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人上路扫雪,有你吗?冷静了,来,我们聊聊!

所有事情,冷静之后来说。

下雪,多美好的事情,却让长安陷入一场

舆论漩涡。大抵分为几个流派,扣帽子煽风点火不嫌事儿大的,躲在家里刷着朋友圈点赞评论推波助澜的,一声怒吼唱个反调博关注的,静观其变不说话围观看热闹的,如此种种。

自媒体圈也是风声水起,阅读量10万+的文章此起彼伏,很多没见过、没关注的号蹭蹭往出冒,究其根源,从传播学的角度说是抓住了热点,从社会学角度说是抓住了受众的怨,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某公众号文章2万多赞的西安自媒体第一稿,像是萎靡的中国电影忽然出现了《战狼2》一样。

• 凤五君想说这么几件事儿——

30万人上路扫雪,有你吗?冷静了,来,我们聊聊!

30万人上路扫雪,有你吗?冷静了,来,我们聊聊!

﹣第一件﹣

各扫门前雪,你做到了吗?

都说离开大院,现在的人变得越来越自私,都是各扫门前雪,可当雪真的来了,扫雪的人哪里去了?有意思的是,本该扫雪的人,躲在朋友圈里开始了一场声嘶力竭、旷日持久的声讨,画面一下就退回到两年“小寨看海”的时候,对于城市下水道的声讨同样撕心裂肺。

坦白说,两件事根本上有些区别,下水道工程是低老旧的遗留问题,而大雪之后的这事儿,是我们每一个当事人的事儿,真真的扫了自家的门前雪,可不就不会出现第二天的囧态了么。肯定有人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说这是个各司其职的时代,如此云云……问题是,有些事情不是各司其职就能解决的,有些时候需要群策群力。

商户各扫门前雪,住户也去小区院子添把扫帚,大街上除了清洁工能去保路的也都去,一切不就好了吗?说白了,是自觉性的问题

,大多数人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于是第二天这大多数人就受罪了,就成了朋友圈里的声讨者。

30万人上路扫雪,有你吗?冷静了,来,我们聊聊!

30万人上路扫雪,有你吗?冷静了,来,我们聊聊!

﹣第二件﹣

承认失败,勇敢面对!

这件事西安地铁做的很好,全面发文致歉,说明突发意外的原因,说明人流控制的预案原委,一场雪下出了西安地铁几年来的人流最高峰,超越了之前的每一个黄金周和春运。如此巨大人流,能够安全运行结束,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可以说,西安地铁做到了,虽然不完美,但是他们努力了。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2号线的突发状况就是那个“巧”,也成了当天朋友圈里各种“书”的有力内容,其实挺难受的。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做对了99件事儿没人看见,好死不死做了一件错事儿,便成了众矢之的。

做的不好要承认,然后努力弥补,从小到大我们所学的道理大抵也就是如此吧,出了问题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声讨,是无能为力的另一种解释。这件事儿,我们分明还有能力。南京的4万人也好,我们用30万人也罢,解决当下的行路难是首要任务。没能高效组织的错误有人承担,在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的时候我们却陷入了口水的争辩,唯一的结果就是走着骂着摔倒了。

30万人上路扫雪,有你吗?冷静了,来,我们聊聊!

30万人上路扫雪,有你吗?冷静了,来,我们聊聊!

﹣第三件﹣

不蜿蜒曲折的,怎么能是路!

回头看看西安的前十年,再看看西安的2017,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这一年的西安变化太大了,小则烟头、厕所,大则西咸、全运,这一年,我们走了过去很多年的路,只是断头路太多,得一条一条通。

效能的问题,大家能感受到的不只一点,只跑一趟,这事儿还记得吗?来来回回跑着办事儿的人最有感触。问政伊始,我们看到了多少改变,馒头一口一口的吃,路一步一步的走。必须要承认,西安是变得越来越好的,这一点,至少在西安生活了这些年的我,深刻感知。

我们看的到,这座城市的软件还有升级的空间,这座城市的协同能力还有提升的空间,这座城市正迈开步子追赶丢掉的那些年,难免有漏洞、难免的纰漏。孰能无过,自己犯错的时候有几个人在勇敢承认,有多少人努力推卸,而我们的城市需要我们的添砖加瓦,而非躲在大雪背后。太阳底下,多美好!

30万人上路扫雪,有你吗?冷静了,来,我们聊聊!

因为雪后的交通我生气了吗?生气了!

大雪之后的保障我参与了吗?参与了!

一座城市的荣辱与共的感受到了吗?感受到了!

雪停了,路开了,冷静了,心情好了吗?

回望这几日,仿佛一场战争,打响在每一个西安人的心中,我们爱西安,西安需要我们,众人拾柴的时候,怎能独自旋走笑百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