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遵義人,你知道老城的故事麼?

老城的由來

南宋孝淳熙三年(1176年,現在主要都認為是南宋,但遵義市志上寫的比這個更早)以前,遵義老城居住著土民穆氏家族,故稱穆家川。由於這片土地非常肥沃,莊稼繁茂、果實滿園,土地面積寬廣,背倚龍山,南靠紅花岡,前臨湘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楊氏第十二代土司楊軫看上這裡以後,遷治所於此,建立官衙,修築防禦,從此開創了老城建城的歷史,老城也從此成為黔北政治、經濟、中文的中心。

作為遵義人,你知道老城的故事麼?

十三世楊粲繼位後,大力發展生產,修橋築路,招納閒才,營造播州盛世,經過百年的努力,老城漸成街市(特別是大十字至北門之間)。除西門外,東、南、北、水洞等幾個衙門都有大路可通。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建成三街六巷、九獅子景觀。三街即梧桐街、楊柳街、朝天街;六巷為撈沙巷、狗頭巷、尚家巷、何家巷、姚家巷、丁家巷。獅子指石獅,當時老城內大石獅子是權力與地位的象徵,土司衙門、廟宇,均有石獅相配,但老城玉皇觀獨缺一隻,故有九獅子單數的笑談。老城何家巷口建三官樓,系木結構,跨街而建,是當時遵義最高的建築,有“危樓百尺,聳入天際,稱勝遵城”的描述。明清時期,城牆不斷加固,城區範圍也逐漸擴大,清代達成最大規模。南至碧雲路、東至湘江沿岸、北至賓館後門、西至大龍山、老鴉山脊。城內行政建置已有十卡、七黨、二十仿。

清乾隆年間,遵義知府陳玉臀倡導引桑種蠶,建蠶室於城東門外白田壩,並展開交易,新城漸漸發展,形成街市,直至建城。始有新老二城之分。作為遵義人,你知道老城的故事麼?

老城建治後的發展和演變

老城這片地域從現宋楊軫遷治至今,地域大小是固定不變的,即在三山一水包圍的一塊壩子,即從碧雲路口沿磨刀溪至府後山,又沿府後山向北到大龍山下,又從大龍山麓順湘江到碧雲路口,老城城牆亦基本按此走向築成。

老城從南宋淳熙三年起,成為古播州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隨著歷史的推移,這三個中心的情況也不斷髮生變化,因此,老城在不同時期應有不同的定位。作為遵義人,你知道老城的故事麼?

政治中心的變化

播州土司統治時期地域廣闊,除今遵義市境,管轄範圍達今川南和今黔西南部份地區。明萬曆28年(1600年)平播“改土歸流”後,把播州劃為遵義,平越二府,老城仍是遵義府、縣治地,管轄4縣1州,相當於今遵義市管轄範圍。府縣兩級的行政、軍事、司法、治安、稅收等機關均設在今老城,從明萬曆以來設治至民國年間,基本上保持著這種兩級權力機構同駐老城的格局。解放後,遵義地、市(今紅花崗區人)、縣的治所多有變更,但遵義地區(市)的黨、政、軍機均設於老城。直到本世紀初,為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遵義市的四大班子相繼遷往開發區,老城才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功能,歷時達800餘年。

經濟中心地位的變化

從南宋以來,今老城地既為首府機關所在地,在城鎮建設和對外吸引方面均處於首要地位,在漫長的農業社會中,雖然商品經濟落後,但今老城仍不失為黔北地區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貴州省檔案館存有一份民國初的遵義城圖,上面還標有洗馬灘、馬草街(今十一中前),轎子街等一些地名,證明在封建社會來往於老城的富人商賈不乏。

清乾隆年間,山東人陳玉殿任遵義知府,他從家鄉引進蠶種,繅絲和織綢技術,並迅速在遵義府境內推廣成功,使黔北地區的絲綢業崛起而享譽全國,各地商人紛至踏來,老城容納不下而向新城轉移,在丁字口一帶形成新的貿易集市,相應的配套設施隨之出現,乃新城之發端。從此,遵義城區自然劃分為新城為商業區,老城為政治、文化區。

上世紀30年代川黔公路修通後,這種格局更為顯著,老城不通汽車顯得悠閒寧靜,而新城則是商業活躍區域,抗日戰爭時期,遵義人口聚增,而大商號、金號、銀行、客運貨棧、工廠作坊均集中於新城,而老城僅有一些小日用白貨店、飲食店之類。儘管解放後老城街道擴建,可通汽車,但舊的格局依然未得到改善,仍未形成特點和規模。直到上世紀末期,政府對城區建設實施了宏觀規劃,根據老城的特點和發展定位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才改變了舊的格局,其措施主要有:

