尹笑声,张永久,刘英琪,佟手本,卢福来,于克志,佟有为这些早已成名,但可能仍然不为观众熟知的名家,再说青年演员,王友如,张尧,刘春山,许健,马军,盛伟,冯阳,张攀,刘铨淼,不一而足,能说能写,风格突出,都知道高峰高老板快板厉害,天津的张楠,刘磊,管新城,赵博,都不次于高老板,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十年前郭德纲确实给相声市场带来了一片春风,让这些有能耐的演员得以复苏,这绝对是相声史上值得纪念的重要一笔。

想想倒退二十年前,还在上初中的我,在中华曲苑听李伯祥,于宝林冯宝华,都是六十多岁的老观众。虽然郭德纲的活还不完善,比如学唱地方戏有评剧的腔调,唱太平歌词有时都快赶上快板的速度了,说贯口让人听着赶落,美感不足,跟老一辈艺术家还有很大差距,但毕竟再一次唤醒了相声,而且培养了太多的年轻观众,让相声又热了起来,而且郭德纲早期确实在踏踏实实的钻研相声艺术,这就是可敬的。

虽然2010年以后基本很少听德云社的相声,来回听的就是那几段马三立,张寿臣的相声,刘立福的评书,因为精品就这么十几段,几十段,听惯了马三立,连马志明都听不惯,就是这个道理,但无论怎样,郭德纲对相声做出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


寸草斋主人


首先,天津有相声的氛围,在天津有多家相声小剧场,电视台有每日笑吧、鱼龙百戏等相声栏目,电台有笑一笑十年少等相声阵地,更有甚者天津还专门有相声电台,这是其他地方不具备的相声氛围……

其次,有了这么好的氛围,天津人听的活儿多,特别是老活儿多,在其它城市电视台电台播放小品和所谓的新相声的时候,天津人听的大多是扒马褂、夸住宅等老活儿,到现在天津电台还有一个栏目叫老活听不腻,可见天津人对传统老活的喜爱,随便拦个天津人,都能给你背两句菜单子、八扇屏,这也就是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天津可以培养出郭德纲这样青壮相声名师……只有继承好传统,才能发扬创新,才能说真正的相声……

第三,天津是相声名家聚集地,以马三立、马志明为代表的的马氏相声、以常宝堃、常宝霆、常宝丰、常宝华为代表常氏相声,另外还有郭启儒、刘文亨、苏文茂、李伯祥……天津名家太多了,名家多就学生多,出来的人才也就多……另外天津还有专门培养相声的曲艺学校,这也是寄托于天津有大量这方面的好老师才能出大量的好学生……


泽天下蓝风


天津特色,进胡同就有段子出了胡同就打岔,无事不段子,住一辈子邻居,不知大号地有,叫一辈子外号地常事,十年不见喊不出姓氏,一提外号全知道,有三人就开算,两人就出点子,一群人准有逗急眼地,三娘们在一起准有传话的,几十个住户三天沒打架,准有挑事的,邻居之间三五天没见面,准有找人的,三天没打孩子准有积事的,知道点事过不了夜,想不知道都不行,朋友见面一句客气,两句逗,三句没正行。四句传段子,都是这样,心有嘛事忘不了荅茬,心堵忘不了找乐,这就是天津人,穷的富的都哈哈。大官小民都找乐。就这民风民俗,不出说相声会地,不行呀。


马正勇10


天津人。前几天,在楼下吃早点,旁边坐一个不认识的大哥。我手机外放着老郭的单口,边听边吃,旁边大哥忽然冒出一句:“郭德纲的评书比相声瓷实。”我就说:“可不,我最喜欢听他说的聊斋。”大哥说了两个字:“鸦头。”


会飞的胖子24


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 李金斗老师曾说过:“相声发源地在北京,但是在火爆在天津,很多相声前辈都到天津演出过,受到天津观众的捧场,所以天津这块宝地才会涌现出这么多相声名家。北京相声与天津相声总体上没有多大区别,北京相声以侯宝林、赵振铎、王世臣等名家为代表,传统功力非常深厚,可以说是兼具知识性、幽默性、趣味性、技巧性。” “天津相声的特点之一是火爆。很多的名家,比如马三立、郭荣启、常连安,以及后来的苏文茂、刘文亨、高英培、李伯祥,都是我非常尊敬的相声大家。我从小就喜欢来天津听相声,我也在天津学过很多年相声,和刘文亨老师、苏文茂老师,以及我的义父高英培先生,学习过很多传统相声。”


戒不掉你的wei笑


天津并非相声的发源地,但它赋予了相声更多的市民性,使它变得更加吸引人。

有一种说法,对于相声来说,北京是出处,天津是聚处。还有一种说法是,北京是相声的发源地,而天津是发祥地。按理说发源地和发祥地是一个意思,但说这话的人大概是想表达说,是天津把相声发扬光大的。

早年间也都这么说,谁要想在相声界打响,那必须到天津去说,以接受天津观众的考验,到那里立住了,才算在相声界站稳脚跟。天津的相声观众非常专业,如果你说得不好他们都能听出来,根本不买你的账;反之如果你真说得好,他们也非常愿意捧人,倾其热情为你叫好。

那么天津相声的魅力到底在哪儿?与北京相声相比多了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对世俗市井生活有了更多关注,对市民阶层各色人等有了形象的捕捉,对天津方言的种种妙用,把相声从技艺提升到艺术的高度,从而吸引和制造出大量懂得欣赏相声的新观众。有了高质量的观众基础,自然会“培养”出功底扎实、艺术表现力强的相声演员,比如张寿臣、马三立、李伯祥、马志明等等。有了这样的代表人物,反过来又会熏陶出高质量的观众。

侯宝林是在北京学艺,但在北京时他并未成名,而是到天津进行表演之后才大放异彩,既逗笑又文明,提升了相声在人们心目中的档次。

天津相声的总体特点是,以说为主,以讽刺为主,以展现传统相声的滋味为主。

而今相声几乎成为天津的名片之一,常年举行演出的相声小剧场也特别多,因此也才被冠名“哏都”。

另外天津话具有天生的喜剧性,平时听他们聊天儿都有听相声的感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