(1)拆除舊城街坊建築,對舊城進行徹底改造:

(2)恢復楊柳街舊貌,建設成以紅軍長征時期為主題的旅遊景點,使紀念地聚集為一條具有特色的街道上;

(3)市級黨政機關相繼外遷九節灘,將原機關佔地投入商業性開發;

(4)打通老城北向通道,擴建高九路、洗馬路,新建高橋入遵崇高速公路岔口;

(5)建成以步行街、紀念廣場等集商業和休閒於一體配套服務設施。

加之重慶至貴陽的高速公路側老城而過,便老城獲得交通之便,市場經濟徒然活躍,商鋪林立,人跡攘攘,老城已被打造成為一個以紅色旅遊為主的商業品牌,對全國各地都產生了吸引力,常駐和旅遊人口巨增。又帶動了老城服務業和商業的發展,今老城與新城在經濟上並駕齊驅,各有特色,各領風騷。

文化中心的變化

老城由於歷史悠久,文化積澱厚重,就憑梧桐街、紫荊街、楊柳街、櫻桃街、柿花園、琵琶橋等地名,則可推測老城是座多麼優雅的古城,長期以來,老城的文化中心地位難以動搖,這點可以史載為證。作為遵義人,你知道老城的故事麼?

南宋楊軫遷治後不久就在三洞橋(今法院街)修了孔廟和長官司學校。清初府轄區內考秀才的考場,以及省學道均設於老城,另外還有書院兩所。馳名天下的《遵義府志》也是鄭莫二先生在老城府衙修成。清末廢科舉後,在老城首先官辦小學(令文化小學)和中學(今十一中內的遵義府中學),以及師範傳習所,女子師範,蠶桑學校等等,民國年間創辦的貴州省高級中學(今四中址),第一個幼兒園,第一個教師培訓班,第一個成人夜校等都在老城誕生。還有西醫醫院(今地區院)、圖書館、報紙(白話報)、體育場、書店、攝影、電影等眾多的新生事物,無不首先在老城發端。

在宗教方面老城三教俱全,廟觀教堂清真寺齊全,各行業的祀廟和官方的廟宇同在。初步統計有20餘個,有馬王廟、南泉寺、袁公祠、鄭莫祠、藥王廟、關帝廟、祝釐寺(官員就職離職宣誓之所)、府城隍廟、縣城隍廟(官方祈禱一方平安之所)、火神廟、油匠廟、呂祖廟、孫臏廟、魯班廟、楊泗廟、梅葛廟、元天宮、玉皇觀、清真寺、天主堂、菩提寺、龍華寺等,老城確是一個各種宗教信仰集聚之地,思想薈集之所。

老城這些帶有共性的傳統文化,是地方歷史的遺痕,不足以構成對外的強大吸引力,因此,政府以紅軍長征和遵義會議為根本,將老城打造成紅色文化的區域以休閒寓教化,旅遊帶經濟,以重建求發展,是一個二者兼得的舉措,老城的傳統文化已成為過去的歷史,紅軍文化已成為老城文化的主流,對外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大大強於傳統文化,老城將以新的面貌走向未來。

作為遵義人,你知道老城的故事麼?

老城的世家與名人

當上世紀末拆除老城舊街坊,新世紀的來臨,老城變得如此的光鮮燦爛。今天,我認為政府的決策和舉措是完全正確的。然而老城畢竟從遙遠的歷史中走宋,對黔北的政治、經濟、文化都發揮過重要作用,悠久的歷史積澱和豐富多彩的文化永遠是遵義的一筆寶貴財富,應該永遠將它世世代代留傳下去,老城的世家名門不口歷史人物當為激勵老城更上層樓的動力。

老城是世家集聚之地。一個個優雅的庭院中的書香人家,分佈在老城的各個位置,造就了老城獨有的文化氛圍。過去說某家都帶地名,如東門上週家,南門上李家,西門蔡家,北門蹇家,大壩子楊家,協臺壩羅家,大仁閣(祝釐寺)蔣家,楊柳街劉家,經歷司唐家等等。這些人家都是有文化傳承的望族,對遵義的社會風尚和人文歷史產生著重大影響,他們及其後代中有不少優秀人物為國家對桑梓作出了貢獻而永載史冊。另外,還有一些達官顯貴也看中了老城入遷定居,老城的名人《遵義市志》多有他們的傳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